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美國一線計票員:美國大選投票無需身份證?舞弊有可能嗎?

2024 美國大選的結果已經揭曉,四年前落敗的特朗普在今年幾乎是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得了勝利,即將再度入主白宮。
值得注意的是,2020 年特朗普落選之後,共和黨就一直在提出關於選舉舞弊的種種控訴。所以在美國總統選舉的過程中,的確存在舞弊的空間嗎?新聞中出現的「美國人投票不查身份證」是真的嗎?
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邀請到了一位在美國華盛頓州金縣的參加了選票統計工作的嘉賓,從他的親身經歷出發,或許我們能獲得一個更直觀和真實的視角。
以下為對話要點,文末還有完整音訊,也可在各大音訊、播客平臺搜尋「聲東擊西」收聽,不要錯過。
聲動活潑
你的身份是中國人,為什麼也可以參與到美國大選的選票統計工作中?
Terry
美國大選投票到最後的執行層面,包括收集選票、點票,都是由縣一級的選舉部門來完成的。而各個縣在招聘選舉工作人員時的要求也不同,有的縣只招聘美國公民,而我所在的華盛頓州金縣只需要工作人員有合法的美國工作許可就可以報名應聘。
聲動活潑
所以為什麼美國人投票不需要身份證?美國大選的投票流程是怎樣的?
Terry 
不像中國,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身份證體系。在聯邦層面,政府只向公民發放護照,但是隻有約 40% 的美國人持有護照。而駕照雖然通常被用作身份證明,但是是由各州單獨發放的,並非全國統一,同時還存在有人沒有開車需求而不需要申請駕照等等情況。
網上流傳美國某些地方投票時不查驗身份證,這其實指的是在實際投票環節不查驗 ID 證明,但這並不意味著不驗證選民身份,身份驗證和選民註冊其實都是在投票前完成的。以華盛頓州為例,選民在網站註冊時需要填寫本人的姓名、生日、住址,以及社會保障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 SSN),這個號碼是每一個美國公民出生就會有的,選舉機構實際上是透過它背後的資訊來驗證註冊人美國公民的身份。(但外國公民只要在美國有合法收入,同樣也可以申請SSN,卡上會標明限制類別。)同時,駕照號(如有駕照)以及其他個人資訊也是管理部門核對的物件,如有錯誤都會被導致註冊失敗。
▲ 紐約車管所(DMV)官網展示的駕照示意圖
此外,在註冊的最後,你需要勾選一個名為「宣誓」(OATH)的選項,勾選它意味著選民同意對自己的註冊行為承擔法律責任。誓詞的第一行宣告:「我是美國公民,我年滿 18 歲,我沒有因為犯罪等問題失去投票資格」。如果一個非美國公民完成了註冊,並勾選了宣告自己是公民的誓詞,一旦被選舉管理部門發現,可能會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非美國公民還可能面臨被驅逐出境的處罰。
在華盛頓州,通過了選民註冊的美國公民會收到由選舉部門郵寄至家中的選票,選票填寫後需要裝入專門的信封,在就近的投票箱投遞。以金縣為例,全縣共有幾十個投票箱,一般開車 10 分鐘內就能找到一個。此外,選民也可以選擇把選票放入美國郵政的信箱,郵政會將選票遞送到選舉統計部門。
華盛頓州金縣的投票箱。|圖源:Terry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向選民郵寄選票的方式並非美國的主流做法,反而是少數州採用的制度。目前只有九個地區採用這種方式,包括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華盛頓特區、夏威夷、內華達、俄勒岡、猶他、佛蒙特和華盛頓州。研究表明這種方式有助於提高選民的投票率。以 2020 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這九個地區的平均投票率為 69.23%,而全美平均投票率為 65.9%,高出約 3.3 個百分點。
聲動活潑
選票到達統計站後是如何被統計的呢?
Terry
實際上,統計過程與各州的選舉法密切相關。投票形式、統計方法、選票設計等方面在不同州之間都可能存在差異。華盛頓州採用全員郵寄的投票制度,郵寄投票從 10 月 18 日開始,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去票箱收集選票,收集到的選票會被送到縣選舉部,隨即開始統計工作。
由於今年是總統選舉年,選票上要填寫的內容格外豐富。選民需要選舉聯邦層面的總統、副總統、參議員、眾議員等民選官員。此外,還要選舉本州的州長、副州長、州檢察官等州級官員,以及一些州法院的法官。在地方層面,如西雅圖市議會中一些任期屆滿的議員也需要改選。除了選舉官員,選票上還包含一些需要公投的事項,涉及州和地方層面的各種議題。因此,選票的長度會比較長,以華州的選票為例,它展開的長度大約相當於三支筆頭尾相接。
這樣的一張選票會被裝在兩層信封裡。外部信封背面需要選民簽名,簽名時必須包含姓名和投票日期這兩個關鍵資訊。內部還有一個較薄的「安全信封」,用於保護選民的隱私,確保他人無法透過外部信封看到選票內容。
▲ 外部信封和選票,華盛頓州。|圖源:正義補丁
在我所在的金縣選舉部,選票的統計過程共分為六個步驟。
第一步是初步梳理。工作人員會檢查選票是否使用了標準信封。沒有使用標準信封投遞的選票會被送入另外的處理流程
第二步是簽名驗證。會有一臺大型機器對選票上的簽名進行拍照,這些簽名照片會進入內部驗證系統,由專門的小組進行核對。在美國,申請駕照時需要提供手寫簽名樣本,每個人的簽名都有其特點。工作人員會將選票上的簽名與系統存檔的簽名進行人工對比。如果簽名筆跡不符,選舉部門會聯絡選民,要求他們重新提供簽名樣本。我的一位朋友就遇到了這種情況,根據要求,他又提供了四種不同的簽名寄給選舉部門,再次確認無誤後他的選票才繼續進入下一個流程。
第三步是開啟信封。這也是我所在的工作小組,這個小組每天約有 90 人在工作,處理 9 萬張左右選票。光是這一個流程就設定了 20 個步驟,確保拿到多少信封就能取出多少選票,包括核對編號、清點數量、重新裝盒等等。為了確認每一個信封中的選票都被取出,信封在設計時就留有兩個圓孔,在每組共 250 個信封都被拆開後,會用一個塑膠捆紮帶把它們串在一起,而如果其中任何一個信封中還留有選票,捆紮帶就無法順利穿過。
第四步是掃描。一臺大型掃描裝置會同時拍攝選票正反兩面的內容,並將結果存入系統。如果發現選票有更改或多選的情況,這些選票會被單獨分類,進入下一步的人工核對。
第五步是選票核驗。兩名工作人員一組,根據華盛頓州州務卿辦公室釋出的工作指導手冊,對選票進行人工核對,確認選民的真實意圖。這個手冊列舉了許多常見的錯誤選票填寫方式,為工作人員提供判斷指導。
最後一步是資料彙總。所有掃描結果和人工核驗結果都會被輸入系統儲存。在投票截止時間(11 月 5 日晚 8 點)之後,選舉部工作人員會在監督下進入存放伺服器的房間,開始彙總資料並準備對外公佈計票結果。我們計劃在 11 月 5 日晚上 8 點 15 分之前釋出第一次計票結果,之後會每天更新一次統計結果。
聲動活潑
公佈全部的計票結果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呢?
Terry
各州對最終選舉結果的釋出或驗證日期有不同規定。華盛頓州的法律要求在 12 月 5 日之前釋出經州選舉部門驗證的最終結果。但實際所需時間取決於具體的票數統計進度,以及是否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選舉結果特別接近需要重新計票等。統計時間還取決於人口數量,金縣人口相對較多,根據選舉部工作人員的預計,今年可能會有 110 萬到 120 萬選民參與投票。
聲動活潑
我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有人質疑選票造假的情況。那麼在計票工作中,有哪些監督手段來防止統計錯誤或所謂的舞弊情況發生呢?
Terry
其實,在我們剛才討論的整個過程中,無論是選民註冊環節,還是剛才介紹的選票處理流程,都已經包含了一些選舉監督或確保選舉公正的制度設計。在統計現場,每天都能看到一些人在計票的大房間裡觀察或四處走動。他們的正式身份是「observer」,即觀察員。
這些觀察員主要來自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志願者。他們可以透過所屬政黨機構向選舉部門申請,只要來訪者的身份與政黨機構報備的一致,這些觀察員就可以進入現場監督整個工作流程,甚至可以與主管交流,比如對某些計票流程不熟悉的地方提出詢問,這是現場監督的一種形式。
上週平均每天大約有 20 位觀察員,現在是選舉日的前一天,現場的觀察員已經超過 30 人。此外,金縣從 2014、2015 年就開始對計票流程進行 24 小時線上直播,除了最後的計票間沒有攝像頭外,其他每個流程公眾都可以透過直播觀察工作人員的操作,瞭解現場工作情況。除了這些監督方式,最後還會對選票進行審計,包括一些抽樣審計,以確保統計工作沒有出現錯漏。
金縣選舉部現場。|圖源:金縣計票站直播截圖
聲動活潑
現在大家可能經常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各種關於選舉舞弊的新聞,對於如何識別這些新聞的真實性,你是否有一些建議呢?
Terry
對於社交媒體上出現的舞弊新聞,作為資訊消費者,我建議回到事發地相關選舉部門釋出的最新訊息和調查結果,或者檢視當地媒體的最新跟進報道。
2020 年以來,共和黨一直聲稱大選存在舞弊的情況,特朗普方面提出了 60 多項針對不同縣和州的選舉舞弊訴訟。然而,沒有一項訴訟成立,因為他們無法提供真憑實據,只是依靠一些傳言或對某些照片、影片的質疑。經過選舉部門的調查,以及相關檢察官、法院的庭審證據比對和調查,這些所謂的證據都不成立。換句話說,並沒有確鑿證據能夠證實存在大規模舞弊。
分析,川普自宣佈參選總統以來,平均每天都會毫無根據地公開對 2024 年大選的公正性提出一次質疑。|圖源:《闢謠吧》根據《紐約時報》原圖的翻譯製圖
美國的一個右翼智庫機構「傳統基金會」一直在管理和維護一個選舉舞弊案例庫。這個資料庫始於 1980 年代,到目前為止共收錄了 1561 個案例。在這些與選舉舞弊相關的案例中,涉及非公民投票的只有 68 個。在過去的 40 年中,美國每年都會進行大大小小的選舉,累計有數十億的投票記錄,但只有 68 個案例與非公民投票有關。
在選舉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一些疏忽或漏洞出現個別偶發事件,但這絕對不足以構成大規模選舉舞弊,更不可能影響最終選舉結果。比如上週有一則新聞,威斯康星州的一位中國留學生因為對自己的身份認識不清,錯誤地進行了選民註冊並完成了投票。投票後他的家人發現這一行為有問題,想要追回,但是就像之前提到的,一旦選票被從信封中取出,就無法知道哪張選票是誰投的了,所以這張非法選票確實被計入了,這位留學生也需要接受相關調查並承擔後果。這是一個確實發生的事件。但是這種個別的偶發事件是無法影響整體選舉結果的。
如果大家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一些相關資訊,也不要立即得出選舉存在大規模舞弊的結論。建議大家進一步搜尋,檢視最新的調查結果,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判斷它是否只是一個偶發事件,這樣可以避免陷入虛假資訊的陷阱。
特朗普上臺後是否還會繼續提出對四年前選舉結果的質疑?這次大敗的民主黨又是否會像當年的特朗普一樣對今年的選票統計提出懷疑?當這些問題被再次提出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冷靜下來,以一種更加客觀而非被煽動的視角來思考它們背後的動機。
你如何看待美國大選的投票制度?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以上對話整理自
聲動活潑旗下播客「聲東擊西」
想更多瞭解美國大選的投票
歡迎點選收聽
也可在各大音訊、播客平臺搜尋本期節目
監製/徐濤
審校/六工
編輯/Riley
排版/Riley
運營/Georg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