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毫無底線,鬥爭將更加激烈!

奧運會閉幕了,可以對巴黎奧運會進行總結了。
可以說這次中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我們進行了一次抗壓測試。這次巴黎奧運會應該是中國在大國戰略競爭背景下參加的第一次全球體育盛事,而奧運會差不多是其中最頂級的存在。
1996年奧委會章程修改之後,國家級體育盛事的本質就是各個主權國家之間的競爭。此次奧運會本身也可視作中美之間戰略競爭的一個具象化表現。
所以,大家格外關注金牌榜——注意,不是獎牌榜,是金牌榜,尤其是美國,不擇手段奪第一的心理暴露無遺。他們為了保持對獎牌數的絕對統治,不惜利用專案設定,細分和增加歐美優勢專案,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干擾或乾脆砍掉中國的優勢專案
美國領跑的游泳專案,細分項非常多 網路截圖
由此可見,金牌榜、獎牌榜上的每一塊獎牌,各國都會竭盡所能去爭取,並非是可要可不要。從最後結果來看,美國可能會慶幸,還好在游泳、擊劍等專案上給中國使絆子了,否則搞不好金牌數會被壓過一頭。
如果再多拿一塊到兩塊金牌,比如在拳擊專案上贏了阿爾及利亞那位具有性別爭議的選手,最後結果會怎麼樣?那就是僅靠中國大陸就以 41: 40 把美國摁在地上摩擦。這就是大國戰略競爭——看輸贏、看金牌。
我們面臨的美國是一個無所不用其極的對手。查不出興奮劑不要緊,那就不停地查,查到中國運動員沒辦法正常訓練,帶著比美國運動員更大的壓力去進行比賽,這公平嗎?這不公平,但就是要搞你。這時候中國社會需要一個全面的認知提升。
以前中國的體育精神是頂著壓力克服困難贏得比賽,今天我們的奧運健兒這樣做沒有錯,但我們的媒體及相關部門,還有相關從業人員,更應該為體育健兒們創造一個良性的環境,減少不必要的壓力,讓他們只需要承擔競技的壓力就可以了。
如果說奧運健兒們在承擔額外壓力的狀況下取得了勝利,那是我們奧運健兒的本事。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或者當不公平來臨時無法消解,那說實話,這是國家能力的不足,國家能力體系建設的迫切性由此體現。如果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就是觀念和認知沒有跟上,本質而言也是無能。希望中國民眾是有能,而非無能。
除此以外還可以看到,奧運這東西天然是有文化因素的,比如開幕式上那些多元文化帶來的全球效應。整個奧運賽程看下來,以中國為代表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象徵著一股清流,這個清流目前看起來觀念還比較正常,沒有被扭曲,而歐美的LGBTQ這種覺醒現在頗為走火入魔,擁抱亞空間。
游泳運動員覃海洋模特般的帥氣出場,在國內外圈粉無數 網路截圖
比如拳擊比賽那兩塊有爭議的獎牌。國際拳擊委員會和國際奧委會在這個問題上的顯著差別是什麼?是堅持專業的立場,還是堅持迎合大眾文化標榜進步但實則極大地塑造新的不公平立場?
可以預測在2028年的洛杉磯奧運會,針對這些問題將有一個更全面、徹底、尖銳和複雜的鬥爭。參加奧運會就是要去鬥爭的,不僅在興奮劑檢查這種規則上面要去鬥爭,更是要在大環境上去鬥爭,要善於利用現場規則堅定不移地進行申訴。申訴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在現場要做出及時反應,作出反應之後,如果結果不滿意,應該事後用足機制,充分把握規則細節,繼續展開博弈。
一個非常清楚的例子就是美國和羅馬尼亞。當時羅馬尼亞已經拿到了銅牌,而美國現場投訴要求改難度分,結果原本屬於羅馬尼亞的銅牌被第五名的美國搶走了,羅馬尼亞在賽後投訴此舉違反了遊戲規則,並列出第幾章第幾節第幾條,證明美國的申訴無效。最後體育法院作出最終仲裁,奧委會依據這個仲裁,要求美國把銅牌退還羅馬尼亞,美國正在表示震驚,後續可能還有發展,這就是國際體育賽事的博弈,而這只是一塊銅牌,都不是金牌。
相比這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可能會覺得有點錙銖必較的行為來說,中國屬實心有些大,心不能那麼大,尤其是涉及到金牌、獎牌,這不僅僅是國家榮譽的問題,這對運動員本身來說就是不公平的。
有些事情我們應該要堅持,而且要形成合力。什麼叫合力?運動員在賽場上打出自己最好的成績,教練員指導組在場外第一時間看到出現狀況的時候,就要上去申訴,保護運動員的正當權益,然後整個代表團在比賽期間應該是主動發聲、主動表態。
我們現場的記者採訪一些八卦的、隱私的、娛樂化的內容,沒有任何意義,已經被受眾所唾棄的話題去做什麼?做好記者的本分,把戰鬥力表現出來去捍衛中國的國家利益,比如跑到美國運動員那去問一下你們的紫皮是怎麼回事兒,對不對?由此向中國民眾展示,中國媒體有能力在國際場合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
中國民眾的大力支援會促進輿論的有效傳播,有效傳播後就會產生效果。比如潘展樂的“告狀”事件,傲慢的對手受到網暴壓力了,就知道該握手就握手,再也不會聽不清,再也不會誤會,再也不會莫名其妙不理人了。這種時候不要用體育精神去盲目裝大方,更不要以此規訓我們非常有稜角、有骨氣、有才華、有天賦的00後新一代運動員,他們不應該變得過度油滑,也不應該逆來順受那種東西。
潘展樂以實力贏得尊重,“不理人”的查爾莫斯主動合照 網路圖片
游泳運動員潘展樂的“耿直”回答,彰顯新一代運動員的骨氣與自信 央影片
競技體育就像中國修仙小說裡講究的念頭通達、道心清明,而不是受盡委屈、以直報怨,就應該是觀點分明、稜角清晰
我們要把勁用在正確的方向——爭奪獎牌捍衛國家利益,賽出水平展現實力。至於風格,說實話這是比較文明的、高階的道德訴求,等到對手跟我們一樣具有崇高道德的時候,再去追求這些東西也不遲,不要過於沉醉在那種展現自己道德優越感的虛假認知中。
道德這玩意是在體育賽場上是拿到獎牌之後,大家稱讚這個優秀運動員的其中一個方向,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都還處在比較務實和低階的階段,都在搶獎牌。
展望未來,道阻且長,挑戰艱鉅。面對洛杉磯奧運會,免戰牌肯定不行,這是我們必須要交的答卷。
首先,國家能力建設非常重要,要有自己相應的生態系統和相應的保障機制,從關鍵基礎設施,比如運動員的衣食住行這些後勤保障方面,就要開始考慮如何在洛杉磯那樣一個環境中為運動員創造良好的比賽環境,確保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真實的競技水平,這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制度競爭——反興奮劑問題要提上議事日程,不能允許藉著所謂給中國運動員清白的名義,安排超出正常頻次的檢測,不能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和制度環境,因為這會嚴重地、實質性地干擾中國運動員的比賽,這是不公平的。我們應該發揮實力,堂堂正正獲取一個公平良好的環境,而不是委曲求全。
對於洛杉磯奧運會,中國隊的參賽至關重要。參與其比賽就是一種支援,是有條件的,只有有效保障這些條件,中國隊才會參加。該說的話要說出來,不是私下說,而是公開、直白地說。
輿論保障塑造有效的輿論環境。有利的輿論環境在面對抹黑和攻擊時能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反擊,讓運動員更加犀利、更加直白、更加耿直,能夠有效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有這一切都非常重要。
能力建設是大國戰略博弈當中是至關重要的,也在這屆巴黎奧運會看到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有巨大的進步和希望。未來四年我們的實力能夠持續不斷的提升,在奧運賽場上能夠創造出更多好成績,打破更多壟斷,去展現中國奧運健兒的能力和風采。同時,在體育賽場之外的環境和制度博弈中,中國的能力也要有實質性的提升。
——全文完,想看更多精彩原創好文,敬請關注“斐君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