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在香港親歷電詐,詐騙細節和洗腦程度令人震驚!

不要以為電詐只針對弱勢群體,電詐目標的範圍其實非常廣泛。任何年齡、性別、職業、學歷都面臨非常高的被騙風險。香港的投資銀行家也有被騙 800 多萬的。
作者:Vanessa,80 後,常年往返香港和瑞士,為客戶配置資產。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和巴黎高等商學院。作者公眾號:凡妮莎的心靈花園(ID:VanessaSpiritualGar1)。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一、
最近演員王星被綁架到緬甸電詐園區上了熱搜,把我的記憶帶回了 2023 年驚心動魄、夜不能寐、永生難忘的 6 月。
6 月初的一天,我在瑞士待產中,香港的家人告訴我,她被捲入一場國際洗錢案,但有來自最高檢察院的人在保護她。她告訴我不要告訴任何人,包括我先生,守住口,一切都會沒事。
我告訴她這是詐騙,她不相信,認為我只關心錢,不關心她的安全,於是我決定暫時守住口並認為自己可以保護資金不受影響,雖然內心始終惴惴不安。我開始透過香港朋友瞭解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也嘗試打電話給反詐中心,但因為我不是受害人本人,無法立案。
6 月 15 號,在我的安排下,我的香港朋友陪同家人一起去香港保險公司取保險支票,之後一起去渣打銀行把支票存入,我計劃當錢到賬後立刻轉出。
6 月 15 號晚上我登入網銀髮現錢在帳面上尚未入賬。6 月 16 號下午 3:30,我登入網銀,發現錢已入賬,由於是美金,我花了點時間搞清楚如何本地轉帳。4 點再次登入我發現錢已經被轉走。打電話給銀行才知道,家人在下午 3 點 43 分以本票的方式把錢拿走了。
因為我事前已經和朋友溝透過知道如何行動,我當時立即報警,警方反應迅速地凍結了家人新開的香港銀行賬戶並備案。
我以為賬戶凍結後,資金就安全了,沒想到緊接著的兩天,家人幾次跑去銀行強烈要求電匯她剛存下的錢去內地,後來知道她這麼做的原因是詐騙分子告訴她轉錢才能自證清白。另一方面警察告訴我銀行無權長久凍結這個賬戶,我需要儘快找到解決辦法。
於是一方面是我和警方協調報案,徵求朋友們獻計獻策,一方面在一天之內我請了我先生、家人信任的內地朋友都飛到香港家人身邊。我也在 3 天后飛抵香港,那段時間幾乎是一天十幾個小時連軸轉,想方法和對策,還要應對受害者的情緒波動變化。
後來我才瞭解到一些細節:
電話開始是聲稱“香港入境處”打來的,之後再轉入內地“上海閔行區公安局”,聲稱涉及一般人無法觸達的國家機密,這種套路一讓受害者突然覺得自己很重要,二相信這事要保密。
來自電影《孤注一擲》
二、
在被聯絡的第一天,詐騙分子已經從家人那裡拿到了她在內地的銀行賬戶資訊,他們嘗試登入,有一個賬戶無需驗證碼就可登入,幾萬塊被立刻轉走,不知道是不是系統漏洞,家人沒有收到關於錢被轉走的資訊。如果她收到,應該會警覺。
詐騙分子為了精神控制和恐嚇家人,要求她每天 24 小時開著手機的 WhatsApp 視訊,用於監督她。這個視訊監控長達十幾天,直到我先生回家才終止。有三個人聯絡家人,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他們的頭像和名字經過了精心設計,頭像讓你感受到凜然正氣的公檢機關代表。
三個人,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一個聲稱是保護家人的。讓她在被恐嚇和被保護的夾縫中喘息。朋友們見到家人時,本就睡眠不佳的她已經連續十幾天無法好好睡覺了,精疲力竭且情緒波動很大。我想這樣的狀態也是詐騙分子想要的,易於控制。
在朋友們坐下來和家人面談前,我特地請到一位懂溝通的老師給我們線上指點如何開展這個對話。
首先要順著她,讓她把瓶子開啟,把苦水倒出,不能站在她的對立面去質疑她。
其次,在她一意孤行要去取錢、要轉賬,提示她是否有其他的選擇。其實對於已經被深度洗腦和精神控制的受害者來說,她很難跳出來去思考其他可能性了。
最終家人面對朋友放下了部分防備心,吐露關於我的介入坑了她、背叛她的苦水,但始終不承認被騙。
另一方面,由於我報警後警察介入,銀行凍結了家人的賬戶,詐騙分子加快了行動步伐,不斷調整策略,限定了時間,要家人找各種理由去解凍賬戶。她的狀態就是寢食不安,常常說著說著就哭了,有苦難言,揹負著極大的壓力。
在警察的建議下,我迅速地決定切斷家人和詐騙集團的所有連結,換手機卡、微訊號和重置手機,刪除微信之外的其他聊天軟體。後來看,這是最最關鍵的一步。如何做,也是有技巧的,當時是讓朋友陪著家人做飯,另一邊我們在偷偷地重置手機。
你可能奇怪,警察都介入了,為什麼還要切斷家人舊的聯絡方式­?電詐對於警察的挑戰在於:犯罪分子人在境外,警察對於抓捕他們無能為力。如果不能從源頭切斷聯絡和精神控制,讓受害人醒悟,即使這一次幫助受害人避免了金錢損失,很難保證下一次換個電詐劇本,他不再踩坑。
來自電影《孤注一擲》
而且,警察提示我,如果電詐分子盯上了你,就算這次沒有騙到錢,過半年、一年、兩年再聯絡也是可能的。
切斷聯絡,才能防止受害人被進一步地洗腦和控制。不然每一天詐騙分子都要和受害人聯絡、洗腦並指示如何行動。
在切斷和詐騙分子聯絡,不再每天被要挾後,家人的狀態好了很多,但她仍不相信被騙這事,被騙對於一個敏感且受人尊敬的人來說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所以作為受害者家屬我們要小心處理這點。
三、
直到我和家人去深圳一家家銀行更換手機號,她發現其中一個銀行賬戶在 6 月初被陌生人轉走了幾萬元,她突然醒悟了,但仍有些不敢相信這是場騙局。於是當場我就打電話給詐騙分子聲稱來自的“上海閔行區公安局”,公安局的人一接電話就說這根本是不存在的騙局,他們見太多了。至此,家人徹底醒悟。
發生這樣的事,家人平時的關心,齊心協力地解決問題、及時止損非常重要。有些人之所以會在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時間裡持續被騙,轉出一筆又一筆的錢,原因在於身邊沒有人真正關心他,這讓懂得提供情緒價值的電詐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據中國警察協會的資料,2024 年上半年,詐騙佔刑事案件的比例上升至 60%,其中,絕大部分是電信網路詐騙。
之所以詐騙業務會如此猖狂,因為它都是境外作案,幾乎不可能破案和抓到犯罪嫌疑人,且利潤可怕,一年搞幾十億,上百億都是可能的。
過去我們知道避免被電詐,就是不要接聽任何陌生電話。事實是詐騙手段一直在不斷“升級”變化的,微信、QQ、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所有耳熟能詳的社交軟體和短影片平臺都有他們的魔爪。如果這些你都不用,喜歡“翻牆”,他們就用境外軟體,如 WhatsApp、FaceTime、YouTube 、Twitter。詐騙分子有越來越多的途徑和你直接接觸,也代表著受騙的風險越高。
之前電詐分子就是同時用 WhatsApp、FaceTime 、微信和電話與我家人溝通。
電詐的型別五花八門,主要包括虛假投資理財、虛假購物、刷單返利、冒充公檢法或熟人等,而且呈現緊跟當下的時事熱點、生活潮流或時間節點的趨勢。可以說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某種型別的電詐受害者。
比如剛剛被找到演員王星是因為微信群裡演員招聘廣告上了賊船。再比如,北京一個 10 歲的女孩用家長手機玩遊戲、看影片,加入了些追星的群,很快群裡有人說話,你們這群是違規的,然後加了她的微信,一步步誘使她驗證、更換支付寶密碼,最終把家長手機裡的 70 多萬轉走了。
因為家人的事,我和香港警察也有深入交流,詐騙集團對人性的拿捏把握令人髮指,心理學專家面對已被深度洗腦的受害人都沒轍。
Photo by Pixabay
四、
和我接觸的警察經手過最大金額的案子是一位家住山頂的老人,用兩年時間把 2 億資金轉走,而且是手寫支票,之後她的兒女僅僅派律師來提供幫助,很明顯這是極度缺愛、無人關心的老人。
還有內地來港讀書的孩子,以為香港沒有電詐,前後也被騙 120 多萬。
不要以為電詐只針對弱勢群體,電詐目標的範圍其實非常廣泛。任何年齡、性別、職業、學歷都面臨非常高的被騙風險。香港的投資銀行家也有被騙 800 多萬的。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邪惡、可怕且強大的群體。我有一位極其精明能幹的朋友也曾因為電詐犯精準掌握她的行蹤差點上當,和對方通話 1 小時後確定是騙子才結束了電話,從此多了心眼,時不時刷影片檢視有什麼新的電詐手段,以保持警覺。
警察能做的主要是預防和反詐宣傳。在我經歷的這件事上,詐騙分子甚至給家人洗腦說香港的警察是不可信的,以至於家人面對警察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不信任感,去警察局入口供時,只是走走流程,沒有透露任何真實的資訊。而且,如果錢真的轉到了犯罪分子的賬戶,再拿回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們作為個體要避免被騙,或避免家人被騙,除了多刷國家的反詐宣傳片外,真的要依靠自己,首先要保持高度警覺,尤其對於家中的孩子、老人要多關心,多溝通,瞭解他們的情緒狀態,多提示風險,最好不要有大筆資金在他們手機裡、賬戶裡隨時可以轉出。
2025 年了,電詐的風險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我想背後的巨大金錢利益驅使和境外作案難以被抓,是電詐集團處心積慮作惡的動機所在,願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所啟發,並多多轉發身邊的人。

熱文推薦

………………………………….
【藍橡樹家長圈】家長的圈子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數萬家長一起,學習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與數百位牛爸牛媽暢聊教育;線上線下家長沙龍提前佔座。
長按複製ID, 新增好友, 申請加入
  • 出國留學導師微訊號:guanjia333
  • 學齡前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22
  • 小學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23
  • 初中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