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執行長警告:年輕人過度依賴ChatGPT現象普遍,需警惕情感依賴風險

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近日在聯邦儲備銀行(聯準會)舉辦的銀行業會議上公開表示,他對年輕人過度依賴ChatGPT等AI聊天機器人進行日常決策的現象深感擔憂,呼籲社會重新審視人與技術的互動邊界。  
奧特曼在會議中指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青少年,正將ChatGPT視為“全能顧問”。他舉例稱:“有些年輕人會說,‘我生活中做任何決定都免不了問問ChatGPT。它瞭解我、瞭解我的朋友,我會照它說的去做。’這讓我感覺非常不好。”  
他強調,儘管AI可能提供高質量建議,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人類專家,但集體將人生選擇完全託付給機器的傾向“危險且令人不安”。奧特曼表示,OpenAI正在研究如何應對這一趨勢,但核心問題在於使用者需保持自主判斷力:“即使ChatGPT的建議很棒,如果我們集體決定照AI的指示過人生,這種依賴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Common Sense Media的最新報告為奧特曼的擔憂提供了資料支撐。調查顯示,72%的美國青少年曾使用過AI助理,其中約一半受訪者表示“或多或少信任”AI提供的建議。更值得關注的是,年齡較小的青少年對AI的信任度顯著更高:  
• 13至14歲群體中,27%表示“一定程度”信任AI技術;
• 15至17歲群體中,這一比例降至20%;
• 在所有信任AI的青少年中,23%認為對AI助理“相當”或“完全”信任。
研究指出,青少年傾向於將AI視為“中立且全知的朋友”,尤其在情感支援、學業建議和社交決策等方面依賴度較高。  
奧特曼的警告折射出AI技術快速發展中的倫理困境。儘管ChatGPT等工具被設計為輔助工具,但其“類人互動”能力可能模糊技術與情感的界限。批評者認為,青少年正處於認知發展的關鍵階段,過度依賴AI決策可能削弱批判性思維與獨立判斷能力。  
聯準會會議上,奧特曼並未提出具體監管建議,但強調技術開發者需承擔更多責任:“我們正在探索如何設計更安全的互動模式,確保AI成為補充人類能力的工具,而非替代品。”  
隨著AI滲透至日常生活,如何界定技術使用的“合理邊界”已成為全球性議題。奧特曼的發言為行業敲響警鐘:在享受AI便利的同時,社會需警惕技術依賴對個體自主性、人際關係乃至文化價值的潛在侵蝕。  
正如他所言:“AI可以成為優秀的建議者,但絕不應成為人生的決策者。”這場關於技術與人性的辯論,或將深刻影響AI未來的發展方向。

可直接點選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