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突然在全球範圍內縮減資料中心專案,從印尼到芝加哥,多個重要專案被暫停或推遲,這一舉動引發了市場對AI服務需求的擔憂。
據彭博週四報道,微軟已在全球多個地區暫停或推遲資料中心專案,包括印度尼西亞、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的伊利諾伊州、北達科他州和威斯康星州。這些專案要麼已經停止談判,要麼已被延遲開發。微軟承認對其資料中心計劃進行了調整,強調戰略靈活性,但未提供具體受影響專案的細節。
目前尚不清楚公司資料中心的縮減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對需求下降的預期,還是由於電力、建築材料短缺等建設挑戰。
一些投資者將這些收縮跡象解讀為AI服務預期購買量無法證明微軟對資料中心的鉅額支出是合理的。近幾周,這種擔憂已經拖累了全球科技股,特別是在特朗普關稅陰霾下,Mag 7跌跌不休,微軟股價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下跌逾9%。週四美股盤前,微軟股價下跌近2.5%。

見聞此前文章指出,TD Cowen分析師稱,微軟放棄了在美國和歐洲的新資料中心專案,這些專案原計劃消耗2吉瓦電力。分析師們將此舉歸因於支撐人工智慧運算的計算機叢集供過於求。他們還表示,最新動作也反映了微軟放棄了部分與OpenAI的新業務。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也警告,美國廠商的AI資料中心建設可能正在形成泡沫,全球科技巨頭數千億美元的AI投資規模令人擔憂。
投資者密切關注微軟的支出計劃,以瞭解雲計算和AI服務的長期客戶需求情況。作為AI服務商業化的公認領導者(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與OpenAI的密切合作),微軟的戰略調整往往被視為整個行業發展趨勢的晴雨表。
微軟承認對其資料中心計劃進行了調整,但拒絕討論大多數專案的具體情況。公司發言人表示:
我們提前多年規劃資料中心容量需求,以確保在適當的地方擁有足夠的基礎設施。隨著AI需求持續增長,資料中心佈局不斷擴大,我們所做的改變展示了戰略的靈活性。
這種官方說法是在試圖安撫市場,還是掩蓋更深層次的需求問題?隨著AI熱潮從狂熱轉向務實,需要密切關注科技巨頭們的實際投資行為,而非僅僅聽信其公關宣告。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