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5年,耗資7億歐元的巴黎聖母院修復後重現世人面前,並且在第二天就陸續向公眾開放,預計將有1500萬人次參觀訪問。
而在北京,最美的聖誕氛圍並不在高奢商場、並不在各種樂園,就在北京人自己的巴黎聖母院裡。
昨晚平安夜,其中最美的、名氣最大的,當屬哥特式建築的西什庫教堂,它正式開始亮燈,美輪美奐。
儀式限票入場,但晚上九點後,它的光影之美對所有人開放。

在社交媒體上,它被盛讚為北京巴黎聖母院——沒錯,這場獲得色彩與光影的饕餮享受之中,真的有讓人驚歎的聖母子雕像,還是中西合璧的聖母。
這座北京城內曾經最高的哥特式建築,經歷歲月,變成了適合文藝青年可以citywalk、喝杯咖啡、看本書的美好地方。

擁有天使路的北京最美教堂
11座高高的尖塔聳立,鐘樓塔尖約31米高,漢白玉石雕刻的門窗格外挺拔搶眼,正門中央石一扇瑰麗的圓形玫瑰花窗,莊重而綺麗,素雅又不失格調。

沿襲“四九城”對稱方正的城建思路, 北京擁有四大天主教主堂:北堂、南堂、西堂和東堂。
其中而名氣最大的就是這座北堂,也就是西什庫教堂(西什庫為地名)。
它氣勢恢宏,立於北京經典citywalk路線之西四線上,距離景山、北海等熱門景點只有8分鐘左右的車程。
對我來說它是很值得專程前往,好好能更跟自己獨處一段時間的地方。而對於外地遊客來說,逛完西四線,再來這裡感受一下冬日暖陽和花窗光影聯手打造的夢幻感,尤其是在聖誕節到來之際,也是不錯的儀式感。

攝影/ 加利 北京北堂
12月走進去,是一條筆直的“天使路”正對教堂,節日的氛圍已經俱全。
高大的聖誕樹早早就佈置好了,燈帶佈置成四個字“福音已至”,想象一下夜幕降臨,燈火亮起,氛圍必定拉滿。

攝影/加利 北京北堂
即便是白天,它也足夠美麗。我去的參觀這一天,風有點大,但好處是把天空吹得特別藍,在藍天的襯托下,教堂主體就好像被調亮了好幾個色號,淺灰泛白。
不斷遇到遊客趕來,正對著教堂拍照。個人覺得最好的拍照點,反而是站遠一些,把“天使路”兩邊的稀疏、支稜出來的樹枝拍進去更有感覺,就好像一個放大的聖誕音樂盒。

西什庫教堂之所以被稱為北京最美教堂,不是因為它足夠哥特或者很西方,而恰恰是它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產物,扎進皇城根下的地氣。
它的主體建築平面呈十字架形狀,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塔尖高31米。走進教堂內部,就會被精美的結構和裝飾而感嘆:空間寬敞而莊嚴,36根金色和藍色相間的花廊巨柱,撐起了高大、瑰麗的穹頂。
教堂南端的二層,居中擺放著進口管風琴,據說是北京教堂中最大的、也是最為昂貴的一座管風琴。如果有幸能遇到管風琴音樂會,也是一場趣事。

中西合璧的獨一無二
作為北京最大、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西什庫教堂最大的特色是中西合璧。行走其間,你能目睹太多的獨特性,讓它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特立獨行的存在。
在教堂主建築的左右兩旁,分別屹立著兩座中式碑亭,有著黃頂琉璃瓦、重簷歇山頂。大家熟悉的石獅子、石龜是標配,而亭內,則有乾隆手書御碑。
在教堂的外牆上,赫然可見排水的龍首石雕。

攝影/加利 北京北堂
而進入教堂內部,一邊被室內的精美空間震撼,但是你可能更會驚訝於身穿旗裝的聖母子雕像,端坐於此。甚至也能看到以明服、旗服的聖母子畫像,她們服裝不同,但表情是同樣的平靜、祥和。
如果細心,你還能找到一副匾額“萬有真原”,這是出自康熙御筆。


而80多扇帶人物畫像的彩色玻璃窗,五彩斑斕、美輪美奐,特別容易吸引眾人的目光。
但它們除了裝飾的作用,上面的畫作還記錄了很多故事,有聖經故事,還有長安門、澳門大三巴、天壇等傳教士來華時候的場景。
甚至還能找到有不少清朝官員模樣的人物,據說有大家熟悉的郎世寧……這也是北京文化歷史的見證印記。
午後,陽光從視窗灑下,透過玻璃發出奇異的光彩,空間氛圍也變的神秘而溫暖。

那麼下午兩三點的時候,是最美的攝影時段,陽光剛好透過彩色玻璃,用“流光溢彩”形容毫不誇張,人彷彿就身處畫中。
作為北京最大的哥特式天主教堂,西什庫教堂始建於清朝1703年,是康熙賜建。
原址最初並不在西什庫。1887年,因為慈禧擴建中南海,就把它拆除。1900年才在西什庫維修、擴建並且加高。如今我們能欣賞到教堂建築部分,就是1900年屬於清朝末期的古建。

之後,它躲過了戰亂、躲過了地震。直到今天,目睹了時光荏苒,城中風潮流傳。
西什庫教堂曾經長期作為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直到今天依然承擔著教徒宗教活動的場所功能。
這座教堂對於遊客來說,非常友好,大多數時候都不用預約,免費對外開放,隨時可以進入參觀。參觀遊覽過程中,如果遇到彌撒期間,還請尊重儀式流程。

教堂裡的咖啡館
書香和咖啡一起
在教堂建築的附樓,也是藏龍臥虎之地,這裡是有一家開業多年的咖啡館。
這座三層的老樓,本來就是西什庫教堂的一部分,大理石材的建築外觀,還保持著巴洛克式的雄偉和莊重,精細雕刻的繁複細節,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

這座老樓建於1901年,曾是天主教公交進行會的駐地,後來一度成為高階神職人員的宿舍,也是因此咖啡館取名1901 café.
整個咖啡店總共三層,結構和外觀都保持著原貌。進入內部,就能看到仍然漂亮的地磚和樓梯,拱形的大窗戶和老傢俱,加上各種老物件,仍然是濃厚的復古風情。

踩著吱吱啞啞的地板和木質樓梯,淡淡的燈光,有讓人沉浸下來的歲月味道。整個咖啡館最受歡迎的就是靠近視窗的位置,灑滿陽光,都是熱門的一位難求。
整個咖啡館有不少書架,擺放著各類圖書,可以坐在這裡安安靜靜看書。三樓的閣樓也是眾多人可以窩在裡面,一杯咖啡一本書,就能靜靜呆一天。

攝影/加利 北京北堂
在巨大的建築輝映裡,感受來自節日的浪漫,品味中西合壁的藝術融合。
當象徵著光明的燈光藝術亮起,照亮著整條天使之路,點亮整座教堂,照亮黑暗的上空,也照進了每個人的內心。


文:錢德勒
編輯:外灘君
圖片來自錢德勒、北堂官方


特別企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