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訊息!特朗普準備重改H-1B簽證規則,國際生的未來懸了…
據福布斯7月21日報道,特朗普政府要向H-1B抽籤制開刀,準備把現在的隨機抽籤系統,改成“拼工資、看年資”的加權優先制度。
也就是說,誰工資高、年資深,誰中籤機會就大!

先科普一句,H-1B簽證是美國發給“高技能專業人才”的工作簽證,尤其適用於科技、金融、工程、醫療、教育等領域。
它有三大特點:
-
配額有限:每年固定8.5萬個名額(含2萬個給美國碩博畢業生的“高階學位豁免”名額)
-
超額抽籤:每年報名人數往往高達30-40萬,遠超名額,靠隨機抽籤決定
-
身份跳板:中籤後可長期留美工作,是不少國際生從F-1學生籤向綠卡過渡的重要一步
所以,對很多剛畢業的留學生來說,H-1B基本就是“能不能留下來”的命運分水嶺。

特朗普團隊在第一個總統任期時曾經祭出一個新的H-1B抽籤方案,按照工資水平從高到低排序選人:
Level 4(全能老手)> Level 3(熟練經驗者)> Level 2(剛上手)> Level 1(剛畢業/助理)
如果申請人數超過配額,就從工資高的開始選。這一套“高薪優先”的制度,拜登政府曾在2021年初上臺後叫停,如今特朗普迴歸,再次啟動這套方案,甚至可能更進一步。
雖然這次的新規則標題和舊版不同——“Weighted Selection Process”(加權選拔機制),但本質思路沒變:工資越高,中籤機率越大。
舉個例子:
-
A年薪$20萬:中籤機率 ×4
-
B年薪$15萬:中籤機率 ×3
-
C年薪$10萬:中籤機率 ×2
-
D年薪$6萬(Level 1):中籤機率 ×1
在這套機制下,工資低的基本成炮灰,尤其是:
-
應屆畢業生(剛起步,工資普遍不高)
-
非科技行業(比如教育、醫療、非營利領域)
-
來自小公司或初創企業(沒法給出Level 3/4工資)

最大的受害群體就是剛畢業的國際生,尤其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碩博生。
資料顯示,今年USCIS(移民局)收到的有效H-1B註冊總數是343,981份,而高工資Level 3、4已經能輕鬆撐爆名額。
而據2021年美國移民政策基金會(NFAP)分析,90%的國際生H-1B申請工資都在Level 1或2,一旦新規實施,大機率會直接被淘汰。
這與全球主流國家(如加拿大、澳洲、英國)普遍傾向吸引“年輕人才”的移民導向,完全背道而馳。

這點也曾被專家吐槽。
2021年時,超過10個組織曾聯名反對舊版規則,因為H-1B法案明確規定——“誰先提交,誰先處理”,沒說要按工資選人。這種改規則選人邏輯,可能壓根就不合法。
拜登政府上臺後,正是以“法律程式不符”為由,取消了這項制度。而如今特朗普捲土重來,很可能又會引發新一輪的訴訟與爭議。
H-1B是美國高技能移民制度的最後一塊陣地。一旦H-1B不再“公平”,那對於華人留學生,尤其是有志在美髮展的年輕人來說,等於徹底被堵死了職業路徑。
科技行業也不好過,因為大公司的人才缺口根本沒補上!每年只有8.5萬個H-1B名額,而美國科技產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早就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尤其是AI、量子、晶片、生醫等前沿領域,本科生基本沒人搞,靠的就是留學畢業生。
特朗普這波改革,短期也許可以“壓縮簽證水分”,但長期可能會把人才趕去加拿大、英國、新加坡……

目前該規則尚未正式釋出,正在OMB(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稽核。一旦透過,將釋出在聯邦公報,開放公眾意見徵詢(Public Comment)。
最早有可能在2026年3月實施,用於2027財年的H-1B抽籤。
在多重新規的動盪之下,你認為現在美國留學還有發展前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