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留學生被騙920萬港元!留學生必讀防騙指南

日前,香港大學透過校內郵件向學生通報稱,最近數月有60多名該校學生遭遇詐騙,累計損失超過6000萬港元。其中,香港警方近期接到一名18歲的港大內地女生小陳(化名)的報案,稱她疑似被騙,損失金額高達920萬港元。
據悉,這名女學生接到一個自稱“中國移動”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告知她捲入了一起洗黑錢案件。在她尚未完全反應過來時,電話被轉接至自稱“內地執法人員”的人。
這些所謂的“執法人員”要求她配合調查,並指示她下載一款應用程式以“監控”她的手機頁面,接著指示她分別向三個賬戶轉賬,轉賬金額總計約港幣920萬元。該學生按照對方要求完成轉賬後,“所謂的“執法人員”卻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此時,學生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隨即向警方報案。

香港警方接到報案後高度重視,將此案定性為“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並交由西區警區刑事調查隊第4隊展開深入調查。
詐騙案件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詐騙分子透過改號軟體將來電顯示為有關機構的電話號碼,如“XX快遞公司”、“XX領事館”、“XX市出入境管理局”、“XX海關”,並會讓你透過各機構官方網站等渠道查詢驗證來電人資訊,進一步增加受害人對其的信任。通常,凡是錄音來電的,大多是詐騙或推銷電話,請毫不猶豫立即結束通話。結束通話對方電話後,可主動聯絡對方電話中所說機構,核實來電人所說的事件真實性。
二、詐騙分子主動幫助你轉接國內“公安”和“檢察機關”等相關單位的電話,並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聲稱受害人涉嫌違法,並要求受害人“配合處理”,通過出示虛假“警官證”、“報警回執”或讓你查詢偽造的“執法機關官網”釋出的“通緝令”等方式騙取受害人信任。其還會以案件保密為由,要求你與家人朋友斷絕聯絡,進一步封鎖受害人與外界資訊。
三、詐騙分子可能會以監視居住為由,要求你24小時保持攝像頭開啟,保持手機通話狀態,以便隨時監控你的情況,並從中騙取你和家人的個人資訊。詐騙分子最終的目的是騙取錢財,會利用你的恐慌心理,提出各種與金錢有關的解決方案。騙子通常會以繳納“保證金”、“保釋金”等形式要求你匯款至某家銀行,並提供虛假“檢察院監管證明書”、“法院取保候審通知書”等騙取受害人信任。
在美學生如不慎遭遇詐騙,可參考以下渠道及時報案:
(一)向在美居住地或學校警方報案,撥打911或當地警察局電話。
(二)對於涉案贓款系透過中國內地銀行卡轉賬取現的,受害人向美警方報案後,可直接撥打銀行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110報警電話介紹案情,並提供涉案銀行賬號。或者,透過110報警電話轉接、查詢當地反詐騙中心的報警電話後,提供涉案銀行賬號。
(三)為規避中國內地執法,不法分子經常指示受害人將錢款匯至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金融機構。受害人向美警方報案後,可同時向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報案。
(四)在美遭遇詐騙後,受害人除報警外,還可參照下列方式報案並尋求協助:
對於大多數詐騙,可與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聯絡或使用其Online Complaint Assistant來報案;
對於冒充美國國家稅務局徵稅的詐騙,可向Treasury Inspector General for Tax Administration或撥打1-800-366-4484電話報案;
對於身份資訊等被竊的情況,可向IdentityTheft.gov報案;
對於使用網際網路手段進行詐騙,可向FBI 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報案;
對於跨境電子商務詐騙,應向econsumer.gov報案,對於其他商業詐騙活動,可向Department of Commerce's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報案;
對於違反移民法等方面的詐騙,可向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報案;
對於投資詐騙,可向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或所在州securities regulator部門報案;
對於信用和貸款、匯款等方面欺詐,可向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報案;
關於使用電話進行詐騙,可向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報案。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24小時):
+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國駐美國使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
駐美國使館:+1-202-4952216
駐紐約總領館:+1-212-6953125
駐舊金山總領館:+1-415-9296998
駐洛杉磯總領館:+1-213-8078052
駐芝加哥總領館:+1-312-7800170
同時提醒大家:
一、駐美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通常僅用於接聽中國公民緊急求助來電。一般情況下不會主動外撥,更不會進行所謂轉接服務。
二、駐美使館不是執法機構,不會通知中國公民處理任何案件,不會索要任何個人資訊,更不會索要錢財或要求進行銀行轉賬操作等。
三、請不要在電話中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護照號碼、銀行卡號、家庭住址等個人資訊。如接到疑似詐騙電話,請立即結束通話或進行多渠道核實;如提及金錢交易,切忌直接轉賬。
歡迎大家收藏、轉發本篇文章,為更多學生提供幫助,謹防詐騙!
諮詢2025美高申請,請掃描二維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