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容編譯自semiengineering,謝謝。
半導體器件變得越來越薄、越來越複雜,使得薄膜沉積更加難以測量和控制。隨著 3nm 節點器件投入生產,2nm 節點加速向首次矽片投產,隨著晶圓廠尋求保持尖端器件的效能和可靠性,精確薄膜測量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無論是儲存裝置的讀寫速度,還是邏輯晶片的計算速度,測量薄膜厚度都比以前更具挑戰性,因為不同材料的多層堆疊已成為常態,而且越來越多的薄膜必須得到非常精確的控制。這需要更多的計量步驟和更高的取樣率,以確保晶圓間的一致性。
因此,各公司正在為不同的任務選擇不同的工具,或者將多種技術組合到一種工具中,以滿足下一代工藝的精度和穩定性需求。他們正在探索哪些工具適用於高 k 金屬柵極堆疊、矽光子學、矽通孔 (TSV) 和重新分佈層,這些只是半導體制造中的一些關鍵層。除了確定厚度外,許多技術還可以測量其他關鍵引數,例如薄膜成分(SiGe 中的 Ge%)、折射率、晶粒尺寸或薄膜應力。
多層堆疊中的一些最小尺寸出現在電晶體級。隨著 finFET 和奈米片 FET 等 3D 電晶體的出現,垂直方向的臨界尺寸 (CD) 的重要性不斷增加,使得薄膜厚度控制比過去更加重要。一般來說,工藝必須在目標值 10% 範圍內變化的視窗內執行。在 20nm 特徵的世界中,這需要一種能夠測量 10% 變化或 1% 目標值的工具。這相當於 0.2nm,這本質上是原子級測量和控制。

圖 1:電晶體級薄膜堆疊包含多個薄膜
聚焦關鍵薄膜
半導體制造,特別是涉及先進的片上系統裝置時,可能涉及 1,000 多個工藝步驟,包括光刻圖案化、沉積、蝕刻、CMP、電鍍等。薄膜沉積後,通常會進行線上監控以用於工藝控制,通常使用可提供高吞吐量的光學系統。但並非裝置中的所有薄膜都被視為“關鍵”。例如,非關鍵或公共層包括厚氧化物和氮化物電介質、光刻膠和後端層(如金屬間電介質)。關鍵層包括 Si/SiGe 異質結構、高 k/金屬柵極堆疊和金屬觸點。GaN 和 SiC 薄膜在功率器件中至關重要。而矽光子薄膜必須滿足極其嚴格的折射率規格,即光路被該材料彎曲或折射的程度。
晶圓廠通常用於測量和控制薄膜厚度的測量系統包括:
-
光譜橢圓偏振法:以斜角指向晶圓,可同時測量多層薄膜的厚度和光學特性(折射率和消光係數)。
-
反射測量法:垂直指向晶圓,測量從薄膜表面反射的光的強度或相位,以確定厚度、密度或粗糙度。
-
光譜橢圓偏振法和光譜反射法:這是最流行的薄膜測量方法,因為它可以獨立確定多層薄膜堆疊中每一層的厚度。
-
干涉測量法:干涉儀將光分成兩束,讓它們沿著不同的路徑傳播,然後重新組合以產生干涉圖案。該圖案表示薄膜厚度、表面不規則性和折射率變化。
-
X 射線測量:XRD(衍射)測量外延厚度和成分,而 XRR(反射法)測量厚度和粗糙度,XRF(熒光)測量金屬層厚度。這適用於厚度不超過 100nm 的薄膜。
-
原子力顯微鏡 (AFM):這是一種速度較慢的方法,特別適用於捕捉表面粗糙度和測量奈米級特徵。它也用於地面真實(實際)尺寸測量。
-
橫截面 TEM:使用穿過裝置薄片(薄片厚度 <100nm)的高能電子束來揭示原子級尺寸。
晶體管制造
“最關鍵的薄膜層是所謂的高k/金屬柵極 (HKMG) 薄膜堆疊,它由多層超薄介電層和功函式金屬薄膜組成。HKMG 堆疊中的薄膜厚度是決定電晶體速度、功耗和可靠性的關鍵因素之一。”
由於HKMG疊層非常薄,除了厚度控制之外,還必須非常精確地控制層間相互作用,以保持較低的漏電流和較高的柵極電容,並確保器件的可靠性。“同樣重要的是粗糙度——尤其是那些環繞柵極疊層的介面粗糙度,我們可以使用X射線反射率來揭示這一點,”“這些生長的矽和矽鍺層非常薄,厚度約為2埃,可以進行相當精確的測量。”
“高k/金屬柵極薄膜堆疊極其複雜,如果沒有大量光譜,很難區分不同層的厚度。結合多種光學技術,例如光譜反射法 (SR) 和光譜橢偏法 (SE),其優勢在於,它使我們能夠獲得更多資訊,從而獨立確定多層薄膜堆疊中每一層的厚度。”
在射頻器件中,薄膜的結晶度對器件效能有著重要的影響。“XRD可以用來推導晶體尺寸,甚至可以推導薄膜中的應力,”範德米爾說道。“但對於體聲波(BAW)和聲表面波(SAW)濾波器來說,重要的測量指標是表面本身的結晶度。”
參考連結
https://semiengineering.com/why-thin-film-measurements-matter/
END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89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