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碑爆棚影片《我不是藥神》藥能救命,何以救心?

人們說,印度是窮人的藥房,所以全世界都在這裡買藥。近日,一部口碑爆棚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月初,該片進行了小規模的點映,但很快網上就刷滿了對它的讚譽之詞,豆瓣評分達到了9.0 。7月6日,影片正式上映。影片講述了離婚父親程勇(徐崢 飾),任一家印度神油店老闆,賣著壯陽藥。然而,“偉哥”的出現讓店裡的生意日益下滑。面對上有癱瘓在床的父親,下有正念小學的孩子,生活漸漸入不敷出…
《我不是藥神》終極預告片  

豆瓣電影評分:9.0分 ★★★

本文轉載今日佳音 作者:Rebekah
  電影內外,同一個苦難  
一天,一名白血病人呂受益(王傳君 飾)到訪,告訴他一套“賺錢法寶”:去印度購買治療白血病的仿製藥,到國內來倒賣。這藥儘管和正版藥藥效相當,可正版藥的藥價高達4萬一盒,仿製藥的批發價卻只有500元,可謂是一本萬利。
一開始,程勇本著良心拒絕了,但隨著現實的窘迫,他決定聯絡呂受益。而此時的呂受益也正撐不起高昂的藥價。於是兩人來到印度購藥。回國後,很快他們的藥品被越來越多的患者知道。程勇也被冠以“藥神”的稱號……
事實上,《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新聞事件改編,電影原型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他被稱為“藥俠”、“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現實世界裡的瑞士“格列衛”23500元一盒,平均一粒藥200塊錢,一盒大概只夠吃一個月。而印度“格列衛”與瑞士“格列衛” 藥性相似度達99.9% ,但前者一瓶只需4000元。無數家庭因為瑞士“格列衛” 的高昂藥價而傾家蕩產,而印度“格列衛”卻為窮人們提供了延續生命的機會。陸勇代購的藥品不僅能維繫患者的生命,也為患者減輕極大的經濟負擔。
然而,2015年,陸勇被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罪”提起公訴,一度面臨牢獄之災。隨後上千名病友聯名上書法院為陸勇請求。最終,檢方撤回了對陸勇的起訴。
  “活不起、病不起、死不起”的年代  
在《我不是藥神》中,白血病人呂受益為了要活下去,不得不鋌而走險去印度購買低價“格列衛”。而和他一樣的病友們也都把希望轉向了他和程勇代購的藥品。
這部影片之所以戳中人心,是因為這個題材本身,道出了現實世界中赤裸裸的殘酷,揭露了當下這個社會的本相——活不起,病不起,死不起。現實生活中,人們因為看病失去房子、拖垮家人的悲劇在頻繁上演。如電影中所說:“你是無法拯救所有人的,你救的過來嗎?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現實讓我們看到,當下,各樣的生活壓力已經足以讓一個滿腹抱負的年輕人喪失鬥志,若家中有人患上重疾,足以壓垮一個家庭的幾代人。這部電影的另一個現實意義,體現在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中國醫療現狀的現實版放映,也是對醫改的呼聲。
早在2016年國家癌症中心就曾釋出資料,中國平均每天有1.2萬人確診患癌。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調查也顯示,2012—2014年間,中國癌症患者的人均就診支出共計9739美元,77.6%的受訪者認為,癌症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當然,如今國家也已經開始關注百姓的看病問題,出臺一系列有利於民生的新政,比如前陣子出臺規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各地方政府統籌城鄉醫保,增加醫保報銷比例等。與此同時,一些有能力的家庭也能透過購買保險來降低重大疾病帶來的風險。此外,“水滴籌”、“輕鬆籌”等網際網路眾籌平臺,也為人們提供了部分獲得幫助的渠道。這些或多或少能讓部分人受益。
但不可否認,在龐大的人口基數面前,我們的優質醫療資源依然嚴重短缺。而醫療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盼望未來能夠有更多切實有效的措施,更成熟的醫療制度服務百姓。而老百姓能做的也就是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擁有強健的體魄,另外便是購買醫保或者保險。
  苦難中,上帝為何缺席?
在影片中,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角色——牧師老劉。這個角色的存在,意在探討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麼當人們承受苦難時,當壞人公然作惡時,上帝究竟何在?當患白血病的呂受益們活都活不下去時,去買藥活命,上帝難道不該原諒麼?
影片臨近結尾,走上救贖之路的程勇再一次踏上印度尋藥的旅途。在一片煙霧繚繞裡,程勇四顧茫然,身邊的佛像被眾人抬著擦身而過。這一意味深長的畫面留給人們無限思考。雖然影片給出的意思是面對苦難,神明缺席時,能救人的似乎只有人。
當人們遭受苦難,上帝真的缺席了嗎?上帝真的對我們視而不見嗎?
苦難令人痛苦,但也使人懂得敬畏,知道人的有限,知道世界的黑暗,知道人不過是人。面對苦難,上帝並不是把人類提升上去,而是他自己下來!上帝之子耶穌不僅參與苦難,他還在十字架上承受苦難的極致。所以,基督信仰對苦難的答案,從來不是試圖解決一切苦難,而是指向那在十字架上承受苦難的基督。
因為有了十字架,那些在苦難裡的人就有了盼望。上帝並沒有簡單地挪去苦難,而是耶穌親自與他們一同承受苦難。更令人安慰的是,當耶穌在木頭上被掛起來的時候,苦難已經從根本上被戰勝了。因著他的復活,苦難之根——罪——已經被得勝了!從積極層面來講,苦難成為上帝熬煉基督徒屬靈生命的途徑,並且上帝允諾在苦難中同樣賜下安慰和盼望。
  生老病死,人生何處是歸途  
生而為人,就不得不面對生老病死。人們常說,不知道“意外和未來哪個先來”,人活著時雖然可以掌控很多東西,但在疾病和死亡面前只有無奈和嘆息,如電影臺詞說的——“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沒錢,沒便宜的藥就只能等死。因而影片側面帶出的一個資訊是我們必須要“有錢”。有錢才能買得起藥,有錢才能延續生命。但是,有錢可以買到藥,然而錢能安撫那顆因面臨死亡而孤獨、沒落甚至恐懼的內心嗎?
誠然,死亡這一千古話題一直無解,大部分宗教只是給予人們一些安慰。面對疾病的痛苦,面對死亡的恐懼,《聖經》告訴我們:肉體雖然朽壞,內心可以一天新似一天(林後4:16)。基督信仰揭示出死亡的根源是因為罪,同時也啟示出跨越死亡的終極的盼望,就是接受並相信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全的救恩,得以與上帝和好,擁有永遠的生命。在這個意義上,死亡不再令人感到恐懼,雖然它是生命的不速之客,但它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原來死亡可以不是終結,而是更美生命的開始!對基督徒來說,在世界的生活如客旅,如曇花一現,更美好的家鄉是在天上,更美的盼望是在永恆中。所以基督徒是一群有盼望的人,是無懼疾病和死亡的人,是在任何患難中依然心中有平安和喜樂的人。雖然基督徒遭遇的患難和病痛絲毫不比非基督徒少,有時甚至會經歷格外的考驗,但因著信仰,而有了永恆的確據。正如《啟示錄》中所描繪的這幅令人充滿盼望的圖景——“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先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4)
這部電影催淚,因為它以現實主義的形式展現了許多箇中國式家庭同樣的命運。走出影院,生活終究要歸於現實。在我們身邊或我們熟識的人中間,仍有許多人在病痛中四處求醫,仍有許多家庭一夜之間因病致窮。面對這些令人無奈的現實,生命的終極盼望在哪裡?我們又當如何向身邊遭受痛苦的人們表達愛?這也許是影片留給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轉載自今日佳音 作者:Rebekah

我不是藥神

主演:徐崢 / 週一圍 / 王傳君
貓眼電影演出 廣告

購買

影片:一個奇妙的故事

如果你願意相信耶穌,成為一名基督徒,請做一個這樣的禱告:親愛的天父,我是一個罪人,我在此悔改,請饒恕我。我信耶穌基督是你的兒子,我信祂是為我死在十架上,祂流出寶血為我捨命,你又使祂從死裡復活。我不能靠其他的方法得救,我想要邀請祂進入到我的心中,來掌管我的生命,讓聖靈澆灌我,從今時直到永遠,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如果你已經做了這個禱告,歡迎你來到附近的教會(點選這裡)加入基督徒教會和團契聚會生活,開啟自己全新的生命。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影片聖經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