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時代週刊》)
對於接種過mRNA疫苗的人來說,那是一段不太愉快的回憶,手臂會疼好幾天,有些人甚至會出現發熱、頭痛和肌肉痠痛的副作用。
儘管注射mRNA疫苗可有效保護人們免於重症或死亡,但其阻止感染的能力較差,當病毒湧入鼻腔時,血液內的抗體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到達感染部位,為病毒入侵留下了可乘之機,而且mRNA疫苗的保護力在4個月後就會顯著降低。
為了讓人類擺脫新冠疫情,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阻止病毒的感染和傳播,吸入式或鼻噴式疫苗便應運而生。
這是一種在病毒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起作用的疫苗,相對於mRNA疫苗,鼻噴式疫苗更有利於切斷病毒的傳播鏈。打個比方,mRNA是你的貼身保鏢,是你最重要也是最後一道防線,而鼻噴式疫苗則是你家四周巡邏的保安,是阻擋不速之客的第一道防線。
01.為什麼要開發鼻噴式疫苗?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種透過鼻子、嘴巴和肺部的粘膜組織起作用的鼻噴式疫苗是有原因的。
Covid是一種呼吸道病毒,它主要攻擊呼吸道中的細胞,從鼻子和喉嚨一直到肺部。
因此,直接作用於呼吸道組織的疫苗可能比注射到手臂的疫苗更能阻止病毒感染細胞,而注射式疫苗通常需要在整個身體的迴圈系統中傳播才能發揮作用。

巖崎明子博士(圖源:PNAS)
耶魯大學的巖崎明子博士說:“如果你在鼻腔內接種疫苗,就會產生區域性免疫反應,這與肌肉注射疫苗產生的反應根本不同。”
“粘膜接種的優勢在於可以在病毒進入我們體內之前將其捕獲。透過限制接觸點的病毒複製量,還可以防止感染以及感染的潛在後果,包括新冠後遺症。如果能限制病毒進入體內,那還可以防止將病毒進一步傳播給他人。”
02. 與注射式疫苗的不同
鼻子、嘴巴和呼吸道粘膜通道中的細胞產生的免疫反應型別也不同於肌肉中接種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型別。

無論是在減少散播病毒、增加呼吸道抗體、長期免疫能力方面,鼻噴式疫苗都有其優勢。(圖源:lovaltechnology)
鼻噴式疫苗會產生一種稱為 IgA 的抗體,注射式疫苗則不會產生這種抗體;注射到肌肉中的疫苗往往會產生更多的 IgG 抗體。
並不是說某一種抗體更好,但兩種抗體具有不同的功能。IgA 抗體更加區域性化——它們存在於呼吸道、生殖系統或腸道等區域,在病毒最有可能侵入身體部位的粘膜層中產生。
而 IgG 抗體則是全身性的,會觸發抗體滅活血液中迴圈的病毒。當產生 IgG 抗體時,它們會產生系統免疫力,如果這些病毒或細菌突破粘膜層引起感染,身體會更好地進行反擊,防止重症和死亡。
03. 動物研究結果
在 6 月發表的一項研究論文中,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 (NIAID) 的研究人員發現,鼻內接種 COVID-19 疫苗可顯著降低動物呼吸道中檢測到的病毒數量。
“我們在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都找不到病毒,而且我們發現鼻內疫苗可以預防感染或在兩天內消除感染,”NIAID 的傑出研究員、該論文的資深作者伯納德·莫斯(Bernard Moss)說。
研究還表明,曾感染 COVID-19 並康復的人鼻子中的 IgA 水平往往較高,與未感染的人群相比,他們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更小。這進一步表明 IgA 抗體對保護人們免受感染的重要性。

(圖源:SCMP)
由於現在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對新冠具有某種免疫力(無論是透過疫苗接種還是感染獲得),巖崎明子認為現在是使用吸入式疫苗而不是繼續打mRNA加強針的時候了,她將其描述為“肌肉和鼻腔”(注射式疫苗加上鼻噴式疫苗) 策略。
她的最新研究結果為這一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撐,她的團隊在《科學》雜誌上撰文指出,在接種 mRNA 疫苗後又吸入鼻噴式疫苗的小鼠在鼻子和嘴巴中產生的 IgA 抗體水平高於單獨注射 mRNA 疫苗或一劑鼻噴式疫苗的水平。
“肌肉和鼻腔”策略還產生了強大的免疫反應,包括更多的免疫 T 細胞,這些細胞比抗體更持久。然而,凱斯西儲大學免疫學家斯蒂芬·蘭格爾(Stephanie Langel)則表示,雖然一些研究顯示鼻腔疫苗的保護作用可以在動物身上持續很多個月,但不能保證在人類身上也會如此。
04. 缺少大規模臨床人體試驗
目前的研究只限於動物,在更多人接種鼻噴式疫苗之前,這些疫苗是否真會減少人群感染尚不清楚。
只有在大量接種之後,事後分析接種鼻噴式疫苗的人能否抵禦感染才是衡量該疫苗是否有效的最可行方法。
如果不在臨床試驗中對人進行大規模鼻腔疫苗測試,就不可能回答疫苗是否有效的問題。

(圖源:SCMP)
這種不確定性阻止了美國政府投資基於粘膜的疫苗。目前美國大約有十幾家公司已經完成或即將完成各種鼻噴式疫苗的初步動物研究,但它們缺乏透過臨床試驗對候選疫苗進行人體測試所需的資金。
“他們沒有財務支援也沒有風險保護,什麼都沒有。他們完全是單打獨鬥,”斯克裡普斯研究轉化研究所所長埃裡克·託波爾(Eric Topol)博士說。
05. 美國正被中印趕超
在吸入式疫苗開發方面,美國正在失去優勢。
9 月,印度批准了一種鼻噴式COVID-19 疫苗,10 月,中國正式啟用鼻噴式疫苗,兩國目前都是鼻噴式疫苗的領先者。
兩國都在人體中進行了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測試(但尚未公佈完整和最新的結果)。

國內的鼻噴式疫苗(圖源:Getty Images)
美國研究人員已經研製出幾種已在動物身上進行過測試的鼻噴式疫苗,其中一些疫苗看起來很有希望。但這種疫苗在美國推廣至少還需要幾年時間,因為關鍵的人體試驗環節由於缺少資金而停滯不前。
06. 加快人體測試
包括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和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在內的慈善組織在 11 月初召開研討會,以加快鼻腔疫苗的人體測試研究。
CEPI 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合作,支援更多關於粘膜 COVID-19 疫苗的基礎研究,並於 10 月宣佈與荷蘭生物製藥公司 Intravacc 合作開發鼻噴式疫苗。
40 名志願者目前正在測試該公司的首款鼻噴式疫苗,預計這些結果將在 2023 年初公佈。

(圖源:AP)
巖崎明子和她的團隊正在探索另外兩種鼻腔疫苗策略。一種是引入一種經過修改的病毒刺突蛋白來喚醒免疫系統,而另一種則沿用mRNA技術,但透過噴鼻的方式接種。
“這是根本不同的方法,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測試,”她說。這種方法在動物研究中很成功,巖崎與合夥人共同創立了一家名為 Xanadu Bio 的公司,以進一步測試疫苗並尋找行業合作伙伴在人體中進行測試。
07. 未來或成為終結疫情的關鍵
如果成功,鼻噴式疫苗還可以幫助提高資源匱乏國家的疫苗接種率,在這些國家/地區,通常不具備超低溫儲存的條件,不利於現有疫苗的接種。
對於孩子或其他不想忍受針頭以及mRNA副作用的人來說,副作用更小的鼻噴式疫苗也更容易接受。甚至有一天,鼻噴式疫苗可以透過郵件運送,自己在家就能操作。

(圖源:SCMP)
使用可顯著減少病毒傳播的疫苗是降低病毒傳播並最終遏制病毒傳播的唯一方法。“我們正在與病毒打持久戰,”CEPI執行長理查德·哈切特(Richard Hatchett)說。
“使用易於接種的鼻內疫苗有利於減少傳播,也有助於提高全球範圍疫苗的可獲得性。現在談論根除 COVID-19 還為時過早,但如果我們不能切斷傳播鏈,我們永遠不會根除 COVID-19。”
參考資料
https://time.com/6226356/nasal-vaccine-covid-19-us-update/
https://www.theatlantic.com/health/archive/2022/12/covid-mucosal-vaccines-protection/672544/
https://www.scmp.com/magazines/post-magazine/long-reads/article/3180098/future-covid-19-vaccines-why-nasal-sprays-not
https://yaledailynews.com/blog/2022/11/10/new-yale-study-finds-promising-results-with-nasal-covid-19-vaccine/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immunol.add9947
https://cen.acs.org/pharmaceuticals/vaccines/Intranasal-nose-vaccines-stop-COVID/99/i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