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領域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職場心經:“
硬實力決定是不是能夠入行,軟實力決定能走多遠。
”
有的小夥伴就有疑問了,“以技術能力為最高追求的”矽谷科技公司,是不是也不能免俗呢?在FLAG工作的“人生贏家”們,他們又是怎麼在辦公室政治的權力遊戲中打怪升級、步步高昇的呢?
今天,我們就以Google為例,為大家深度解密Google的職級體系及考核晉升的方方面面。
Google全職崗位的職級體系從L3一直到L11,其中L3-L5為
普通及高階工程師
等非管理層,L6-L7為
Manager級別
,L8-L9為
Director級別
,L10以上則是
公司高管級別。

通常來講,本科及碩士畢業進入Google的新員工都會被分配在L3級別,博士畢業或是有1-5年工作經驗的新員工則會被定位在L4級別。而要想被定級在L5則需要至少6-9年的工作經驗,且能證明具備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Google很少從外部聘請L6或更高級別的人,大部分L6以上級別的工程師都是在Google工作多年一步步升級上來的。
從L7開始,Google更高級別的工程師已經可以掰著指頭數過來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早期(在公司IPO時期)加入的員工,隨著公司的飛速擴張發展而升到這些級別的。L11則類似於Google工程師的天花板,例如Google AI的領頭人Jeff Dean就是L11級別,他曾聯合設計了Google廣告系統、Mapreduce等顛覆性的產品。

隨著級別的提升,高級別工程師的薪酬收入也會得到顯著的提高,例如從如下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L5級別工程師的基礎薪資,已經可以達到L3級別的各類薪酬總和了;而L6以上管理級別的員工,隨著級別的晉升薪酬甚至可以成倍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為股票獎勵佔到了他們總薪酬的絕大部分,且隨著級別提升會大幅增長。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在Google打怪升級、步步高昇呢?
首先,你必須證明自己已經能夠穩定達到下一級別的標準和要求。
在Google,評價一名員工通常會從以下4個方面來進行考量:Sustained Track Record(可持續性的優秀表現),Complexity(能解決問題的難度和複雜性), Leadership(領導力),Impact(影響力特別是跨組別的影響力)。而對於不同級別的員工,晉升的要求和側重點也各不相同:
-
L3 –> L4:能獨立、高質量地完成所佈置的任務
-
L4 –> L5:展現出了持續性的很強的技術能力,能在較少幫助下處理一些複雜的問題,並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
-
L5 –> L6:更強調Complexity,技術上要展示出解決很難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在跨組的合作中展現自己的Impact;
-
L6 –> L7:更強調更大範圍的Impact,能帶領一個較大的團隊或是影響更廣的範圍,所做的決定能對 Google、使用者甚至整個行業產生影響;
-
L7 –> 更高:更強調Leadership,能協調全球多個團隊的工作,從全Google的格局去拓展未來發展的方向,解決複雜的系統問題,確保公司未來的成功。
其次,你必須在每半年一次的績效考核中持續獲得較高的評級。
Google存在著各種形式的員工考核制度,包括著名的OKRs(目標及關鍵成果評定),Engagement Survey(投入度調查),One-on-one Check-ins(一對一面談)等,但與晉升最直接相關的還是每年3月及9月的兩次績效考核結果。
考核結果分為5級,從最低的“需要改進”一直到最高的“卓越”。每次考核大概只有5%的員工能拿到"Superb"卓越級別,而落到"NI"不及格級別的員工其實也很少,大部分人能拿到的是"CME"符合預期。

一個客觀存在的潛規則是,Google員工想要獲得晉升,必須至少拿到過一次SEE+Superb的評級,並且在申請晉升前一個週期的考核中至少要是EE或SEE級別,申請晉升本身這個週期至少是SEE級別。
有了上述客觀條件,恭喜你,你可以開啟申請晉升的道路了。
在Google,決定你是否能獲得晉升的並不是你的直系上級,而是所謂的“晉升委員會”(Promotion Committee)。你的直系領導通常都不會是“委員會”中的一員。
而要想“說服”晉升委員會,需要向委員會提供詳實的考核材料,描述你做過的能落地的專案情況及細節,量化自己給公司及團隊帶來的Impact,可以包括Design Doc、Bugs和Change List;此外,還需要能找到比自己目前級別至少高一級,即至少是你即將晉升級別的同事為你寫推薦信,推薦同事的級別越高越好。
這些材料會被統一交給“晉升委員會”進行討論評估,並作出初步的晉升決定。如果沒能得到“晉升委員會”的批准,你的直系領導有一次機會可以上訴到“上訴委員會”(Appeal Committee)重新進行討論。
對於要晉升到L6及更高級別管理層的員工來說,獲得了“晉升委員會”的批准之後,相關材料還會被交給“批准委員會”(Ratification Committee)進行再一輪的討論,“批准委員會”是由來自不同組的高級別VP組成,討論通過後晉升才會得到最終批准。
綜合以上資訊,可以看到在Google打怪升級是一個充滿挑戰且需要付出持續努力的事業。除了提高技術能力之外,有很多功夫也要下在日常每天的工作中去。例如平時就要注意跟Senior的同事們主動交流,可以定期發個weekly status update,遇到複雜問題,一定要請Senior Peer來review自己的解決方案和程式碼,臨到晉升考核之前再去求人一般是不行的。

能做到以上這些,正常情況下從L3升到L4需要2年,L4到L5需要2年半到3年。L5也是Google員工人數最多的級別,升到L5之後,就可以考慮不再參加晉升評定,只要能保證自己的正常產出和績效就可以一直在公司做下去。更高級別的晉升就需要考慮到機遇和人脈,以及更多的軟實力方面的考量了。
當然,每種制度都會存在著它的兩面性,隨著Google持續爆炸式的發展以及員工數量的激增,一些針對現有晉升制度的問題及抱怨也開始顯現。
雖然Google現有的晉升制度非常標準化且公平公開,但同時也需要晉升候選人們準備大量的材料,並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準備申請的各項材料,整個晉升申請的流程耗時也較長,變向影響了員工的工作投入和效率。
對此Google從2017年開始簡化了L3及L4級別員工的晉升流程,這兩個級別的員工的晉升決策權下放給了“跨組業績校準會議”(Calibration Meeting),主要決策者變成了直系領導、以及來自不同團隊的經理、總監和副總裁。L5及以上級別的晉升評定則仍由“晉升委員會”決定。同時,Google還開始限制候選人申請材料的字數,避免員工在申請上花費過多的精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變化是,在幾年前Google成功得到晉升批准的員工,會被分發一件“恭喜晉升”的T恤作為獎勵,這引起了很多未能得到晉升員工的不滿。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Google最終意識到了這件事對辦公室氛圍的影響,取消了慶祝T恤的發放。至此,是否成功得到晉升也成為了一件和薪酬一樣十分私人的“辦公司秘密”了。
END
歡迎文末留言
換工作,就找IntelliPro
掃描關注公眾號,回覆“換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