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輝現天價“拉票費”,遭靈魂性拷問

昨天,房企的境外重組又有了件值得記錄的事。這事有一定訊號意義,算得上是對房企發出的告誡,特別是那些耍小聰明搞定向利益輸送的房企:
不要以為重組方案獲得很高同意率,就了不起。裡頭的貓膩甚至是怎麼作弊的,終究逃不過法官的火眼金睛
撞在槍口上的房企就是旭輝
昨天,旭輝的境外重組方案被香港大法官Jonathan Harris當場質疑。
他質疑旭輝,為什麼付給特別債權人小組(下稱AHG)的工作費(下稱Work Fee)能高達6200萬美元
Harris要求旭輝把相關費用清單和證據一一拿出來。
要知道,這6200萬美元要用現金支付,還不包括同意費、AHG的財務顧問費等。
放在行業內對比,旭輝單單AHG的Work Fee這一項,就是天文數字了
旭輝要重組的境外債務有68億美元。
再來看看別人家的情況。
同樣也是AHGWork Fee佳兆業129億美元總境外債前也只是5000萬美元。其中,不到20%用現金支付,剩下的80%是折算成公司的股票和債券。
融創第一次重組境外102.3億美元債務時,付給AHG的費用加起來也沒超過3000萬美元。
還有比如花樣年46.3億美元的境外債務,付給AHG的費用總計2100萬美元
也就是說,境外總債務是旭輝倍數級的房企,在AHG上的花費也沒旭輝多,就更別提總債務比旭輝少的那些了。
問題自然產生啦。都是境外重組,為啥就你旭輝重組時要花這麼多的錢,說好的對標製造業降本增效呢?不是哭窮的嗎,哪來這麼多錢?保交付的錢還夠嗎?
之所以金額這麼高,離不開兩種情況,懂的都懂
要麼就是旭輝的AHG頭上有角背後有人,花錢大手大腳沒節制,旭輝也沒辦法,一切費用照單全收;
要麼就是旭輝為了拉票,給AHG開小灶,用明顯超出全體債權人在重組方案下的回報率來拉攏和安撫AHG,以起到以點帶面方案被透過的作用。
第一種可能性不高,因為AHG在和房企一次次的較量後,多數哪怕一開始是老虎,後面都能變成Hello Kitty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清盤呈請案件最終以債權人主動放棄而告終。
排除了第一種,就剩下第二種可能。
這就涉及到公平性和道德性問題,香港法官在這點上眼睛還是雪亮的。
這筆賬其實不難算。
假設旭輝的所有債權人都同意重組,所有人能拿到手的現金(預設留債展期是空頭支票、債轉股不納入)組成包括:
  • 同意費+早鳥同意費≤1400萬美元
  • 重組方案9個選項裡涉及到現金的4個選項≥4500萬美元
加起來約5900萬美元起。
旭輝的AHG跟旭輝其他債權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除了在那5900萬美元起裡頭有份,還能額外得到6200萬美元Work Fee
一旦AHG的持有成本不高或者足夠低,透過高額的Work Fee+債轉股+選項裡現金償付後,估計能做到沒怎麼虧甚至不排除倒賺一筆。
所以呀,別人家的AHG是牛馬一樣給全體債權人謀福利儘量減少削債,收點辛苦費也無妨。
一對比,旭輝的AHG肯定是比牛馬還要牛馬,且旭輝還特別認可。不然也不會支付是別人家倍數級的Work Fee,甚至讓法官Harris都產生質疑。
對於旭輝來說,花這麼高的費用也不虧。削掉的債在AHG6200萬美元Work Fee面前簡直毛毛雨。
花小錢辦大事,旭輝算的是一筆大帳。
論給AHG明目張膽開小灶上,估計旭輝認第一,沒人敢認第二了。
說到這,要給法官Harris點個贊
畢竟旭輝的方案有接近90%的同意率了,同樣面對這麼明顯不公平帶瑕疵的方案和拉票嫌疑,大多數債權人認命忍了,但法官沒忍。
在庭上,Harris還對旭輝發出了另一大質疑,翻譯過來就是:
為啥就你旭輝的方案搞得這麼複雜,都弄出9個選項了。
如果路數沒記錯,這是這幾年裡第一次因為方案太過燒腦複雜、死太多腦細胞而被法官質疑的房企。
今天,融創的財務顧問、債務重組領域的大牛機構華利安,開了個債權人電話會。華利安說,
公平且唯一可行的境外重組方案,是全部債轉股。
估計這法子旭輝短時間內還用不上,畢竟它還處在第一次境外重組中,讓AHG先跑先上岸的願望還沒完全實現。

第三個讀者群擴募中,如有興趣入群
請向公眾號傳送名片
手動邀請進群,謝謝
有時候加群的讀者會很多,請耐心等待
已經在群裡的讀者也可以新增好友進群,請備註資訊
謝絕圍觀潛水
心平氣和地哀嘆行業和聊聊新鮮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