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而惑(2):“圖片誤用”原諒了多少造假者、耽誤了多少年輕人?

科學的基本底線是誠實,不造假。
卻有最關心人情世故、而不關心科學底線的人混入科學,面對基本底線,認為棘手,對於真理,漠不關心。
編造出“圖片誤用”新名詞,行使了大權,放走了騙子,毒害了青年。
居然不感到良心的譴責,安之若素。
那一代,不懂科學的太多,被給予大權的太多。但有人認真負責,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卻有人,不顧廉恥,扛上“德望”的虛名,扮演超出自己、旁人都知道的演員角色,不知道適可而止,作出長遠負面影響正在上升期的我國科學。
一篇文章可以誤用、十幾篇文章、幾十篇文章,來自同一個實驗室,可能誤用嗎?這樣行騙都可以,還有什麼不可以。
“圖片誤用”一經發明,並在莊重場合堂而皇之地正式應用之後,造假者就像進了天堂,全部赦免,一個都不用出來道歉,一個個人模狗樣扮演各種角色,一個個將優秀傳統傳代。
年逾六十的人,困惑於自己能否活到這樣的時候:“圖片誤用”退出舞臺、成為我國正常科學家公開批評的過去的恥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