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萬!內地女學生!港大60多名學生中招被騙,學校緊急發聲:不要接電話….

最近,演員王星被詐騙集團誘騙至緬甸的解救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當大家熱議這次“教科書式”營救行動時,一則令人意外的訊息也浮出水面。
除了中國內地相關部門的介入,中國香港特區政府也組織專人前往泰國展開行動,解救被困的中國香港居民。
能夠動用特區專門行動團隊的救援表明,中國香港也成為了詐騙集團的目標。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從2024年至今年1月中旬,香港執法部門共接到28宗涉及香港居民在東南亞國家被禁錮、無法脫身的求助個案。目前已有17人成功返港,另有11人據信仍被困於緬甸和柬埔寨。

環球新聞

而詐騙的黑手不僅在香港社會四處伸張,還悄然滲透進各大高校的校園,香港高校儼然成了詐騙分子的“樂園”。
過去幾年,香港理工大學的情況尤為嚴重,每年都有大量學生受騙,損失慘重,以至於校方將防詐騙列為每年開學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嚴加防範。
然而,臨近春節之際,香港大學卻爆出更加令人震驚的訊息。先是學生們收到了一封題為“聯合打擊現金詐騙行動:保護香港大學學生”的電子郵件,更令人不安的是,郵件中提到近期已有超過60名港大學生成為詐騙案受害者,涉案金額高達6000萬港幣,引發了全校範圍的恐慌。

香港警務處

為了提升學生的防騙意識,香港大學開始效仿香港理工大學,要求學生必須填寫警方防詐騙問卷後才能進入圖書館。這使香港大學成為繼香港理工大學之後,第二所將填寫警方防詐騙問卷列為強制措施的八大院校之一。

鳳凰衛視

值得關注的是,在香港大學此次爆出的60多名詐騙案受害者中,大多數都是內地生。
1
香港電詐盯上“港漂”學生
隨著內地學生越來越多赴港讀書,騙子集團們也開始編織針對他們的劇本,而在不同的環境面前,內地學生就真的很容易入局。

今日香港

2024年秋季入學不久,內地學生S的父親突然收到一段影片,畫面中顯示自己的孩子疑似被綁架。心急如焚的父親陷入絕望,此時“綁匪”聯絡他,聲稱只要支付600萬港幣就能贖人。港劇在內地觀眾心中的影響,加劇了父親的恐慌,但他仍選擇相信警方的協助,並最終報警求助。
在香港警方介入後,透過科技手段迅速追蹤到了“受害人”S的藏匿地點。48小時內,警方成功抵達西貢灣仔南的營地並將S解救。
然而,真相卻令人震驚:所謂的綁架其實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而“綁匪”竟是被操控的S本人。
原來,騙子透過電話等通訊手段聯絡到像S這樣缺乏社會經驗的內地學生,以各種看似合理的藉口博取信任,再利用S對香港社會的不熟悉,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前往偏遠地區匿藏,並拍攝“被禁錮”和“求救”的影片。隨後,騙子將這些影片發給S的父親,以此威脅索要贖金,同時試圖掩蓋自身嫌疑。由於騙子全程僅與S保持線上聯絡,並未直接向S索要金錢,S直到被警方解救後才意識到自己陷入了騙局。

香港警務處

整個騙局過程中,騙子從未露面,全程依靠遠端操控便得以實施,操作成本極低。雖然大家慶幸S並未真正遭遇綁架,但這一事件也讓人不禁捏了一把汗,因為類似的騙局在“港漂”學生中已非首次發生。
不少缺乏社會經驗的內地學生紛紛中招,成為騙子眼中的“優質目標”。
更令人擔憂的是,騙子僅憑藉一部電話,便能騙取高額贖金,而“受害者”往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騙局的一環,甚至在無意識間充當了“幫兇”。
2

為什麼香港內地學生那麼好騙?

去年11月底,香港大學的內地新生小A接到一通自稱電信公司職員的電話。對方聲稱她涉及一宗洗黑錢案件,要求她配合調查。隨後電話被轉接至所謂的“內地執法人員”,這些騙子要求她下載指定的聊天應用程式以接受“監控”。
在視訊通話中,騙子不僅穿著制服,還出示了偽造的逮捕令,偽裝得滴水不漏。
面對這樣的場景,小A幾乎沒有懷疑,尤其是聽到對方自稱是內地執法人員後,更是完全相信,對他們的指示積極配合。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小A按照對方的要求,多次透過分批轉賬的方式,將資金匯入3到5個本地賬戶,總金額高達約920萬港元。

港大學生髮展及資源中心(CEDARS

讓人奇怪的是期間小A都沒有絲毫懷疑,也沒有向任何人提及,只是默默地按照這樣的方式操作,直到最後所謂的“內地執法人員”失聯之後才如夢初醒。
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通報的資料中,受騙的學生幾乎都是內地生,且主要集中在開學初期,受害者以內地新生為主。這一現象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調侃,認為內地生“人傻錢多”。

今日香港

不過,在嘲笑內地生“單純”的同時,其實很多人忽略了一個更殘酷的現實——如今詐騙集團的手段已經升級到高度定製化、1對1精準對標的劇本式騙局。
尤其是針對剛進入新環境、滿懷期待準備開啟大學生活的大一新生,這種“突然襲擊”式的騙局恰好利用了他們防範意識最低的時刻,輕而易舉地將毫無經驗的新生拉入陷阱。

3

中國電詐囚犯在泰國監獄生活像天堂

前段時間,瀾湄執法合作中心發起並組織了代號為“海鷗”的聯合執法行動,目標是協調柬埔寨、中國、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六國執法部門,共同打擊跨境電信網路詐騙及其衍生犯罪,同時打擊槍支彈藥的走私犯罪。
在破獲的一些電信詐騙案件中,涉案的部分嫌疑人被移送至泰國曼谷的特殊監獄關押。
在人們的認知中,坐牢是對這些犯罪分子的一種嚴厲懲罰。然而,令人跌破眼鏡的現實是,這些嫌疑人在泰國監獄中的日子似乎過得“相當愜意”。不僅生活條件不如想象中惡劣,有些罪犯甚至還能用些手段維持一定的自由度。

泰國星暹

最近,一位泰國囚犯結束了服刑生活後,在自己的臉書頁面上分享了他在曼谷特殊監獄服刑期間的經歷,其中關於中國籍電信詐騙犯人的部分,令人憤怒。
在他看來,這些中國籍的電信詐騙犯人並不是來服刑的,而是來享受生活的。他提到,11號房間成了他們的大本營和基地,幾乎所有中國籍的電信詐騙犯人都聚集在這裡。
不僅不需要從事任何工作,還能享用特別的食物,甚至會僱傭泰國的囚犯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更讓人震驚的是,這些犯人非常團結,且在監獄內擁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泰國星暹

他們不需要參與勞動,也不必參加監獄的固定活動,甚至享受著比其他囚犯更為優越的待遇。比如,他們可以隨意享用特製食物,想吃三文魚時,大塊冷凍的三文魚就會擺在面前;如果想抽菸,15000泰銖的雪茄也不在話下。
無聊的時候,他們還可以使用專屬音響聽家鄉的音樂。這樣一來,其他服刑人員只能望塵莫及,不敢輕易招惹他們。
事實上,這些犯人並不害怕在泰國服刑。有些中國囚犯在被泰國法院判處20年監禁後,甚至開派對慶祝,因為他們知道,只需要服刑幾年便可提前獲得釋放。對他們來說,監獄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停留地。
然而,雖然他們在泰國的監獄中生活優越,毫無懼色,他們最怕的還是被引渡回中國。一旦被引渡回國,等待他們的可能是死刑,運氣好一些的則是終身監禁。
寫在最後: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的詐騙團伙不斷變化手段,利用不同的“劇本”尋找受害人,形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詐騙方式層出不窮,防不勝防。
在這個詐騙案件頻發的時代,提高“抗詐力”成為了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作為普通人,我們更應該主動學習和了解騙子們不斷翻新的騙術,時刻保持警覺,尤其是在遇到陌生情況時,要多和身邊的人交流、核實資訊,避免因一時疏忽而掉入陷阱。
END
編輯 | 葉火大
作者 | Jully
文章參考 
環球新聞、香港警務處、鳳凰衛視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關注我們


一個有思想、有內涵,有深度的自媒體平臺

管理員長駐倫敦


英國金融監管局註冊金融專家
英國內政部移民事務署註冊專家

分享、在看與點贊

我們將持續推送精彩好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