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外賣平臺的商戰再次升級。
4 月 21 日,京東集團釋出《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信中稱部分平臺強迫外賣騎手“二選一”,不能接京東平臺秒送訂單。對此,京東宣佈多項舉措,包括招聘 10 萬名全職騎手、對超時 20 分鐘以上外賣全部免單。
當天晚上,美團“小團有話說”微信公眾號回應稱,從未限制騎手在餓了麼上接單(單量為某平臺數倍),未要求騎手不跑閃送、順豐等其他即時配送平臺,同樣更沒有任何理由對某平臺進行任何限制。
外賣市場已經被美團和餓了麼佔據多年,為何京東想擠入?而外賣騎手們能在此次“商戰”中獲得更多保障嗎?

資料顯示,如今的外賣市場,由美團和餓了麼兩家主導。
據開源證券,從 2014 年到 2023 年,美團在外賣市場的佔有率已經從 30%升至 64.6%。其中,美團在 2023 年擁有 745 萬騎手數。

外賣行業潛力巨大,也吸引了無數平臺入局——過去 10 多年,百度、滴滴、抖音、快手曾接連下場做外賣,但都未能撼動美團和餓了麼的市場地位。
根據艾媒諮詢的資料,從 2017 年到 2024 年,外賣市場規模穩定擴大,從 3013 億元一路飆升到 16357 億元。到了 2025 年,仍有京東入局挑戰。
事實上,京東想做外賣早有風聲。2022 年 6 月 17 日,時任京東零售 CEO 辛利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京東已考慮進軍外賣業務。不過,後續因疫情等因素未能開展。2025 年 2 月 11 日,京東外賣正式上線。
為何京東想入局外賣市場?福布斯曾發文表示,傳統電商的流量紅利消退倒逼京東尋找新增長引擎,而外賣是電商業態閉環中的關鍵拼圖之一,能夠為京東增加與 C 端使用者的高頻互動觸點。文中舉例說,使用者在京東 App 下單外賣後,系統可推薦關聯商品“半小時達”,將外賣流量轉化為即時零售訂單,實現業態協同。

在此次外賣平臺大戰中,京東外賣宣佈為全職騎手購買五險一金。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全職騎手並不多,外賣騎手多數是兼職騎手。據《晚點 Latepost》在 2025 年 2 月的報道,京東外賣的實際承運方達達集團實際有 3 萬 – 4 萬名事實上全天在平臺工作的騎手,其披露的 130 萬年活躍騎手為每年在平臺接單 1 單及以上的騎手。京東本次繳納社保的物件為達達騎手中符合條件的全職騎手,但京東暫未透露具體標準。
此前,美團在 2025 年 2 月 19 日也回應了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問題,表示正在搭建騎手社保相關的資訊系統,預計自 2025 年第二季度開始實施,逐步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
然而,無論是京東的全職騎手,還是美團的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都只是眾多騎手中的一部分。
據美團 2023 年的統計資料,在 745 萬名騎手中,有 80%以上的騎手是兼職騎手,只有 11%的人全年接單超過 260 天。與此同時,約 48%的騎手全年接單不足 30 天。

“騎手外包商”龍頭博爾捷在招股書中也披露了配送騎手的佣金和任務量。資料顯示,從 2021 年到 2023 年,標準配送任務從 8940 萬單升至 9250 萬單,但騎手的佣金單價卻從 7.24 元降至 6.95 元。
可以發現,騎手賺錢越來越卷。
外賣平臺的抽成也有所不同。一名外賣騎手在接受《財經E法》採訪時說,京東的單子每單都能賺到五六元錢,高峰時期一單甚至能超過十元。但是在美團,只有午晚高峰的單子單價能達到五六元。
此前,美團曾回應網傳“平臺佣金 30%”,表示美團外賣實際商戶佣金率為 6%~8%。4 月 15 日傍晚,一段京東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劉強東在 2024 年內部講話的線上會議影片流出,並在網上引發關注。劉強東在講話中表示外賣平臺抽傭過高,餐飲是民生行業,開餐廳不容易,並要求京東外賣利潤率不超過 5%。
可以發現,在此次商戰中,部分企業在抽傭、為騎手交社保等方面也“卷”了起來。
近年來,給騎手繳納社保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而如何為騎手參保,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索。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課題組調查了 1300 多名專送騎手後發現,有 29.2%的專送騎手不願意繳納社保,原因主要包括會讓收入變少、覺得沒必要、對社保不瞭解等。
上述課題組指出,多數外賣專送騎手願意繳納部分費用參加社會保險,不瞭解和沒有正常的參保渠道是當前主要的參保困境。

除了社保之外,騎手們的一大難題還是權益較難得到保障,比如在出現工傷、工資或社保糾紛案件時難以爭取到相應的勞動權益。
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在 2021 年 9 月發表了《外賣平臺用工模式法律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外賣平臺 2018 年開始陸續停止使用自建的配送團隊、轉而使用外包服務。層層外包之下,騎手和平臺的勞動關係難以認定。而勞動關係一旦被否,騎手往往難以爭取到相應的勞動權益。
該報告研究了 1907 份相關司法判決後發現,即使是全職的專送騎手,當外賣平臺將業務外包給配送商後,勞動關係的認定率仍然下降了。如果騎手還被配送商多層外包,那認勞率會更低。
資料顯示,在被配送商多層外包的騎手案件中,僅有 47.46%的案件能認定騎手的勞動關係。

勞動關係難以認定,外賣平臺在侵權類案件中就此“隱身”。根據《外賣平臺用工模式法律研究報告》,在間接眾包、直接外包、網路外包、個體戶等用工模式下,外賣平臺擔責的情況均不超過 5%。
此外,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課題組在對站長進行深度訪談後指出,部分外賣專送騎手僅與外包服務公司簽訂過勞務協議, 而未與平臺企業和外包服務公司簽訂過勞動合同。
而如今越演越烈的外賣大戰,是否能為騎手獲得更多權益仍有待觀察。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曾撰文寫道,相比簡單的輿論驅動,相關部門應透過降低門檻、參保補貼等措施,將靈活就業者以一種“低經濟收入”的弱勢群體身份被納入社保,這更符合一貫的政策趨勢,也符合行業和靈活就業群體的整體利益。
作者 | 陳志芳 實習生王曦
設計 | 王亞賽
編輯 | 呂妍
參考資料
1.鳳凰網財經-劉強東不信邪,挑戰美團王興,https://mp.weixin.qq.com/s/Xts2uDVba421sxVcSz0dQw
2.中國企業家雜誌-劉強東內部講話曝光,京東外賣淨利潤設紅線:超5%,我要處分人,https://mp.weixin.qq.com/s/ojCuYDGIFXbu9CUfNrzs8w
3.FT中文網-靈活就業者的社保政策不應被輿論驅動,https://mp.weixin.qq.com/s/LGNUZxISgl-gsLgfB_7VZg
往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