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被點名表揚!17位兩會代表熱議AI,電車牌換配色贏網友狂贊

AI再度火遍兩會!雷軍建言瞬間刷爆熱搜。
作者 |  陳駿達
編輯 |  雲鵬
智東西3月4日報道,今天下午,隨著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正式進入了兩會時間。今年,AI再度成為兩會期間的熱點話題。
在今天舉辦的全國人大新聞釋出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婁勤儉稱,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進展,代表著一批中國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崛起。其開放開源的技術路線,推動了人工智慧技術在全球的普遍應用,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也體現出中國在科技發展上的創新性和包容性。
而在昨天下午舉辦的全國政協新聞釋出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介紹,國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未來產業佈局蓄勢。人形機器人上“春晚”扭秧歌,無人機飛夜空放“賽博煙花”,人工智慧開源大模型引發世界熱議
來自各行各業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們也爭相討論AI相關議題,建言獻策。
AI的安全、治理相關問題是今年兩會科技提案中的重點。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提出加強“AI換臉擬聲”治理;AI之外,雷軍建議最佳化新能源綠牌顏色設計,這一提案獲不少網友認同,不久便衝上百度熱搜榜第一
▲雷軍在自己的同名公眾號中分享了他的5個提案,獲得大量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則呼籲加強AI深度合成內容管理。此外,李東生與京東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都提議改善近期熱議的新就業群體(如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的社保權益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認為應該“以模製模”,透過打造安全大模型來解決大模型的應用安全問題。
過去的一年裡,AI技術的影響力正不斷破圈,深入傳統行業和醫療、法律等高監管行業。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的提案中就包括AI+醫療、AI+教育,他還提到可以試點AI失業保險。全國人大代表、中興通訊高階副總裁苗偉則談到AI+衛生技術、AI+基層治理的潛力。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聚焦三農問題,他提到新希望將用大資料和AI預測豬週期
來自學界的多位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則關注AI時代的人才培養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朱松純認為,AI是門“通才”學科,應培養懂技術、懂人性的人才。全國人大代表、首都師範大學校長方復全則建議,應根據AI發展調整學科佈局。
當下,AI技術正往行業縱深處發展,而以DeepSeek為代表的開源力量則為中國AI注入新的變數。今年兩會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們的相關提案,給我們提供了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的重要參考。
聚焦DeepSeek的顛覆與重構!4月1-2日,智東西參與主辦的2025中國生成式AI大會(北京站)舉辦。50+位嘉賓將圍繞GenAI應用、大模型、DeepSeek R1與推理模型、AI智慧體和具身智慧大模型等重要議題進行分享和討論。歡迎報名
01.

科技企業代表熱議AI安全:

監管深度偽造,試點“AI失業保險”

1)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加強“AI換臉擬聲”治理,加快AI終端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本屆兩會上帶來5份提案,涉及自動駕駛量產、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建設、人工智慧終端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號牌設計最佳化、加強“AI換臉擬聲”治理等問題。
去年國慶期間,大量冒用雷軍形象、聲音的影片在網際網路上瘋傳,雷軍本人不得不出面回應,稱此事讓他“十分困擾”,“希望大家都不要玩了”。今年的提案中,雷軍稱“AI換臉擬聲”不當濫用已經成為違法行為的重災區,建議加快相關單行法立法程序,壓實平臺企業的責任和義務,並加強普法宣傳的力度。
提案中,雷軍還稱,人工智慧終端正加速從智慧手機、智慧汽車、可穿戴裝置向智慧家居裝置、機器人等多元領域拓展,建議有關部門健全人工智慧終端標準體系。
新能源汽車綠牌的設計曾遭到不少購車網友的吐槽,雷軍本次在提案中建議有關部門最佳化號牌顏色設計、拓展號牌智慧化功能,這對推進汽車消費、增加經濟活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
2)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AI能力納入新課標,試點AI失業保險
今年,履職23年的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圍繞AI時代的自主可控生態建設、人才培養、就業保障、AI+醫療、AI+教育、智慧終端、科技適老、科技助殘等提出9條建議。
科大訊飛的訊飛星火模型基於全國產算力打造。劉慶峰認為,若無法解決國產自主可控AI產業生態問題,無異於“在別人地基上建高樓”。應鼓勵基於自主可控國產算力平臺的大模型研發和應用,構建資料資源充分共享機制,並專項支援基於國產算力平臺的生態體系建設。
此外,AI正在重塑人才核心素養,AI技能已成為未來公民必備能力。劉慶峰建議將AI能力納入新課標,並用開卷考的形式測試孩子使用AI工具的創新能力。
AI也將對部分工作崗位產生衝擊,劉慶峰建議以“政府主導投保、商業機構運作”的模式,對最易被AI衝擊的崗位建立專項保障機制,試點“AI失業保障專項保險”。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3)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以AI技術勢能激發創新力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今年是第八次參加全國兩會。他關注的方向是人工智慧和安全兩大主題。
在接受《證券時報》採訪時,周鴻禕談道,人工智慧將重塑所有行業,企業應該從找場景、打造專業知識庫、打造智慧體、接入辦公流程等四個方面擁抱人工智慧。他還呼籲,國家應對大模型發展實行柔性監管,更加包容審慎。
至於AI相關的安全問題,周鴻禕認為,傳統網路安全已經無法應對新挑戰,應由既懂安全又懂AI的企業牽頭,以模製模,透過打造安全大模型來解決大模型的應用安全問題。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
4)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維護AI草根創新,用好“AI+安全”創新成果
全國政協委員、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兩會前接受《科創板日報》、《證券日報》等多家媒體採訪,他介紹,人工智慧安全及軟體產業健康發展,將是他在今年兩會上關注的兩大話題方向。
齊向東認為,人工智慧也有“成長”的煩惱。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應用,大模型所面臨的、所帶來的安全挑戰也日益嚴峻。他建議一方面要關注安全防護體系的構建;另一方面要擁抱先進的安全防護手段,用好“AI+安全”創新成果,提高安全防護效率;此外,建立高效的應急響應機制,把威脅扼殺在搖籃裡。
今年2月,齊向東參加了民營企業座談會,他稱自己在會上看到了諸多新面孔。在齊向東看來,AI屬於通用型創新,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並非由權威主導,而是由廣大創業者主導的,繼續守護並延續AI創新的“草根化”趨勢,保持“自下而上”的創新張力,對我國AI產業發展乃至整個科技創新生態意義重大。
▲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
5)京東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強建設異構算力,保障新就業群體權益
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在兩會向媒體分享,他將就新就業群體權益與AI算力建設這兩大話題進行建言。
曹鵬認為,國內亟需強大智算基座支撐人工智慧應用,目前異構算力較為分散、利用率低,中小企業難以負擔大模型應用的智算成本。應加強建設異構算力降低智算成本,推動鏈主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智算配額,實現產業智算普惠。
京東今年入局外賣行業,併為外賣員繳納五險一金,曹鵬也建議,應該完善民營企業用工管理制度,規範新就業群體勞動關係。
▲京東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
6)TCL創始人李東生:加強AI深度合成內容管理,最佳化科技製造業融資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介紹,自己今年帶來了3份提案,分別關注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參保門檻、最佳化科技製造業融資環境與加強AI深度偽造欺詐管理。
李東生稱,科技製造業具有高科技、重資產、長週期的特性,目前國內的資本市場很難滿足其融資需求。他建議:一是對頭部科技製造業提供資本市場的創新服務和支援;二是對頭部科技製造業適度放寬股權融資限制;三是按照明確的法規審批專案,提高資本市場融資的可預期性。
至於深度偽造問題,李東生建議加快AI深度合成內容標識管理規章制度的出臺,並要求相關內容平臺予以執行,並透過國際合作強化形成AI生成合成內容的有效監管。
▲TCL創始人李東生
7)中興通訊高階副總裁苗偉:推廣AI+衛生技術,提升社群智慧化程度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興通訊高階副總裁苗偉聚焦國家戰略部署和民生關切領域,在法治建設、產業發展、衛生健康、社會治理等四方面形成了10項建議。
苗偉一直以來都關注健康中國建設,今天他建議加快“衛生技術評估法”立法程序,同時全面推廣衛生技術評估與人工智慧融合發展,積極開展應用示範,讓科技創新更好惠及全民健康。
他也提到,需要著眼基層治理創新。積極倡導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以提升社群的智慧化程度,推動社群服務從“人找服務”向“服務找人”升級。
▲中興通訊高階副總裁苗偉
02.

AI賦能千行百業:

AI+現代農業造福三農

大模型助力家居產業升級

8)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AI+現代農業大有可為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今年全國兩會計劃提交5份提案,主題圍繞“三農”問題、民營經濟、脫貧攻堅和鄉村建設等。
在溝通會上,他提到新希望正在嘗試“AI+現代農業”的探索,未來隨著AI的應用,可以在飼料配方、育種的基因檢測、冷鏈物流效率、疫病防控等方面帶來積極改變,新希望也希望在未來嘗試藉助AI分析預測豬週期。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9)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鍾錚:完善生成式AI影片傳播管理機制
在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黨委副書記、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鍾錚認為,生成式AI技術在法律法規體系上仍有不完善之處,如《著作權法》在界定AI生成內容的版權歸屬方面存在困難,隱私保護方面也存在空白等。
鍾錚建議,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明確AI生成內容的版權歸屬和隱私保護標準,並投入更多資源開發高效的AI稽核工具,並結合人工稽核,透過雙重校驗提高識別準確率。
美的集團過去幾年在AI、人形機器人領域均有佈局,已將AI運用到品質管理等領域,也會加快人形機器人本體的設計和開發。鍾錚稱,以美的為代表的企業在AI領域仍面臨著技術更新快、資料安全與隱私保護、人才短缺等挑戰。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鍾錚
10)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周雲傑:打造智慧家庭大模型,助力家電家居產業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周雲傑認為,智慧家庭領域大模型是支撐傳統智慧家電和家居轉型躍升的關鍵基礎設施,可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形成新增長點。
周雲傑建議透過培育資料採集產業和構建國家級資料模擬平臺,推動智慧家庭大模型發展。具體措施包括制定統一資料標準、發展資料合成與標註產業、實施全民資料貢獻工程,以及支援龍頭企業建設全場景資料模擬平臺,促進具身智慧技術在家庭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周雲傑
11)恆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將AI納入職業培訓課程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恆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認為,人工智慧正在快速重塑生產流程與商業模式,導致部分傳統崗位面臨被替代,但同時也催生出一系列新興行業,在很多關鍵領域創造了海量的就業機會。
因此,他建議將人工智慧知識納入職業培訓課程體系,鼓勵和支援企業積極探索與實踐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在智慧製造、金融、零售、醫療健康以及教育培訓等關鍵領域引入具備自主性、適應性和互動能力的“智慧體”(如軟體、硬體或系統),賦能普通勞動者自主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和工具,進一步拓寬就業領域,增強就業靈活性。
▲恆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
12)新疆石榴精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海尼扎提·託呼提:加強AI生成不實資訊治理
全國政協委員、新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新疆石榴精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海尼扎提·託呼提認為,用AI技術生成謠言、虛假圖片等事件已經引起了公眾對AI技術濫用和網路虛假資訊治理問題的高度關注。網路虛假資訊的泛濫嚴重侵犯了公眾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破壞了市場競爭的公正性。
海尼扎提建議進一步細化《網路安全法》、《資料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等現有法律法規在AI領域的具體適用條款,確保這些法律能夠有效覆蓋AI生成不實資訊的各個環節,為AI內容生成企業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並且根據行業特點制定差異化政策。
▲新疆石榴精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海尼扎提·託呼提
03.

學界探索人才培養體系:

培養懂AI的通才,根據AI調整學科佈局

13)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朱松純:前沿是AI+人文社科的跨界碰撞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朱松純認為,人工智慧領域面臨人才稀缺問題,通用人工智慧涵蓋方方面面不只有大模型,人工智慧是門“通才”學科,既要懂技術,又要懂人性。
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成立“通用人工智慧實驗班”,在教育部的支援下提出了“通用人工智慧協同攻關合作體人才培養計劃”,為全國頂尖的15所高校培養能橫跨技術、人文、社會的未來人才。
朱松純認為,未來,“純粹知識型的教育肯定會被減少”,未來需要的是創造性思維。如果一個問題可以被人工智慧解決,那它就不再是科學前沿,真正的挑戰是那些人類至今搞不懂的問題。所以,為機器立心的本質是為人類擴寬發展的道路。
▲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朱松純
14)首都師範大學校長方復全:應根據AI發展調整學科佈局
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師範大學校長方復全認為,一方面,學界需要根據人工智慧的發展來對學科佈局進行調整,形成人工智慧跟教育、科技考古、人文社科、藝術學科的融合。
目前,首都師範大學正在調整人工智慧領域的學科佈局,目的是讓人工智慧為教育賦能。
▲首都師範大學校長方復全
15)南昌大學元宇宙研究院院長閔衛東:我國AI從跟跑轉向並跑領跑
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委員、南昌大學元宇宙研究院院長閔衛東認為:“我國人工智慧發展已從跟跑轉向並跑領跑並存,唯有系統性創新才能保持領跑優勢。”
面對“AI替代就業”的社會焦慮,閔衛東稱,文案、培訓等標準化崗位確實面臨衝擊,但歷史經驗表明,技術革命總會催生新職業叢集。他建議構建“國家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個人終身學習”雙輪驅動模式,需重點培養創新思維等AI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
▲南昌大學元宇宙研究院院長閔衛東
16)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創新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伊彤:加強規劃佈局人工智慧安全風險防範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創新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伊彤認為,在發展人工智慧產業的同時,也要做好前瞻性的部署,加強規劃佈局人工智慧安全風險防範體系。
具體來說,要嚴格人工智慧工具、軟體監管治理,對人工智慧技術生成合成他人音訊、影片的功能進行限制和管理,對人臉驅動、聲音克隆相關演算法的傳播進行嚴格監管。壓實網路平臺管理責任,加強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的標識管理,加大傳播受眾群體提示提醒力度,避免群眾發生誤判情況。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創新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伊彤
17)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雲泉:建議將發展養老機器人納入“十五五”規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雲泉向《中國青年報》分享,他認為養老服務須堅持科技支撐,其中養老機器人的研發應用是一個重要方向。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程序加快,照護人才隊伍建設滯後問題日益凸顯,助潔、助行、助餐這些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正是養老機器人所擅長的工作。
他期待,將發展養老機器人納入“十五五”規劃,重點推動社群和家庭養老機器人發展行動計劃,爭取到2030年,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養老機器人產業叢集和科技創新中心;同時佈局養老機器人技術攻關專案,特別是在智慧化和可靠性方面取得技術突破。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雲泉
04.
結語:AI繼續成為兩會熱點議題
從目前各位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向外界披露的建議來看,AI繼續成為兩會熱點議題之一。來自社會各界的委員、代表們從技術發展、產業應用、人才培養體系的等角度建言獻策。
與去年相比,有更多提案關注到了AI技術在落地過程中面臨的種種挑戰,並呼籲出臺相關政策、監管措施,也有不少提案建議加速AI在特定領域(如醫療、養老)的發展程序,“AI+”或許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各行各業實現質變、升級的關鍵因素。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科普影片

DeepSeek的爆火,意味著行業已經來到分水嶺時刻。其背後的AI算力基建,正是來自工廠。聯想集團釋出2024/2025財年Q3財報主題科普影片第三集《AI工廠:數字孿生如何改造物理世界?》,回溯AI工廠百年進化通史,解構背後的數字孿生技術如何驅動工廠AI化。當下,聯想集團與DeepSeek的滿血合作,帶來低成本高效率革命,讓千行百業看似遙遠的AI化觸手可及。每個人與物理世界的關係都正在被重塑,速來一探究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