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V姐。
昨晚美國cpi公佈為2.8,“如期”低於預期,給通脹降溫,降息預期又起來了,美股反彈。
但是彈得挺弱的,納指剛剛碰5日線,道指連5日線都沒碰上。美股還在下跌趨勢裡,不忙著抄底。
通脹要是下來,降息順暢了,那關稅大棒可能就得上去,利好國內基建消費,利空出口外貿。
最近港A股都在調整,科技屬於漲多了,強勢調整;其他大多屬於前面也沒漲多少,但是跟著跌。
這周紅利和食品飲料走勢還行,說明有一部分資金從科技出來,切換到了這些賽道。
紅利具有避險屬性,跟黃金這兩天上漲的原因一致;
食品飲料那就是估值挺便宜了,20倍的茅臺 VS 115倍的科創50,總有資金願意埋伏一下茅哥。
我在大會前的文章裡寫,不要著急抄底,3月的月線大機率收陰。
我挺希望這次不一樣,但是目前看,好像回回都一樣

如果真回回一樣的話,三四月一般是紅利月,銀行資源大宗穩如老狗。
目前的問題是漲又漲不上去,跌又跌不下來。
我年後說壓力位置是3410左右,結果1個多月過去了,愣是沒有摸到3400,但是也沒下3300。
市場賭政策,結果政策很溫和。
現在要有突破的理由,要麼科技再來點驚喜,DeepSeek之類的梅開二度,要麼就得看看財報有沒有彩蛋了。
一季度的國內消費類財報我估計夠嗆,畢竟我們2月cpi不咋地。
如果不能直接拉起來,那麼就可能再蹲蹲才能起跳。
港股倒是可以期待下,下週二小米,下週三騰訊,下週五美團分別出財報。
以上三個都是可預見的業績不差,就看好到什麼程度,超預期的話,很可能夠帶動港股一波反彈。
現在這個時間段呢,就拿著錢歇歇挺好,折騰來去收益也不大,反倒有可能虧損。
拿著現金是最安全的,千萬別覺得燙手,現在也不是通脹的時候,至少消費品越來越便宜。
機會永遠有的,一年捉到那麼1-2次就夠了,確定性比賺多少更重要。
從過往經驗上說,3月上旬把倉位降下來一些,4月再找機會進去,屬於勝率比較高的。
只要錢在口袋裡,狗莊那些戲碼就永遠忽悠不到我

最近有個新聞,很多@我,復旦宣佈要進行大手術式的改革。

主要就是兩點:
1、要圍繞積體電路(晶片)、智慧機器人和先進製造領域發力;
2、縮減一半文科招生。
這個第一點大家應該都能理解,第二點可是惹了一堆文科生。
我這兩天連刷好幾篇文章都是陰陽怪氣罵人家校長的,從文筆到邏輯都不如DeepSeek,說明文科確實應該做精,堆量是沒用的。
說穿了,時代發展到這個階段,就是你死我活的科技比拼,誰落後了就要下牌桌,往後好幾代人要繼續給人家吸血做牛馬。
哪怕就看眼前,科技能重塑人民幣資產估值,你的股票會漲;
連《哪吒2》這種文化輸出,也不是文科生搞出來的,餃子是個醫學生,背靠中國一流的工業水平。
沒有科技和工業實力,光靠文科的筆桿子,連個聲音都發不出。
推特和油管隨時封號,還得靠TikTok引流,小紅書對賬,這底層的演算法和程式碼,都需要理工科基礎。
反過來呢,你做成了,則自有大儒為你辯經。
我過去一年多次提到未來數學不好的孩子,在升學選拔裡會越來越吃虧,因為中高考篩選權重會大幅向理科傾斜。
今天看了一篇復旦大V的文章,說復旦這麼搞不是為了人民,是為了既得利益階層,最後扯一大通歌德語錄,不知所云。
我都給看笑了,邏輯不通啊,那誰誰的孩子們,最好就是讀文科,混個文憑走仕途,有錢的孩子讀個人文社科回家接班,不然難道死磕理工去做碼農嗎?(沒有說碼農不好的意思)
所以我尋思吧,復旦一直標榜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現在終於發現自不自由不好說,但是相當一部分無用是真無用。
國家現在經濟不好,老百姓不容易,納的稅培養不起這麼多無用的靈魂了,麻煩你們去別處自由吧,別罵了,走好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