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疫情資料,發現全球的抗疫形勢相比一兩個月前又有了很大的變化。
確診病例排行榜上美國仍然排第一。全球確診總數899萬,死亡46.9萬,美國的這兩個數字分別是228萬和12萬,都超過了全球總數的四分之一。
雖然美國的病例總數仍然在快速增長,但考慮到美國的綜合國力和醫療衛生水平,我覺得美國的情況並不是讓人非常擔心。
而且美國國內三四月份時疫情最嚴重的紐約、新澤西、馬薩諸塞等東部幾個州都已經度過了高峰期,增長速度大大放緩,總住院人數也在持續下降。這幾個州也都放寬了各種防疫措施,生活在慢慢恢復正常。
現在開始爆發的主要是美國南方佛羅里達、佐治亞、路易斯安娜、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等地。這幾個州從東邊的大西洋沿岸到西邊的太平洋沿岸,沿著美國和墨西哥的國境線依次排開,這個地區也就是美國人常說的陽光帶(Sun Belt)。

歐洲的疫情也已經大致穩定了下來。
曾經深陷泥沼的西班牙和義大利現在每天新增確診分別只有兩三百例。法國和德國也差不多,每天新增三四百例。歐洲目前最嚴重的英國,確診總數30萬,每天新增差不多1200左右。
這樣的增長趨勢應該不至於再出現醫療擠兌,可以說歐洲也已經熬過了至暗時刻。
真正讓人擔心的是目前確診總數排第二位的巴西、第三位俄羅斯和第四位印度。
都是人口大國,經濟都不是特別發達,巧合的是恰好也都是金磚國家。這三個國家的確診總數把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後面,並且還在以每天動輒一兩萬、三四萬的速度在爆炸性增長。
1、巴西。
病例總數109萬,死亡5萬,分別是美國的一半略少,高居全球第二,里約和聖保羅等大城市悉數淪陷。
最近三天新增確診分別是23000、55000、35000,增長的勢頭非常可怕。巴西國內有人預言巴西病例數最後會超過美國,看起來並不完全是危言聳聽。
巴西疫情如此猛烈的原因也和美國非常相似,都要“歸功”於有一個特立獨行剛愎自用的神人總統。
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原本就被人稱為翻版特朗普,兩個人實在太像了:一樣依靠煽動民粹勢力上臺,一樣沉迷社交媒體熱衷推特治國,一樣把主流大眾媒體斥為假新聞,一樣每天散佈仇恨言論。
他對待疫情的做法也和特朗普如出一轍,一樣極力淡化疫情的嚴重性,堅稱新冠不可怕,是大號流感;為了保經濟,反對採取封城等嚴格措施。
特朗普不顧醫學專家和世衛組織反對力推羥氯喹,博索納羅同樣把羥氯喹看成神藥,要求藥企大批次生產。
衛生部長提出質疑,他就把衛生部長撤了,四月上任的新衛生部長不到一個月又因為和他起了爭執而被迫辭職。所以現在疫情這麼嚴重的時候,巴西卻出現了沒有衛生部長的怪事。其實不管有沒有衛生部長都一樣,反正都是博索納羅一個人說了算。
2、俄羅斯。
確診59萬排第三,最近一個月每天新增八九千。
俄羅斯比較奇怪的是死亡數非常少,總共只有8000出頭,死的人比確診只有10萬的加拿大還要少。
其他國家,死亡數/確診總數的比例大致在5%左右,義大利更是高到離譜的14.5%,但俄羅斯的這個比例只有不到1.4%。
所以我覺得這個死亡數的真實性是值得推敲的,要麼是瞞報,要麼是統計口徑不一樣,要麼就是戰鬥民族的體質的確不一樣。
另外,俄羅斯醫護人員的死亡數非常高。
有俄羅斯網民做了一個紀念網站,收集公佈俄羅斯各地殉職新冠的醫護人員名單,我看了下今天已經更新到了483人。
考慮到這只是民間收集,這個名單很大可能是不完整的。相比之下,美國官方6月初公佈的醫護人員死亡數是近600人。幾個數字對比一下同樣值得推敲。

俄羅斯很早就開始重視疫情,還記得2月份中國剛爆發疫情的時候,俄羅斯出動警察和人臉識別技術在公地鐵和公共汽車上四處找疑似中國人的亞裔面孔,甚至發生過有中國人在居家隔離時到公寓樓下倒垃圾就被驅逐出境之類的事。
按理說這樣級別的嚴防死守總該有效果,不知道為什麼同樣沒有控制住。
6月初《紐約時報》有篇分析文章,認為英國、美國、俄羅斯和巴西這四個疫情失控的國家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一個奉行激進右翼民粹的領導人。這可能不是巧合,很可能藏著一些規律。
3、印度。
確診42.5萬排全球第四。最近三天每天新增確診分別是13586、14516、15413,同樣也還在快速增長。
相比其他國家,印度的情況可能更讓人揪心。
一方面印度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另一方面印度人均GDP排全球120多位,還是一個非常窮的國家,有龐大的貧困人口,各大城市裡有眾多衛生狀況極差、病毒非常容易傳播的貧民窟。



印度的醫療系統原本就非常落後,根據世行資料,印度每1000人病床數只有0.55張,相比之下日韓分別是13.4和13.2張,德國8.3,美國2.9,中國4.2。
而在疫情衝擊之下,印度的公立醫療系統已經崩潰,感染新冠的病人得不到救治、更不用說有效隔離,即使不是新冠的病人也往往被醫院拒絕收治。
我在推特上看到印度人拍的一段探訪孟買醫院的報道,影片裡可以看到感染或者疑似感染新冠的病人們因為沒有床位只能鋪幾塊紙板躺在醫院過道的地板上。

6月5日,新德里附近一名30歲的孕婦臨產,她的丈夫早上5點騎電動三輪車帶著她出門,在15個小時裡輾轉8家醫院都被拒絕,有些醫院擔心她感染新冠要求她立即離開,有些醫院聲稱已經沒有病床。在第七家醫院,絕望的丈夫報警,但警察也無法說服醫院收治。
丈夫只好叫了救護車去30公里以外的第八家醫院碰運氣,但又一次被拒絕。等救護車把孕婦再送回第七家醫院,她已經斷了呼吸。
看媒體報道,類似的人間慘劇並非個例,時代落下太多的一粒粒沙,吹成了一場沙塵暴。
今年3月,莫迪宣佈堪稱全球最嚴厲的封城措施。由於汽車和火車迅速停運,很多在城市裡打工又無處可去的人只能冒著高溫徒步幾百公里回到自己的家鄉。這些人很可能又把病毒從城市帶向了印度全境。

我之前提過,疫情就像是放大鏡,放大了我們這個世界裡本來就存在的社會問題,貧富差距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不只是印度,即使是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在疫情中承受最大代價的始終是原本就弱勢的群體。
前陣子看到一組數字,從3月18日到4月29日,美國最富有的630名億萬富翁的身家合計上漲了14%。而另一方面,那段時間全美一共有3000萬人申請了失業救濟。
美國好歹是數一數二的富國,可以大手筆一擲千金給在疫情裡失業的普通人發放金額不菲的津貼,但其他國家的普通人就沒這麼好運了。
不只是一國之內的貧富差距,同樣還有窮國和富國的差距。當這場疫情最終退去,遭受最慘重損失、受影響最大的,必然是那些原本就窮的國家。
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差不多已經快過去了半年,這半年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中國和幾個亞洲國家的第一波,第二個階段是美國和西歐這些富裕國家。
而現在則是第三階段,疫情已經開始在廣大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全面爆發。
除了印度,目前病例數排在全球前十的還有秘魯和智利兩個拉美國家,之後還有墨西哥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分別有一億和兩億人的人口大國。這幾個國家每天新增病例都在三四千、五六千的樣子。
這些國家的疫情要平復下來,估計還需要很長時間。
另一方面,即使等到全球所有國家的疫情都穩定了,每天新增都降到只有幾十例上百例,但在疫苗問世之前,根除這個病毒已經沒有任何可能,也就是說病毒將會在更長的時間裡和人類共存。這個時間的長短完全取決於疫苗什麼時候問世,不會只是幾個月,會是一兩年甚至更長。
我們也許可以成功地把疫情擋在國門之外,確保國內不再出現第二波,按照我們現在的措施來看,實現這個目標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但這也意味著,我們也許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裡都無法像以前那樣自由地去這個星球的其他地方行走了,這是我的一個悲觀預測。
———
上一篇


看完請點在看 | 歡迎轉發朋友圈 | 長按上圖二維碼關注
關鍵詞
博索納羅
巴西
疫情
美國
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