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航運|歐元區PMI資料表明歐洲經濟復甦正在加速!

0/ 我是最航運丹尼斯,繼續穩穩的幸福,認知帶來的收益,懂的人自然懂。今天取出稍許浮盈買入增額終身壽險和養老年金,以此增厚未來自己的終身現金流,確保長期的財務安全與穩健增長,就像航運裡的壓艙石底艙貨長協約!有需要可諮詢我微信forclear,疫情也好,紅海危機也好,讓我們意識到供應鏈韌性和提前規劃的重要性,對映到我們的生活、健康、財富也是如此。適合 1)有提前養老規劃意識的想要搶佔養老資源的 2)準備給小孩做長遠打算的家長 3)目前收入很高,未來收入不確定的 4)有閒錢,希望獲得安全穩定收益的人 5)想要強制儲備的  6)有財富傳承需求又擔心財產糾紛的人群。這就是差異化的定位和價值,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一起創富守富傳富!
1/ 回到主題,基於 

最航運 | 剛剛!馬士基再次提升歐線旺季附加費!集運市場系統分析框架!

我們繼續先行監測一些變數,根據 PMI® 調查的初步資料,5月歐元區經濟復甦勢頭增強。在第二季度中期,商業活動、新訂單和就業均顯著增加,同時商業信心達到27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2/ 歐元區經濟復甦加速!

  • HCOB 歐元區綜合 PMI 產出指數(1)為 52.3(4 月:51.7),創 12 個月新高。
  • HCOB 歐元區服務業 PMI 商業活動指數(2)為 53.3(4 月:53.3),增長速度保持不變。
  • HCOB 歐元區製造業 PMI 產出指數(4)為 49.6(4 月:47.3),創 14 個月新高。
  • HCOB 歐元區製造業 PMI(3)為 47.4(4 月:45.7),創 15 個月新高。

3/ 整體產出的擴張再次由服務業驅動,該行業活動連續第四個月上升。增長速度與 4月持平。同時,製造業產量繼續下降,延續了14個月的下降趨勢。然而,收縮率僅略有減弱,是這一降幅期間的最小降幅。5月新訂單增長也有所加強,主要受到服務業穩健擴張的推動,該行業最新增速創13個月新高。儘管製造業新業務繼續下降,但降幅為兩年來最小。國際市場需求疲軟限制了整體新訂單的增長。新出口訂單連續第27個月減少,但降幅也有所緩解,僅為溫和下降。
4/ 與2024年以來的情況相同,5月就業增加,因為企業透過擴充員工隊伍來應對新訂單增長。就業創造速度溫和,但加快到去年6月以來的最快水平。與產出和新訂單的情況一致,服務業的員工人數增長,製造業就業繼續下降。總體產能擴張使公司能夠應對工作負荷,積壓工作連續第14個月減少,減少速度略快於4月。
5/ 隨著製造業產出和新訂單在5月繼續下降,歐元區企業在第二季度中期繼續減少採購活動。採購和成品庫存也減少,幅度大於4月。供應鏈壓力減少,供應商交貨時間繼續縮短,延續了供應商表現改善的四個月趨勢。
6/ 評論

漢堡商業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Cyrus de la Rubia博士在評論PMI資料時表示:

– “目前的情況看起來已經非常樂觀。5月份的PMI綜合指數連續三個月呈現增長態勢,這表明歐元區經濟正在進一步鞏固。尤為振奮人心的是,新訂單正在以穩健的步伐增長,而企業的自信心也透過持續的招聘活動得到體現。對於歐洲央行(ECB)來說,還有一個好訊息,那就是服務業的輸入成本和產出價格的通脹率較上個月有所下降。這將為歐洲央行在6月6日的會議上採取降息措施提供支援。然而,通脹前景的改善可能還不足以促使央行宣佈進一步的降息措施。”

–  “我們正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結合PMI資料對GDP的預測,歐元區在第二季度可能會實現0.3%的增長,擺脫經濟衰退的陰霾。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服務業的推動,該行業的擴張已經持續了四個月。製造業對經濟的阻礙作用正在逐漸減小,而該行業對未來產出的樂觀情緒也在進一步增強。綜合考慮,今年GDP的增長有望接近1%,並且存在上行風險。”

–  “但若要尋找不足之處,尤其是在製造業中,你會發現不少問題。儘管製造商們已幾乎停止減少生產量,但購買的商品和成品庫存仍在以比上個月更快的速度減少。此外,儘管新訂單、就業和工作積壓的指數有所上升,但它們仍遠未達到擴張的門檻。因此,根據我們的預測模型,考慮到PMI指數,製造業在當前季度仍然面臨衰退。”

– “德國經濟的表現優於法國,這主要得益於穩步增長的服務業,而法國的服務業卻在收縮。法國的製造業狀況雖不像德國那樣嚴重,但同樣未能擺脫衰退。儘管人們喜歡比較不同國家的經濟表現,指出各自的弱點和優勢,但整體而言,兩國經濟是同步發展的。這意味著法國有很好的機會在服務業上迎頭趕上,這將為歐元區的增長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
7/ 二戰後歷史上的蘇伊士運河中斷有三次

  1. 1956年11月至1957年4月的蘇伊士運河危機:這是由於1956年的蘇伊士危機(又稱蘇伊士戰爭或三國侵略埃及戰爭)引起的。在這次危機中,英國、法國和以色列為了控制蘇伊士運河並回應埃及總統納賽爾將運河國有化的舉動,對埃及發動了軍事攻擊。這導致了運河的關閉,直到1957年4月在聯合國的干預下重新開放。此事件不僅對當時的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標誌著殖民主義時代的結束和冷戰時期中東地區力量平衡的開始。
  2. 1967年6月至1975年6月的蘇伊士運河關閉:這一長時間的關閉始於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色列在戰爭中佔領了西奈半島,導致運河關閉。運河關閉了整整八年,直到1975年,根據1974年簽署的蘇伊士運河條約,埃及重新獲得了西奈半島的控制權,運河才重新開放。這段時間內,全球航運不得不尋找替代航線,增加了運輸成本和時間。
  3. 2021年“長賜號”事件:2021年3月23日,超大型貨櫃船“長賜號”(Ever Given)在蘇伊士運河中擱淺,導致運河雙向交通中斷了近一週。這是蘇伊士運河歷史上最嚴重的堵塞事件之一,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巨大影響,凸顯了全球貿易對關鍵航運通道的依賴性。儘管這次事件只持續了6天,但它暴露了全球航運網路中的脆弱性,並且引發了對航運路線多樣化和風險管理的討論。

換言之,這些中斷時長分別為6天、5個月,抑或是長達8年。當前紅海危機已導致主要航運公司繞行超過五個月,這一持續時間已經超越了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這次的中斷會持續多久呢?·

今天到此


明天再見


最航運,讓一部分人先看到行業未來!


我的微信 forclear


歡迎航運物流產業鏈的公司廣告合作,也歡迎諮詢個人業務包括深造學習健康保障、養老年金方案等的私人定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