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經濟研判:陣痛中堅定信心

今天股市迎來了久違的大漲。
有人問我今天市場強勁的原因,我答:

難道沒發現我昨天專門更換了用了幾年的公眾號頭像嗎?

回去點開看大圖的,自覺留言區集合。哈哈哈。
玩笑歸玩笑,今天的情況,主要應該是得益於昨天政治局會議釋放的積極訊號。
加上半夜村裡換了副村長,今天市場應聲拔地而起,給足了面子。

市場的歸市場,今天文章主要和大家彙報一下,我學習政治局會議精神的幾點體會,看看領導同志是如何研判下半年經濟的。

對於新同學,你需要知道,研究部署經濟形勢的政治局會議一般每個季度結束之後的下個月會召開一次,由最高領導人主持召開。
這些會議,是老百姓窺探高層研判經濟形勢,對經濟的最新判斷,以及接下來的經濟工作重點部署的最重要視窗,沒有之一。
本次會議的召開背景,是上半年中國經濟實現“穩中向好”,但又挑戰增多。尤其是二季度GDP增速4.7%,為全年實現年初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定下的5%左右的目標,帶來了催人奮進的壓力。

在會議中,有如下十個方面,值得大家留意:

1)外部環境“不利影響增多”。
美國大選從特朗普遇刺,到拜登退選,再到哈里斯登臺,不確定性增加。歐洲南美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中東衝突始終存在擴大風險。這些給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均造成不利影響。

2)“國內有效需求不足。”
這一問題每個人都有明顯清晰的感受,宏觀上看到的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
老百姓始終在:
宏觀經濟壓力-收入預期不高-消費支出意願低迷-進一步施壓宏觀經濟
這樣的螺旋結構裡“內卷”與“躺平”。
3)“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
重點領域主要包括房地產,地方債與隨之捆綁附帶的金融機構風險。

地產在政策刺激的短期效應消退後依然不穩,地方政府賣地收入銳減,金融機構壞賬風險上升,這是中國經濟當下面臨的主要宏觀風險。
搞交易的同學,這些風險,也是當下金融資產交易計價的幾個關鍵邏輯。

4)“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
所謂“舊動能”,就是大家通常說的“走老路”,靠大放水,刺激居民和企業借債,靠債務驅動短期GDP增長的模式。

“新動能”,則是符合“高質量發展”的以提高生產效率(全要素生產率)為驅動的模式。“新質生產力”是核心。

轉換存在陣痛是什麼意思?它至少有四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承認壓力,不迴避。
第二層含義是,需要時間,急也沒用。
第三層含義是,必須承受,必要之代價。
第四層含義是,不會為了避免陣痛,大搞刺激,舍遠求近。
5)“既要積極主動應對,又要保持戰略定力”。
根據以上四層含義,就很好理解中央面對問題的考量。

積極主動應對,主要是“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也就是要託底,不能出現系統性風險和危機。這和大搞刺激,可謂天差地別。
保持戰略定力,就是政策出臺要服務戰略目標,要著眼長期改革,而不是短期“陣痛”。
6)“防止和糾正一些地方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
“以刑化債”,可真“刑”!
上次和這次的重要會議都提到要避免類似的情況。
在老百姓預期不穩,信心不高時,類似強烈影響預期的負面行為,需要“防止和糾正”。
7)“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
這是今天市場反應積極的主要原因。
這句話的意思是,上面也不會放任經濟壓力不管,還是會在下半年積極努力完成全面目標任務。

比如再次提到“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三中的公報裡就提了)。“加強逆週期調節”等。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進一步積極,下半年可期。
8)“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願”
前面提到內需不足,就要想辦法擴大內需。怎麼擴大?

地產肯定是被放棄的,還存有幻想上面會大刺激地產的真的可以醒醒了。
基建受制於政府債務,製造業整體受制於企業槓桿,雖然部分“新質生產力”的高科技製造業投資增長不錯,但獨木難支,難挑大樑。
只剩下消費。
而消費呢,是收入的函式,也面臨上述我提及的“負向螺旋”。
這次提到的重點是“中低收入人群”,這部分人邊際消費傾向(每增加一塊錢的收入用於消費的比例)更高,相信會有定向的刺激該群體消費的措施出臺。
為啥不強調高收入人群呢,一是人群基數少太多,不是一個量級。二是這部分人邊際消費傾向更低,投資傾向更高。
消費挑大樑,人民群眾來頂上!
作為人民群眾的一員,突然感覺無上光榮!
9)“要有力有效支援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
前者指像

瞪羚一樣,個頭不大,但跑得快,跳得高的中小高科技企業。後者指估值超過十億美金的創業企業。

瞪羚企業出現在最高層的政治局會議報告裡,應該是首次。
這凸顯了高層對於發展高科技,“新質生產力”的迫切需求。

相對應的是四月會議裡提到“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科技領域的創業狗們,聞訊奔走相告,喜極而泣。但遺憾的是,大量實踐證明,政府的支援,往往並不是這些企業成功的決定因素。
10)“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一部分內卷是由於產能過剩,地方補貼,運動式上馬新產能,如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等。
另一部分內卷則是在宏觀壓力下,預期變差,機會變少的必然。
行業自律是應該加強的,但最強大的不是”自律“,而是市場規律。
卷還是要卷的,卷死競爭對手,行業重新洗牌,才是不卷的終極奧義。
最後用大白話再總結一下,大概如下:
內外部環境壓力加大了,主要的問題依然存在。但為了長遠的發展,陣痛難免。解決問題需要時間和改革,要一步步來。回到今年,說了的任務目標,你們放心,下半年一定會完成。最後再強調一下,老路沒有前途,新路才是未來。
P.S.

喜歡小明類似解讀的同學,讀完不妨關注,轉發,點贊三連支援一下,以便我有更大動力持續更新。謝謝大家。
請點選上方名片,關注本公眾號。由於微信系統改版,關注後請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與“置頂”,以獲得最及時的文章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