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18歲內地女生被騙920萬!詐騙集團盯上了港漂孩子們!名校淪為重災區…

男演員王星終於從泰緬邊境平安回到國內,這兩天,香港大學60多名學生遭遇到詐騙的事件又上了熱搜。
根據香港大學近期透過電郵向學生的通報,最近數月裡有60多名學生遭遇詐騙,損失共6000萬港元,平均每人損失100萬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面絕大多數是來香港讀大一的內地學生。

此外,香港城市大學過去一年裡也有30宗針對學生的詐騙案件,涉款約港幣1500萬港元。
一名港大內地女生講述了遭遇電話詐騙案件的經過。聲稱電訊公司職員來電,告訴她牽涉一宗洗黑錢案件,分別要求她把920萬港元存入3個本地戶頭,詐騙者其後失去聯絡。目前香港警方正對此事進行調查,並對5名嫌疑人釋出通緝令。
其實,香港學生遭遇詐騙案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來港就讀必須要了解的留學生香港防詐騙指南。
如果你在今年港漂學生的家長群裡,那你一定會看到很多類似下面的對話。
“大家孩子們有說去英國交換的事情麼?這是不是騙局啊?”
“看起來有點像,要不要問問學校?”
“大家有收到學校資產審查的電話麼?這是不是騙局啊?”
“沒有收到喲,什麼時候發的?千萬小心啊。”
“前幾天有個大一新生,被騙了80萬哪,大家千萬要小心啊,騙子太厲害了”
顯而易見,大學生涯剛剛拉開帷幕,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們就要面對這個殘酷的社會了。而遠在內地的家長們更是如同驚弓之鳥,本該陽光燦爛的大學生活好像也因為這些騙案變得充滿了謊言和欺騙。
Lisa:廣州暨大碩士畢業,曾任世界500強公司12年銷售管理,8年前來到香港,熟悉香港的各類安家之術,金融之術。
(以下為第一人稱自述)
掃碼香港留學交流群,掌握留學最新訊息!
 冒充衛生署、郵局、電訊職員詐騙 
 最多被騙千萬港幣 
查閱政府公佈的資料發現,過去五年,香港整體詐騙案數字顯著上升,由2018年的8372宗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19249宗,上升接近1.3倍。
2022年上半年,詐騙案件數字的升幅顯著,由8699宗增加至12326宗,上升百分之41.7(+3 627宗),超過七成與網上騙案有關。
“網上購物騙案“(3954宗)、”求職騙案“(1706宗)、”投資騙案“(1271宗)及”電話騙案“(786宗)升幅最大,上升幅度為四成至約四倍。
當中“投資騙案”及“電話騙案”涉及的損失金額共逾11億元,在各類報道中都呈現出令人關注的態勢。而“投資騙案”主要手法是“網戀投資騙案”或以虛假投資應用程式行騙,“電話騙案”主要手法則仍是“假冒官員”及“猜猜我是誰”。
目前見報的電話個案最高金額涉及6500萬港幣。完全重新整理了我們對電話詐騙的認知……
對於電話詐騙,我相信很多在港的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陌生手機號碼來電,說自己是衛生署官員,說你違反了防疫要求,現在要轉接人工服務。另外一類就說你有一個郵局的快遞逾期未領取,然後轉接人工服務。
我曾經好奇地等到他轉接,之後就會說廣東話系統繁忙,現在由普通話人員服務。然後你就能聽到電話那頭傳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如果你用廣東話或者英文應對,對方就立刻掛機了。
現在大家對這樣的詐騙大概已經是熟悉了,所以上當的稍微少一些,但是抵不住騙子們“勤奮”,又有各種新的騙術上演。
分享兩個比較著名的案例:
案例一
去年12月,30歲A小姐接獲“電訊職員”來電,指其電話號碼涉及洗黑錢。之後便有深圳公安及深圳檢察院檢察官聯絡她,告訴她不要伸張,並且要求她入住酒店,透過視像通話向她調查及審訊。之後要求她交出48萬元保釋金,又提供網址讓她填寫銀行帳戶、密碼等資料。
A小姐情急之下不知有詐,便向親友籌集40萬元,最後發現連同自己戶口的剩餘款項,總計59萬元當天被轉走,第二天她離開酒店將事件告知朋友,才獲悉受騙。
在回顧騙案的過程中,A小姐憶述,對方可說出其身分證、名字等資料,並展示公安委任證等檔案,同時威脅如果不配合,便立刻拉她去內地監禁。這樣的恐嚇讓A小姐心生恐懼,最後掉入陷阱。
案例二
來自內地的潘同學,9月初收到聲稱來自衛生署的電話,說他違反防疫規例,又訛稱他個人資料被盜用,要轉介內地公安跟進。
潘同學表示,因為首次來港,對香港的政策瞭解並不多,他也知道香港有一些非常嚴格的防疫措施,也很怕真的違反了之後會有一些記錄。
當時假公安讓他提供個人銀行卡資料,由於他當時戶口沒太多錢,假公安便要他協助他們做特務工作,告訴他這是為國家辦事,要小心謹慎,最後被騙走20萬港幣。
案例三
也是最大一宗損失個案,是一名已經工作的公司女秘書,誤信網戀物件甜言蜜語,在一個網站上投資虛擬貨幣USDT,第一個月成功獲利800萬,於是對方又鼓勵她再投入,這樣可以贏取更多,於是她又利用商業借貸,籌措了另外800萬再次投入,最終在4個月內被騙去1,600萬港幣。
每次聽到這些騙案的損失金額,都高得讓人毛骨悚然。可能也正因如此,騙子們可謂處心積慮,不惜花費數月甚至一年的時間設計一場騙局,很多時候讓人防不勝防。
最著名的例子大概應該是2022年上半年,90歲老人被騙2.5億的案件吧。19歲的大學生甚至還到老人居住的獨立屋中,協助老人轉款,簡直是猖狂到了極點。而擁有億萬身家的老人,也是商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江湖,竟然也是妥妥入局,真的可謂是防不勝防。
△新聞截圖
 赴港留學生如何保護自己?
首先是要有警惕心,在任何不熟悉的事物之前,先不要做任何的決定,更不要透露自己的個人資訊。
縱觀這麼多的套路,下面這6條是最為常見的:
部分電騙電話會以+852開頭;
自稱速遞公司職員、電訊公司職員,或各類公職人員,包括:香港入境處職員、衛生署職員、內地公安及其他執法人員等;
會製作含有個人相片的假通緝令;
要求提供銀行戶口資料,如網上銀行戶口登入名稱及密碼等;
要求繳交擔保金或調查費用,把錢存入或匯至指定的銀行戶口;
大部分騙案都講普通話,對方不會英文和廣東話。
如果真的遇到了可疑或者詐騙的情況,除了向警方求助,還可以撥打香港反詐騙中心ADCC的24小時防騙易熱線:18222,也可瀏覽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一站通“的網站(www.adcc.gov.hk)和”守網者“一站式網路資訊平臺(https://cyberdefender.hk),獲取最新的防騙資訊。

我們文中開頭提到的資產稽核的對話,最後被證明就是一場騙局,發生在剛剛過去的10月。跟平常的“內地公安”騙局類似。
香港某著名大學大一的內地新生,被通知要對其進行資產稽核,以確保他有能力繼續交學費,而且要比較保密的進行資產稽核,期間該男生被要求開影片鏡頭保持對話,而在對話期間,賬戶上的款項便被轉走了,最後損失了108萬港幣。
當遠在內地的家人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至今仍在調查中,也不知道最後能否能追回損失。
每每聽到這些騙局,總是讓人心痛,這些痛苦的經歷,對尚且不諳世事的大學生們來說,該是多麼重大的精神打擊啊!相信也會讓他們對周圍的事和人多了幾分戒心,更需要周圍的朋友和家人的關心來走出陰影。
俗話說,“城市套路深”剛剛走出中學校園的年輕人,因為異地求學,便要開始獨立面對社會的複雜,對他們來講絕對是一個挑戰。
上面的各類社會險惡,也給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好好上了一課,而換一個角度看,學習和成長並不應該只是停留在書本的知識上。如何與周圍的同學相處,如何和社會相處,也是他們成長的重要一環。
尤其是對想送孩子出境讀書的家長們來說,在社會教育方面,也應該早做打算。
也許,我們應該多花一些時間陪孩子們多去認識這個社會,去看社會的各個階層的生活,早一些讓孩子們瞭解社會的“險惡”。也許我們該多留一些時間給孩子們,讓他們多去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提前預防,最好不要用“被騙”這麼慘烈的代價來成長了。
掃碼香港留學交流群,掌握留學最新訊息!
微信改變了推送規則
請關注並星標廣深媽媽圈
才能及時獲得推送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