
新年伊始,包玉剛實驗學校(以下簡稱包校)正式發文官宣:
透過香港教育局公開招標,包校將在香港九龍塘地區創辦一所包含中小學段的新學校,並將於2027年正式迎來首批香港學生,以慶祝包校成立20週年。

簡介
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建於2007年,是由包氏家族,為紀念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對中國教育的無私奉獻以及在香港迴歸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捐資建立的一所私立雙語國際學校。
包校採取十二年一貫制,小學以及初中開設融合課程,高中階段開設英國IGCSE課程以及國際文憑課程IBDP。作為滬上頂尖的老牌雙語學校,其教學和海外升學成績都是碩果累累。
在上海說起包玉剛,大家有兩個印象:一是成績頂尖,二就是難進。
成績不用多說,作為上海頭部的國際學校,每年的升學成績都有目共睹。
今年包校高中部收穫了7枚藤校錄取,12份美本TOP10、以及103份美本Top30的offer。在英國方向上,也斬獲了6份牛津和5份劍橋的offer。
此前,郭晶晶在暑假就被上海網友偶遇,帶著兩個女兒參加了包玉剛的夏令營。可見在香港媽媽心目中,包玉剛也是優質雙語教育的不二選擇。

要求極高的申請條件和有限的招生名額,也讓包校成為上海最難進的國際學校。只有在學習、綜合素質和家長條件等多方面都表現出色的學生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這次包校將設立香港校區的訊息一齣,也在國際教育圈引發眾多討論——
-
上海和香港兩校學生是否能直接無縫互相轉校? -
上海包校的學生去申請香港包校是否有錄取優勢? -
能否透過香港包校曲線救國再進入上海包校?
相信隨著建校進度的推進,大家關注的問題也將得到一一解答。
根據最新的訊息,上海包玉剛此次會入駐九龍塘的空置校舍,將九龍塘玫瑰街前英基九龍小學的校舍翻新。至少會開設小學和初中學段,至少480個學額。
這個訊息確實讓香港的媽媽們期待不已。

近年來,港府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計劃,吸引了大量高收入和高學歷人才及其家庭遷入香港。
截至2024年8月,香港各項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36萬份申請,其中近23萬份獲批,同期到港人才超過15萬人。
包玉剛此次在香港開設新校,不僅是為了順應香港的人才引進計劃也是為了滿足香港教育需求的增長。
不管是對於這些人才的子女來說,還是上海包校目前的港籍學生來說,香港包校的落地都對他們利好。
而包校即將落地的香港九龍塘地區是香港“學區房”頂流地段。該地區有17所學校,其中包括了拔萃、聖家等在內的多所名校。

去年夏天,香港哈羅宣佈在啟德地區增開分校。

隨後,香港數一數二的老牌國際學校漢基國際也宣佈要擴建校區,在2028年投入使用,預計將增加至少340個入學名額。

要知道,這所被譽為港區藤校收割機的學校可是讓眾多家庭擠破腦袋也要進。這次擴建擴招已經開始讓眾多家庭摩拳擦掌,提前三年就做起準備。
三所學校攜手將給香港增加近千的招生名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目前香港的學位壓力。
而更讓人心動的是,這些知名學校的學費也比深圳、廣州地區便宜30%以上,加上如今大灣區的便利交通,對以後考慮赴港讀大學的家庭也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選擇。
包玉剛此時帶著上海的教育模式和實力南下,在給香港國際學校圈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讓大家期待是否會就此改變香港國際教育圈。


掃碼加入「藍橡樹升學擇校群」
掌握國際擇校圈的內幕和八卦
擇校不踩坑
下面附上各年級申請上海包校的要求,如有需要可撥打包校諮詢熱線:(+86)21 61671999
1-5年級:
上海戶籍學生、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的非上海戶籍學生、或符合教育局規定的非中國大陸籍學生(包括:外籍人士或港澳臺人士的子女);
入學的申請年齡截止到8月31日,例如:如果申請新生1年級的話,必須在入學當年8月31日前已經年滿6週歲;
不接受任何形式在讀5年級的轉學申請 ;
不接受跳級和復讀學生。
6-8年級:
上海戶籍學生、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的非上海戶籍學生、或符合教育局規定的非中國大陸籍學生(包括:外籍人士或港澳臺人士的子女)。
9年級:
上海戶籍學生、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的非上海戶籍學生、或符合教育局規定的非中國大陸籍學生(包括:外籍人士或港澳臺人士的子女)。
10-11年級:
上海戶籍學生、非上海戶籍學生(沒有居住證要求)、或符合教育局規定的非中國大陸籍學生(包括:外籍人士或港澳臺人士的子女);
只接受10年級第一學期和11年級第一學期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