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SUBSCRIBE to US

Image: The Verge / Shutterstock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音樂分享平臺聲田(SoundCloud)在去年 2 月悄然更新了其使用條款,新增了允許該平臺利用使用者內容來訓練人工智慧模型的相關表述。儘管該公司稱尚未使用使用者創作的內容來進行模型訓練,但也不排除未來會這麼做的可能性。
SoundCloud高階副總裁兼公關主管Marni Greenberg在透過電子郵件傳送給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的一份宣告中作出瞭如下表述:
Greenberg接著表示,聲田(SoundCloud)服務條款的更新 “旨在闡明內容在聲田自己的平臺上會如何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互動”。她說,該公司將人工智慧用於個性化推薦和欺詐檢測等方面,並且表明其在平臺上對人工智慧的未來使用計劃也與此類似。
當我們詢問是否讓使用者選擇不將他們的音樂用於生成式人工智慧開發時,Greenberg是這樣說的:
服務條款明確禁止使用授權內容(比如來自主流唱片公司的音樂)來訓練包括生成式人工智慧在內的任何人工智慧模型。對於上傳到SoundCloud的其他型別的內容,服務條款考慮到了與人工智慧相關用途的可能性。
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過此類使用情況,而且SoundCloud將引入強大的內部許可權控制機制來管理未來任何潛在的使用情況。如果我們考慮使用使用者內容來訓練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我們至少會提前引入清晰的退出機制,並始終致力於與創作者群體保持資訊透明。
I checked the wayback machine – it seems to have been added to their terms on 12th Feb 2024. I'm a SoundCloud user and I can't see any… pic.twitter.com/NIk7TP7K3C
— Ed Newton-Rex (@ednewtonrex) May 9, 2025
希望SoundCloud在告知使用者這些選擇退出機制方面能做得更好,要比去年在與人工智慧相關的使用條款更新方面所做的宣傳力度更大。科技倫理學家Ed Newton-Rex發現了TechCrunch所報道的這些條款變更情況,他發帖稱自己 “沒有收到任何電子郵件” 來提醒他們條款已被更改。SoundCloud的服務條款稱,對於其條款的重大變更,它會提供 “顯著通知”,但不保證使用者會在電子郵件中看到這些通知(https://soundcloud.com/terms-of-use#:~:text=When%20we%20make,after%20such%20notification.)。
以下是Greenberg提供給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的SoundCloud的原始完整宣告:

微訊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新浪微博|IEEE中國
Bilibili | IEEE中國
·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
往
期
推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