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 告
巫鴻教授
北京大學系列講座
生動:在漫遊中發現藝術
主講人
巫鴻教授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哈佛大學,曾在故宮博物院、哈佛大學藝術史系任職。1994年至今任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暨東亞語言文明系斯德本特殊貢獻講座教授,兼任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斯瑪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美國文理學院院士、美國哲學院院士。自2023年6月起擔任北京大學王寬誠客座講席教授,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任教。
巫鴻教授長期在多學科基礎上研究中國藝術和視覺文化的歷史與當下,在國際範圍內推動中國藝術的研究與教學,並努力將其納入全球藝術史的基本知識結構。他已出版專著近30種,主編論文集、展覽圖錄60餘種,為中國藝術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也引領了近年來國內藝術史研究的新風氣。
內容提要
延續“跨時空藝術漫遊”系列講座主旨,巫鴻教授本次系列講座仍以“漫遊”的方式,追尋全球範圍內視覺美術傳統之間的關聯。從視覺傳統出發,對“氣韻生動”的追求貫穿東西,“飛揚的飄帶”與流動的“風”、“氣”也成為世界各地藝術家反覆描摹的物件。對於“動”的追摹則引發出關於空間中“孔洞”的思考。除卻物質性表現,“生動”還可引申出主體“情動”的概念。因此,本次系列講座將以“動”與“生動”為思考中心,分別從概念、物質、情感等不同角度,串聯起全球美術史中的普遍美學概念與表現物件,邀請聽眾與巫鴻教授一同繼續藝術漫遊。
第一講:再啟漫遊
時間
2024年11月11日(星期一)19:00開始
主持人
鄭巖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教授)
與談人
彭鋒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院長、教授)
包華石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特聘教授)
第二講:“動”的掙脫
時間
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16:00開始
主持人
劉晨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副院長、研究員)
與談人
魯明軍
(復旦大學哲學院 教授)
柯偉業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研究員)
第三講:飛揚的飄帶
時間
2024年11月18日(星期一)19:00開始
主持人
賈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美術學系主任、長聘副教授)
與談人
董麗慧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研究員)
陳軒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研究員)
第四講:風吹入畫
時間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16:00開始
主持人
劉晨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副院長、研究員)
與談人
李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副院長、教授)
賀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研究員)
第五講:描繪風氣(1)
時間
2024年11月25日(星期一)19:00開始
主持人
賈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美術學系主任、長聘副教授)
與談人
劉晨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副院長、研究員)
唐宏峰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藝術理論系主任、研究員)
第六講:描繪風氣(2)
時間
2024年12月2日(星期一)19:00開始
主持人
李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副院長、教授)
與談人
渠敬東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 社會學系教授)
李溪
(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學院 長聘副教授)
第七講:空間的穿越
時間
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16:00開始
主持人
鄭巖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教授)
與談人
顏海英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賈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美術學系主任、長聘副教授)
第八講:表情的誕生
時間
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19:00開始
主持人
李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副院長、教授)
與談人
鄭巖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教授)
徐紫迪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研究員)
系列講座地點
二體地下教室,B101報告廳

講座預約
本系列講座面向校內外師生開放線上與線下參與渠道。為保證線下講座的最佳效果,本次系列講座將於每場開講前10分鐘開放座位,請預約的聽眾務必於此前到場。
線下旁聽預約
希望參與線下旁聽的老師、同學請填寫下方報名問卷,報名成功後將以郵件形式進行通知。
(注:本次系列講座不會幫大家統一預約入校,請各位老師、同學提前確認自己有入校許可權後再報名本次講座)
線下旁聽預約請填寫下方問卷
預約成功後,會在講座開始前兩天晚9:00以郵件方式通知,請大家注意查收!

線上直播資訊


主辦單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協辦單位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
相關推薦
《第一堂課》

巫鴻/著
活字文化 策劃
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
2020年5月
享譽世界的中國藝術史家巫鴻,在美國名校講授中國藝術史各領域的第一堂課彙集,是中國藝術的入門級讀物。《第一堂課: 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國美術史》堪稱中國版的《藝術的故事》,它以深入淺出的講解,系統展示“中國美”的意蘊,帶你領略中國藝術的至高境界。這是讓世界瞭解中國藝術的第一堂課,也是中國人走進自己偉大文明美的歷程的第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