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藏書的實體組合可反映自我
讀書紀錄可看出一個人的成長紀錄。個人藏書也就形成個人生命回憶的蒐集,反映我們的自我。
無論是尚未讀,正在讀,或已讀過的書,不只代表我們曾去過的世界,也呈現我們希望未來抵達的世界;不但代表個人過去的精神歷史,也代表未來的想像。
其實,一個人藏書的實體組合,即是成就我們之為「我」的世界。
閱讀的本質是「進入」
短短一篇文章,透露許多關於「閱讀」文學和社交技巧、同理心、情緒智商和社交觀察之間相關的重要線索。因為閱讀,會讓一些界限模糊,真實與虛構,人與人,讀者與作者間,產生一種內在交流。
透過閱讀可搭出一道橋,作者進入你的裡面,你也賦予作者生命,閱讀中,我們從自己的寂寞裡邁出,和另外一個靈魂透過文字作連結。
也可以說,閱讀的本質,即「進入」。閱讀的過程,可暫時拋下自身觀感,進入另一個心靈、另一個年代或另一個文化。
「進入」這一名詞,是由神學家約翰・鄧恩所提出,旨在描述透過閱讀,人們得以嘗試融入,甚至得以暫時進到另一個與我們自身截然不同的觀感世界,接觸不同的人性掙扎,發展出對不同人的同理心,進而增加對人性的容納能力。

閱讀和「認同」有關
閱讀也是一種透過與他人認同,進而可以自我認同的形式。既然閱讀和認同有關,那麼不閱讀即意味著拒絕進入自己以外的世界,也就是故步自封。
一個人若習慣了只生活在一個世界裡,就是「自我」。只能用自身的一種經驗來推想他人,因缺少其他參照點,因此較難理解他人世界為何和自己不同。
若說閱讀讓人的思想受到挑戰,既有價值觀和假設被質問或被開啟;不閱讀者則可謂對生命已不再問問題,只會憑直覺反應,面對各樣謊言將變得脆弱,易受傷。
很多人更不知,不重視閱讀,對個人和社會所形成的威脅。閱讀,其實就是間接在談我們整個社會的過去和未來。
孩子是透過閱讀來進入社會的共同體記憶,成人是透過閱讀來涉及人類共有的文明思想精華,進而開拓一個更大的內在自我世界,同時對外界有更寬闊的瞭解。

閱讀過程如何影響大腦?
若想和書親近、建立一種長期關係,最好先了解一些在閱讀過程中,人的頭腦內部到底發生什麼變化?
變化一:可以幫助人的腦部活化
科學研究發現,從閱讀時腦內發生的變化看來,閱讀和思考有直接的血親關係。
這有點像「女人懷孕」,母親被交代要每天喝幾大杯牛奶,可幫助胎兒的腦部發展。同理,透過閱讀確實可幫助人的腦部活化,變得更具有智性思考的能力。這應會讓人有找書一讀的更多動力。
變化二:閱讀是人類自己發明的
《普魯斯特與烏賊》一書中提到,閱讀對人類來說並非天生自然,神創造的人類大腦,也並沒有專為閱讀而存在的原始構造。閱讀是人類花了兩千年時間逐漸發展出來的能力。新生兒需要兩千多個日子,大約五、六歲左右才能閱讀。因此,閱讀是人類自已的發明,腦子也必須為學習新東西,重新作自我調整來適應文字讀寫。
最令人驚喜的是,大腦演化出來的閱讀能力,全倚賴腦部「可塑性」的設計。這可塑性意味著,腦子可透過閱讀來產生變化,自動重新塑造。
大腦是一有機體,隨著閱讀會活化腦細胞,也會擴張智慧,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給人增強能力。發展出來的閱讀記憶力,亦即一種腦內的歸檔系統,也可協助人讀取並組織所讀知識。這使得閱讀者和非閱讀者擁有了不同的腦子結構。知識份子和不愛讀書的朋友,也在思考和分析上產生高下之分。
變化三:啟動「閱讀腦」
所謂的啟動閱讀DNA,談的其實就是啟動閱讀腦,讓大腦在生理上先接受閱讀反覆又長期的操練,而重塑、發展。
整個閱讀過程牽涉到「用知識的記憶和推論來建構文字」的意義。讀者閱讀時,會逐字逐句理解文字,是一種相當複雜的腦部處理過程。
閱讀時,並不是只作「心智上的影印」,而是「在各自記憶基礎上來處理資訊」。邊讀,邊聯想、邊思考,同時置入文字引發的情感,作推論或互動參照,並同時進行其他複雜的腦內活動。
這是為何,閱讀雖是靜態坐在那,腦內卻是活躍主動運作,沒有一丁點被動。
許多神經心理學家指出,閱讀牽涉到讀者主動參與,在理解文字中,不只涉及視覺與認知過程,還關係到推斷、判斷、記憶、認知、知識、經驗、練習的過程。
這是透過腦內及其複雜糾纏的方法,不斷招喚人內裡的思想和記憶的累積。以過去所學得的意義、社會成規、先前閱讀經歷、個人經驗與私人品味,來說出現在所讀文字的意義。
變化四:建立更多語言的能力
閱讀中吸收語意的豐富度,是和我們原本語詞字彙儲存量習習相關,我們對文字的推斷和聯想,多賴於辨讀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對文字語言的掌握,可幫助人在閱讀上的吸收。同時可因不斷閱讀,更多建立文字語言的能力。
這是為何,兒童若能從家庭裡提早接觸文字語言,累積字彙辭語,一旦進入學校,即可比同齡小孩更能在閱讀中掌握知識的獲取和享受閱讀。
不只語言文字,閱讀本身是靠日積月累長年累積,且是以「幾何的進展」來增加:每種閱讀,都是建立在「先前所讀的基礎」之上。
閱讀能力和視覺或說話功能不同,不能靠遺傳,每個人的閱讀腦都是生下來後,要靠後天努力來重頭學起、建立起。因此,愈早開始愈好。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美文精選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