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素汐+章宇,但抱歉,救不了,真救不了…

2018年,一部國產電影殺入院線。
在那個好萊塢大片橫行的時代,它彷彿一個愣頭青,橫衝直撞,卻拿下了豆瓣8.2的高分,成為當年最大黑馬。
這就是:《無名之輩》
很多觀眾至今還記得,任素汐飾演的高位截癱殘疾人,從頭到尾,只靠一顆腦袋演戲,僅憑眼神、表情、語氣,就把殘疾人的自卑和絕望,演繹得淋漓盡致…
還有章宇飾演的小混混,用誇張的大動作掩飾自卑,用兇狠的語氣來給自己打氣…
有人甚至以為,這不是專業演員,是直接從貴州街頭拉來的素人吧?
時隔七年,它的續作終於來了…
好訊息,還是原班人馬…
壞訊息,一下子來了兩部,暑期檔一部,年底一部…
《無名之輩:否極泰來》
泰國曼谷。
陳三金,一個義烏賣燈具的,天天在電視臺門口鬧事。
原來,有個節目組向他買了一批燈具,等到他把貨千里迢迢從義烏運來了,節目卻卡住了播不了,電視臺不肯給他付尾款…
而陳三金的女友薛芳梅,就是這個節目組的導演。
為了錢的事,兩人已經鬧掰了…
薛芳梅說:定金你也收了,燈具的運費是我賣了自己的車給你補的,等到節目播了,臺裡就給你付尾款。這都是合同裡寫好的,你上吊跳樓也沒錢,你咋聽不明白呢?
陳三金很委屈:收不到尾款,年底義烏的廠子就要倒閉,百來號人等著吃飯呢…你的節目到底卡哪兒了?
就在倆人僵持不下的當口,突然槍聲四起,他們意外捲入了一場恐怖組織的綁架活動…
《無名之輩:否極泰來》已於7月5日登陸內地院線,豆瓣昨天剛剛開分,才5.8。
電影口碑嚴重分化,先說烏鴉的結論。
如果你只是想週末找個不用動腦子的電影看看,或者純粹想看章宇、任素汐飆演技,那也不是不能看。
但如果你是第一部《無名之輩》的粉絲,對這部抱有很高的期待,我勸你三思。總之,為了身心健康,務必做好預期管理。
先說優點。
演員演技線上,特別是兩位主演章宇和任素汐,一定是對錶演有著超強的信念感,才能將故事文字鋪墊不足的情侶,演繹得比較有說服力。
電影前40分鐘節奏不錯,後面有幾處反轉,有幾個大場面的排程還不錯。
導演饒曉志,你如果看過《人潮洶湧》《萬里歸途》這些作品,就大概知道,故事的完成度是可以的,製作上也絕不偷懶,服化道精良,起碼是及格線以上的水準。
但如果你要細究情節和立意,問題還是比較多。
下面說缺點。
(這是劇透線,這電影不劇透沒法精準吐槽)
整部電影基本是個流量套路集錦,已經很久沒看到這麼標準的縫合怪了。
正如網友的評論:開頭以為是《誤殺》(東南亞懸疑),後來發現是《抓娃娃》(低配版《楚門的世界》),中間混搭了綜藝《再見愛人》(情感糾葛),最後走向了《周處除三害》(全突突了)
開頭就隱約猜到,所謂的恐怖組織綁架是個局,畢竟槍林彈雨的,兩個主角毫無技巧地逃跑,居然毫髮無損,也太不真實了…
電影演到40分鐘,也明白地告訴大家,這是一場只有陳三金一個人不知情的真人秀節目:《再見渣男》
因為近些年電視臺收視下滑,幹不過自媒體,所以搞了這麼一齣沒底線的真人秀節目。
陳三金在這場真人秀中,誤以為身處險境,生死一線,他害怕無助,展現出種種“渣男”行為…
節目一播出,收視率飆升,贊助商紛至沓來…
電影的創意還算不錯,諷刺的方向也明確:媒體無底線炒作,網民跟風網暴…
但具體到細節,漏洞百出,諸多不合理。
比如,男主陳三金從頭到尾都沒有懷疑過,一切是假的。
無處不在的攝像頭,他完全發現不了,甚至還有現場打光、收音的,舉著那麼大的器材,怎麼掩人耳目?
問就是陳三金嚇傻了,來不及覺察。
但是槍戰要怎麼作假呢?真槍假槍也分不清了嗎?中槍爆頭如何做到一秒化好妝的?血流成河也聞不到血腥味,不覺得奇怪嗎?
問就是這些都是設定,不要在意細節。
但不僅是設定有bug,人物行為也不合邏輯。
陳三金和薛芳梅的感情戲莫名其妙,就是靠章宇和任素汐的演技硬撐,這樣賣力了,也救不回來。
看完了我都沒明白,薛芳梅對陳三金有是有什麼深仇大恨,要把他哄進這個騙局?
按照電影裡的表達,就是談戀愛的時候他總是花她的錢…
但這不是因為陳三金收不來貨款嗎?不是也跟她有關係嗎?
我不知道他們合同咋籤的,節目播出再給尾款這種操作,怎麼看都像是電視臺逼人籤的霸王條款。
他們有錢搞這麼大一個地方、找這麼多人做局拍綜藝,沒錢給人付尾款,這合適嗎?
薛芳梅憑什麼理直氣壯地吐槽陳三金,這年頭欠債的才是大爺對吧?
而整了這麼一場綜藝,陳三金經歷了人性和生死的考驗,承受了巨大的身心折磨,最後發現,一切都是整蠱,而薛芳梅就是引她入局的人…
他,竟然,去找她和好了…
他是得了什麼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嗎?
我不理解,大受震撼。
可能編劇也覺得這很離譜,所以最後的彩蛋似乎在暗示觀眾:其實我倆一開始就知道是假的,我們是故意騙泰國人的錢,中國人不騙中國人…
但這個所謂的反轉,前面沒有任何鋪墊,很沒說服力,像鬧著玩似的。
其實,故事的每一步發展,都讓你忍不住打個問號,真的會這樣嗎?
陳三金被“綁架”後,做了幾件事,最後播出來,被網友噴成“渣男”,說他自私冷漠…
但都是些什麼事呢?
不願意幫助同胞一起逃跑,見到恐怖分子強暴其他女生,不敢見義勇為,看見女友被押走,無能狂怒…
這哪裡渣了?被人拿槍指著,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薛芳梅還PUA陳三金:你就不敢硬氣一回!
聽了我就生氣,最煩這種道德綁架。
我還以為這節目暴露了什麼人性之惡呢,這不就是極端環境下,人的正常反應嗎?
我不相信這樣的選擇會被網友罵。
現實中,人們對綜藝裡的“渣男”已經夠友好的了,被網暴的從來不是爹味特重的男人,而是那些說錯話的女人…
網友的道德標準雖然確實越來越高,但大多數時候,大家的要求也就是明星不強姦、醫生有醫德、學歷不造假…
電影套用了《楚門的世界》的設定,但是忘了一點,現在的媒體輿論環境跟當年已經不同了…
現在要營造一個封閉的環境,是如此困難,現在的媒體炒作,方式也更加多樣、刁鑽、惡毒…
我們常見的,比如電視臺掐頭去尾惡意剪輯,比如營銷號下場站隊、推波助瀾,看風向當嘴替…
但這些在片中完全沒有呈現,罵無良媒體,完全沒有罵到點子上。
電影對媒體的諷刺和批判,完全建立在一個虛幻的設定之上。
雖然把欺負人這件事推到了極致,但因為現實中並不存在一個參與者毫不知情的真人秀(整蠱節目,都要獲得本人同意才能播出),一切都顯得懸浮、無力…
對圍觀看客們的態度,劇本處理得也相當曖昧。
這些觀眾前期網暴男主,中期被節目煽情,同情男主,最後男主拔槍復仇,他們都燃起來了…
但節目播完,他們又集體發聲“全是你們節目組造的孽”,既上了價值,又把責任撇得乾乾淨淨。
觀眾明明是這場惡作劇的共謀,搖身一變,成了討伐媒體的正義之師。
片方真是一點都不敢得罪觀眾啊(有點心疼泰國群演是怎麼回事)
更諷刺的是,電影在嘲諷電視臺沒有底線,操縱網友情緒,踐踏個人尊嚴…
但這部電影,本質上也是靠“罵渣男”“講述原生家庭煽情”“殺瘋了”這些情緒點來吸引觀眾…
真是套娃了,一時不知道它是不是狠起來連自己都罵了…

《無名之輩》的英文片名是:a cool fish
意思不是“一條很酷的魚”,相反,它的意思是:無恥之徒、爛人…
導演給出的解釋是:鹹魚。
有的人想鹹魚翻身,有的人想早死早超生,有的人想與過去的自己一刀兩斷…
他們的卑微,夢想,慾望和掙扎,最終被裹挾進命運的洪流中,浮浮沉沉,隨波逐流…
第一部《無名之輩》的成功,因為創作者真正地走進了小人物當中。
不害怕呈現他們的缺點,敢為他們發聲:就算是無名之輩,也有尊嚴。
而第二部已經放棄了這條樸實無華的路,它變得浮誇賣弄、自以為是,它離小人物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這也許不能全怪導演。
要知道,第一部上映,已經是遙遠的2018年。那時候的電影市場,觀眾還願意看小人物的故事,為普通人的苦難和努力流下眼淚…
幾年過去了,大家也麻了,日子太苦,只想看點爽的,甚至根本不想走進電影院。
難怪導演在片中夾帶私貨,借角色之口說了句:電影現在都沒人看了…
這片拍成這樣,不就是導演和觀眾的一場共謀嘛。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原班人馬也救不回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