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長文拆解!全球最有潛力的50家初創榜單,看懂未來五年風口

作者|Amelie,編輯|蔓蔓周
AI獨佔鰲頭,中國公司崛起!
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創新不再只屬於少數巨頭,初創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行業格局。
從AI音樂生成到智慧機器人,這些年輕的企業以驚人的活力和創意,為未來生活和工作的可能性帶來了更多想象。
最近,矽谷最有影響力且以“獨家”、“深度”著稱的科技媒體之一The Information釋出了 2024「全球50家最具潛力初創公司榜」(簡稱“TI 50”),這也是科技界年底壓軸的重磅權威榜單。
這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初創企業風向標的評選榜單,在全球範圍內遴選了50傢俱有高成長潛力的初創公司,不僅歸納了當下的創業熱潮,也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充滿無限可能的科技藍圖。
矽兔君下面將從幾個方面剖析這個榜單,完整榜單的列表和公司介紹在最後,以下enjoy~
#01
如何能被選中

The Information 的“TI 50”榜單從2020年開始,每年都會重點介紹50家有前途的初創公司。自那時起,該榜單每年都會發布,初衷是尋找在科技生態系統中取得實質性成功或具有變革性影響力的企業。

這些公司因其財務指標、市場顛覆性、可擴充套件性以及為其行業增加的獨特價值而被選中,評選上的企業也需具備兩個核心條件:融資額低於1億美元且估值低於10億美元,或是創立時間不超過兩年。
這一限制,排除了那些已經是“獨角獸”,或者賬面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使榜單上的公司保持相對年輕,但已經展示出快速增長的潛力。
The Information根據企業未公開披露的商業和財務資訊,以及增長前景等維度綜合評選,榜單內也會公佈部分企業的收入和估值資訊。
2024年的評選中,初創領域包括:人工智慧應用、SaaS安全、創新創作者、金融科技與加密貨幣、商業、計算、裝置與機器人、能源以及獨設的“亞洲區評選”在內的八大領域和地區板塊。這其中,AI、機器人、SaaS安全和能源成為主要的入圍領域,而這幾個方向在未來將可能成為創新與投資的熱點。
#02
細分領域風向

在今年的榜單中,有21家企業與AI應用相關,佔比超過40%。從AI晶片、AI資料編排、虛擬AI助理到AI生成內容,AI已經深入各行各業。

矽兔君參照榜單列表,總結梳理了以下幾個重要趨勢:
1.AI生成內容工具:
例如SunoClay兩家估值分別達到5億美元的公司,提供AI音樂生成和AI營銷支援。Suno幫助使用者透過文字生成音樂,而Clay透過大語言模型輔助企業快速鎖定潛在客戶並撰寫個性化營銷內容。這類工具簡化了創作過程,降低了創意門檻,是內容創作者領域的重要發展。
2.行業定製AI:
11xLeya這樣的公司,透過AI支援特定領域的自動化。例如11x使用AI來替代公司內部的簡單重複性工作,Leya則整合了律所和企業的法律法規知識庫,最佳化法律問題解答。這類AI的定製化應用,讓人們看到了AI不只是通用工具,還可以深入行業,為具體問題提供高效解決方案。
3.機器人和裝置的智慧化:
Collaborative Robotics致力於打造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機器人,使其能夠在工業領域中執行高難度操作。類似的創新不僅在製造業,還在服務行業中不斷湧現,代表了未來物理世界與數字智慧結合的方向;Galbot則是已經推出其第一代產品 —— 輪式雙臂通用具身機器人 Galbot G1。在資料訓練方面,Galbot採用了創新的 “純模擬” 策略,未採用任何真實物理資料,卻能以 95% 的成功率泛化抓取各種材質的物體。
4.AI程式設計和開發工具:
Cursor建立了一個整合開發環境(IDE),讓開發人員可以在編寫程式碼時與 AI 即時互動,AI能夠提供程式碼建議、錯誤檢測和自動補全等功能;Braintrust則是一個用於構建 AI 應用的端到端企業平臺,幫助想要打造AI產品的公司,對模型、技術等進行評估和預測,並對AI 產品開發進行提示。
不同於很多大型網際網路企業,今年榜單中的大部分AI初創企業在早期階段就實現了營收,從這點來看,融資不再是AI初創公司生存的唯一生命線,如何迅速找到市場需求、實現盈利成為新趨勢。
更多AI行業的創業者們在這個領域追求的已不僅是演算法的先進性,而是更是商業化的可行性。
#03
最具潛力領域
創新在各行各業無處不在,既創新又具有未來市場潛力的企業,更有可能在各賽道上快馬加鞭。
今年榜單中的上榜的六家亞洲公司中,有四家來自中國,並且三家集中在AI應用。
這些公司證明了中國初創企業在AI和機器人領域的創新能力,代表了亞洲公司正從“模仿”到“創造”迅速轉型。
從今年榜單的分佈可以看出幾個可能在未來崛起的創業方向:
1.低門檻創作工具
AI內容生成、影片剪輯、音樂製作等工具讓普通使用者也能快速創作優質內容,滿足自媒體時代的內容需求。這些工具未來將加速普及,甚至可能成為一門“人人皆可使用”的創意產業。
2.資料基礎設施與資料流通
在資料驅動的時代,如何讓資料高效、智慧地流通至關重要。
Recurve和Positron AI等公司透過AI資料編排、資料底層架構構建等手段,提高資料的整合和利用效率,這類企業在未來的資料密集型行業中會越來越重要。
3.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AI不僅出現在內容和創意領域,也在能源與環境保護方面展現了巨大潛力。
例如Blumen等公司利用AI來識別可再生能源專案中的法規問題。這類創新將幫助企業應對環保監管,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4.行業AI應用定製
AI與傳統行業結合的方向越來越明確。
Leya在法律行業中充當AI助手,幫助律所提高效率;而Browserbase則利用AI為無頭瀏覽器提供支援。這些應用展示了AI與各行業專業知識的融合,未來有望拓展至更多領域,例如醫療、金融和教育等。
#04
附錄:榜單及公司介紹

【頂級AI應用公司】上榜7家公司為——

▌Cursor—— AI程式設計工具
特點:Cursor 建立了一個整合開發環境(IDE),讓開發人員可以在編寫程式碼時與 AI 即時互動,AI能夠提供程式碼建議、錯誤檢測和自動補全等功能。可以提供了多個AI模型,並且允許使用者進行個性化調整,也可以可以按照開發人員的編碼風格建議程式碼。
估值:4億美元
收入:年收入超過2000萬美金
團隊:四名MIT學生創辦。
最新融資:2024年8月,A輪融資,6000萬美元。
投資方:A16z、Thrive Capital、OpenAI等機構,谷歌的 Jeff Dean、Meta 的 Noam Brown,以及 Stripe、GitHub、Ramp、Perplexity 和 OpenAI 的創始人們均有參與。
▌Suno—— AI音樂生成工具
特點:Toc,降低音樂創作門檻,Suno可以透過文字提示詞引導模型輸出對應的音訊,生成各種風格的歌曲,目前Suno已為超過2500萬用戶提供服務。
估值:超過5億美元
收入:年收入超過4000萬美金
團隊:Suno AI的四位創始人Mikey Shulman、Georg Kucsko、Martin Camacho和Keenan Freyberg在創業前都在金融資料AI初創Kensho Technologies工作。
最新融資:2024年5月,B輪,1.25億美元
投資方: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Nat Friedman、Daniel Gross、Matrix和Founder Collective。
▌Clay—— AI營銷平臺
特點:Clay 整合了超過 75 家資料豐富的提供商,再利用各類大模型搜尋、閱讀、識別其中潛在的客戶線索,並支援AI自動化撰寫個性化推廣內容(如郵件)。目前客戶數超過2500個,使用者數超過10萬。
估值:5億美元
收入:年收入2000-5000萬美元
團隊:由兩位McGill University的加拿大籍畢業生Nicolae Rusan和Kareem Amin共同創立。
最新融資:2023年6月,B輪,4600萬美元。
投資方:Meritech Capital領投,紅杉資本、First Round、Box Group、Boldstart及多位銷售與營銷界領袖共同參與。
▌11x—— AI 數字SDR員工(Sales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ve,即銷售開發代表)
特點:利用AI Agent 去替代員工完成公司內部的簡單、重複性業務場景,據稱已經覆蓋了SDR工作的全流程。另外,11x建立了數字形象Alice,看上去更像是人一起工作而不是工具。
估值:3.5億美元
收入:年收入超過800萬美元
團隊:創始人兼CEO Hasan Sukkar生於1997年,獲得英國University of Exeter工程學學位,曾在麥肯錫工作。11x的CTO、VP of sales都是Brex前員工。
最新融資:2024年10月,B輪,5000萬美元。
投資方:A16z, Benchmark,其他投資者包括 20VC、Project A、Lux Capital 和 SV Angel。
▌Leya—— AI 法律助手
特點:整合各客戶律所內部的知識庫和外部的法律法規和案例庫資訊,透過AI進行法律問題的問答並最佳化工作流程。Leya主要面向歐洲市場,支援來自15多個司法管轄區的權威資訊,擁有超過70家客戶,包括律師事務所和企業內部法律團隊。
估值:1.5億美元
收入: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
團隊:Max Junestrand、August Erséus和Sigge Labor三人2023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創辦,CEO Max Junestrand 曾在多家Y Combinator支援的初創企業中擔任增長策略相關職位,擁伊利諾伊香檳分校計算機碩士學位。CPO August Erséus 最初在心理學領域工作,後來轉向程式設計;CTO Sigge Labor 曾在Scrintal、Flugelhorn、Sipy、Causiq等多家初創公司工作。
最新融資:2024年8月,A輪,2500萬美元。
投資方:Redpoint 領投、YC、Benchmark、Alt Capital 和 Wayfinder Ventures 跟投。
▌Braintrust —— AI開發評估工具
特點:用於構建 AI 應用的端到端企業平臺,幫助想要打造AI產品的公司,對模型、技術等進行評估和預測,並對AI 產品開發進行提示。客戶包括Notion、Airtable、Instacart、Zapier、Vercel 等。
估值:1.5億美元
收入: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
團隊:創始人Ankur Goyal 曾擔任 Singlestore 的工程副總裁,並創立了 AI 公司 Impira(後被 Figma 收購)。
最新融資:2024年10月,A輪,3600 萬美元。
投資方:Andreessen Horowitz、Elad Gil、Greylock、Basecase。
▌Browserbase —— 人工智慧瀏覽器
特點:提供可靠、高效能的基礎設施平臺,用於大規模執行、管理和監控無頭瀏覽器。無頭瀏覽器是一種沒有圖形使用者介面(GUI)的瀏覽器,能夠載入和解析網頁,執行JavaScript程式碼以及進行網路請求和響應等操作。
估值:8000萬美元
收入:年收入100萬美元左右
團隊:創始人兼執行長Paul Klein曾是一家名為Stream Club的公司創始人。
最新融資:2024年10月,A輪,2100 萬美元。
投資方:凱鵬華盈、CRV、Okta Ventures。

【頂級亞洲創業公司】上榜7家公司為——

▌銀河通用(Galbot)—— 機器人公司
特點:致力於透過模擬技術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學習和實物抓取。已經推出其第一代產品 —— 輪式雙臂通用具身機器人Galbot G1。在資料訓練方面,銀河通用採用了創新的 “純模擬” 策略,未採用任何真實物理資料,卻能以 95% 的成功率泛化抓取各種材質的物體。據悉,他們的機器人已掌握開櫃門、抽屜以及晾衣服等實用技能。
估值:2.75億美元,另說4.25億美元
收入:暫無
團隊:創始人王鶴,2014 年於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在2021年於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師從美國院士 Leonidas J. Guibas 教授。2024年5月,王鶴帶領銀河通用與北京大學合作,成立了北大-銀河通用具身智慧聯合實驗室,並擔任主任。同時,他還兼任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具身智慧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創始人姚騰洲,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從王田苗教授。在與王鶴合作創業之前,姚騰洲曾在ABB集團上海機器人研發中心和ROOBO機器人研發部擔任要職,負責 Pudding、Jelly 等多個系列機器人產品的研發。
最新融資:2024年6月,天使輪,超7億人民幣。
投資方:美團戰投、北汽產投、商湯國香資本、訊飛創投等戰略及產業投資方,以及啟明創投、藍馳創投、經緯創投、原始碼資本、IDG資本等
▌縱葦科技(zongweitech)—— 智慧磁浮輸送系統的生產與研發公司
特點:以直線驅動技術為核心的研發型公司,專注於智慧磁浮輸送系統的生產與研發,所推出的sTrak系列柔性磁懸浮輸送線模組目前已應用於新能源、3C電子等多個行業領域。客戶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和富士康等。
估值:1.42億美元
收入:1420萬美元
團隊:核心成員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
最新融資:2024年5月,近2億元,戰略輪。
投資方:比亞迪、永鑫方舟、昇葆資本、領軍創投、華業天成等。
▌反曲(Recurve)—— AI原生資料編排平臺
特點:專注於服務消費品、電子商務、製造和製藥等行業的企業,為它們提供資料匯聚、流轉和使用的方式,構建資料底座,使其更適應新一代AI在企業落地。據悉,目前公司旗艦產品開發的最關鍵部分已完成,目前已進入迭代測試階段,預計2024年內釋出。
估值:3000萬美元
收入:預計2024年120萬美元
團隊:創始人任棟霓是連續創業者,2014年,他作為創始人兼CEO在深圳創立了一面資料,後來一面資料被專注於資料服務的跨國集團Ascential全資收購,現已經成為Flywheel的一部分。
最新融資:2023年5月,天使輪。
投資方:紅杉、真格基金
▌心影隨形(Lynksoul)—— AI遊戲陪玩,AI虛擬陪玩助手,突破了傳統電子遊戲互動方式,讓使用者體驗更富人性化。
特點:創造了數十個動漫 AI 角色,當用戶玩電子遊戲或看電影時,可以與AI夥伴進行對話。AI 夥伴可以識別並理解使用者在螢幕上的操作,可以在遊戲過程中為使用者加油並分享技巧,或者談論他們正在觀看的電影。
估值:9800萬美元
收入:14萬美元
團隊:創始人劉斌新曾先後擔任百度副總監、360集團助理總裁、bilibili副總裁。
最新融資:2024年1月,天使+輪。
投資方:鼎暉投資、正規化基金
▌Aruna—— 印尼漁業B2B電商平臺
估值2.1億美元,作為印尼最大的漁業交易平臺,它透過建立公平貿易和透明定價的數字平臺將零散漁民(約佔捕魚許可證的 90%)連線到全球市場。Aruna 成立於 2016 年,但直到 2019 年才確定其當前的商業模式,並贏得了第一筆風險投資資金。該公司還在印度尼西亞各地建造了倉儲倉庫和其他基礎設施。
Aruna 彙總了全球買家的需求,並將訂單分發給在該初創公司註冊的 50,000 多名印度尼西亞漁民。它透過從買家支付的費用中抽取一部分來產生收入。Aruna 近 80% 的交易是向國際買家出口,其中美國佔出口的近一半,其次是亞洲和中東。為了滿足可追溯性和可持續性要求,Aruna 篩選加入其平臺的漁民併為他們提供培訓。
試用 Aruna 進行漁業交易的漁民平均收入相比傳統模式增加了至少3倍。與本地競爭對手相比,Aruna 專注於社群和分銷渠道(食品分銷商、酒店、餐廳、零售等)的建設,並瞄準國際市場,向海外銷售品牌產品和推出金融服務,快速實現第二增長曲線。
▌Sirius Technologies ——為企業提供快速擴充套件和推出數字產品的工具,推動客戶和合作夥伴的創新和增長。
估值4600萬美元,該初創公司的一些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微眾銀行(一家騰訊支援的線上銀行)工作,負責開發數字銀行系統。Sirius成立於三年前,正在借鑑聯合創始人在微眾銀行的經驗,幫助新興市場的傳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建立開戶、支付處理、線上借貸和數字錢包等數字服務。該初創公司目前在亞洲的泰國、香港和臺灣以及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和智利擁有客戶。
除了【頂級AI應用類】和【頂級亞洲創業公司】兩項外,還有另外7項細分領域的榜單。
【頂級SaaS和安全初創公司】上榜7家公司為——
▌Metronome,估值允許企業根據客戶使用某些功能的次數向客戶收取費用的軟體。
企業軟體的即用即付定價正在逐漸取代基於席位的計費。Metronome 是這一趨勢的主要受益者,今年早些時候的ARR超過1500萬美元。OpenAI 是主要客戶之一,該公司依靠 Metronome 向客戶收取使用 GPT-4o 等模型的費用。目前Metronome估值3.5億美元。
▌Badge Inc,可以使用面部識別來驗證使用者身份的軟體,無需儲存任何理論上可能被盜的面部資料。
Badge開發了一種新形式的密碼學,解決了身份安全的一個核心問題:如何在不以可能被竊取的方式儲存生物識別資訊的情況下驗證人們的身份。Badge不是儲存有關使用者面部的資料,而是使用可以可靠地將面部掃描轉換為私鑰(一串程式碼)的演算法,然後可用於驗證個人身份。
▌BforeAI,使用人工智慧在網路上進行搜尋的軟體。
檢測冒充客戶或利用其品牌詐騙他人的詐騙者,例如含有“faceboook.com”等 URL的詐騙網站,試圖誘騙人們輸入密碼。BforeAI將這些網站標記給包括谷歌在內的合作伙伴,谷歌可以降低這些網站的搜尋排名,並標記給負責根除線上詐騙的執法機構。BforeAI目前估值5500萬美元。
▌Tennr,幫助醫療機構自動化文書工作的軟體,例如將傳真中的病人記錄數字化。
許多醫療實踐仍然依賴於手動文書工作或繁瑣的記錄儲存流程,這使得它們成為人工智慧自動化受益者。Tennr就是在這樣的市場取得了進展,它吸引了數百名客戶,他們今年簽訂的合同支付額超過 500 萬美元,據執行長Trey Holterman稱,這一數字在過去六個月內增長了近 20 倍。目前估值接近2.25億美元。
▌Zafran,一款幫助客戶更快地修補在應用程式和伺服器中檢測到的漏洞的軟體。
Zafran 由 Sanaz Yashar 聯合創立,他十幾歲時逃離伊朗前往以色列,後來在紐約成立Zafran,逐漸受到大公司安全高管的歡迎,他們表示該公司可以兌現加快漏洞緩解程序的承諾。客戶包括卡夫亨氏 (Kraft Heinz)、Chipotle 和另一家網路安全公司 Netskope。目前估值2.5億美元。
▌Upwind,專注於漏洞和程式碼監控。
Upwind,專注於監控客戶在其應用程式中主動執行的程式碼,以自動標記可能的漏洞或行為不正常的程式碼。Upwind專注於即時監控程式碼本身的行為方式。自去年推出秘密模式以來,該公司一直在穩步贏得客戶,目前 ARR 已超過 500 萬美元。目前估值3億美元。
▌Oomnitza, 可以自動掃描公司的軟體應用程式,建立資料和裝置清單,並自動執行常見任務。
Oomnitza 的軟體深受安全管理人員的喜愛,因為它易於使用且很有幫助。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擁有強大的客戶名單,其中包括蘋果公司,過去四年,該公司在 Oomnitza 軟體上的支出每年都在增加。Oomnitza 最大的支持者 SYN Ventures 近年來在中小型網路安全公司中擁有良好的業績記錄,其中包括去年以超過 6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 Palo Alto Networks 的Talon Security和去年被Arctic Wolf收購的RevelStoke。Oomnitza年收入金額尚未公開。
【頂級創作者和消費者初創公司】上榜6家公司為——
▌Opus Clip,人工智慧編輯軟體,可將創作者和企業的長影片轉換為短片,並將其釋出到社交平臺。
Opus Clip公司的軟體可以更輕鬆地快速釋出影片,並且無需編輯技能。目前已經擁有 10 萬付費客戶,比過去一年增加了五倍多。其600萬總使用者包括 iHeartMedia和Univision等主流媒體公司,以及播客Scott Galloway等知名創作者。過去一年,使用者創作了1.7億個影片片段,6800萬個片段已匯出到其他平臺。
▌Opal,網路攝像頭開發商。
網路攝像頭受到遠端工作者以及使用它們拍攝內容的創作者的歡迎,Opal致力於為創作者和遠端工作者打造售價300美元的專業級網路攝像頭。
據 The Information 此前報道,Opal計劃開發由OpenAI模型支援的其他型別裝置,並與Open AI研究人員密切合作,對各種裝置創意進行原型設計。該公司還吸引了包括Casey Neistat、Marques Brownlee以及Charli和Dixie D’Amelio 在內的知名創作者的投資。Neistat和Brownlee還與該公司分享了想法並測試了早期原型。
Opal 自 2020 年推出以來截至今年1月,已發貨超過25,000臺裝置。Open AI Startup Fund正在為Opal領投6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該輪融資尚未結束。
▌Tezza,一款面向創作者和社交媒體使用者的照片和影片編輯應用程式。
Tezza透過TikTok上的付費廣告有效地推動了該應用的下載量和知名度,創始人 Tessa Barton也定期分享該應用的新效果。
該應用程式每月有 250 萬活躍使用者,金·卡戴珊 (Kim Kardashian)、吉吉·哈迪德 (Gigi Hadid) 和 Chiara Ferragni 等KOL都在使用該應用程式。該公司的線下活動也幫助其培養了忠實的粉絲社群。
▌Udio,音樂家的人工智慧工具。
音樂新手可以透過編寫提示並使用Udio網站上的控制元件來製作一首短歌。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可以上傳自己的聲音,例如鋼琴即興演奏或人聲,重新混合這些聲音,然後匯出他們的創作以在其他軟體中進行改進。
Udio的投資者包括著名音樂家will.i.am 和Common。King Willonius在Udio 上創作的歌曲“BBL Drizzy”一週內在SoundCloud上的播放量就達到了330萬次,隨後因侵犯版權而被下架。雖然Udio仍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但投資者依然看好其潛力,特別是因為該公司的五位創始人中有四位在Google DeepMind 擔任研究人員。
▌Beli,美食家的社交應用。
使用者可以檢視朋友對附近餐廳的看法,並對自己的用餐體驗進行排名。該應用程式旨在幫助人們尋找新餐廳,並使用比較排名系統為使用者的評論評分。
▌Pickle,點對點服裝租賃市場。
Pickle會提出定價建議,租賃期最短可以租用 1 天,最長可以租用 4 周。使用者可以穿上零售價80%至90%折扣的高階設計師服裝。Pickle還在紐約經營一家實體店,Danielle Bernstein和Lauren Wolfe等北美有影響力的知名人士都在那裡租賃衣服。
【頂級金融科技和加密初創公司】上榜5家公司為——
▌Stake,房地產投資數字平臺。
Stake公司已經聘請了重量級風險投資人,這些重量級投資人對於中東蓬勃發展的房地產市場的擴張至關重要,尤其是由阿美公司支援的以沙特為中心的風險基金Wa'ed Ventures。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在擁擠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幫助銷售了300處房產並吸引了75萬用戶。
▌Polymarket,預測市場允許使用者使用加密貨幣對未來事件下注。
按交易量計算,Polymarket 是全球最大的基於加密貨幣的預測市場。在 2024 年美國大選前夕,它的使用者數量激增,交易量超過 20 億美元。由於監管限制,美國使用者無法使用它。目前Polymarket 不收取交易佣金,也沒有任何有意義的收入。今年11月,Polymarket成功預測了美國總統大選的勝者,也為此遭到極大爭議。
▌Rainforest Pay,軟體公司的支付提供商。
Rainforest Pay 的目標客戶是年支付額在 1 億至 20 億美元之間的軟體公司。它還提供欺詐保護和結賬支援等服務。該公司透過每次付款的服務費賺錢,但不收取軟體即服務費用。
▌Kanastra,幫助私人信貸基金和貸方等金融科技公司獲得債務融資、監管許可和資料分析的服務。
短短幾年內,Kanastra這家金融科技公司就僱傭了100多名員工,並獲得了穩定的客戶,例如巴西投資管理公司XP和巴西最大的銀行機構之一Itau。在金融科技投資者更加規避風險的時期,它也吸引了資本,最近一次是在 2024 年 6 月完成的 21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該公司仍然必須證明它能夠贏得拉丁美洲以外的客戶。
▌Superstate,資產管理公司將傳統資產引入區塊鏈,供加密貨幣和其他投資者使用。
Superstate 由加密貨幣先驅Robert Leshner成立,他建立了流行的去中心化借貸協議Compound,目前提供兩種基金,一種是短期美國政府證券,管理著 1.55 億美元的資產,另一種稱為加密貨幣利差基金,管理著4300萬美元的資產。其主要客戶是在加密資產和現金之間轉移資金的加密貨幣投資者、風險基金和對沖基金。穩定幣發行人也使用 Superstate 的資金作為儲備資產。

【頂級商業初創公司】上榜5家公司為——

▌Fermat,允許品牌和零售商為特定客戶個性化網頁以幫助賣家提高廣告效果並增加購物者購買的機會。
在蘋果2020年的隱私政策變更使得品牌跟蹤客戶資料和廣告效果變得更加困難和昂貴之後,Rishabh Jain和Shreyas Kumar創立了這家公司。Fermat建立個性化登陸頁面,品牌可以透過數字廣告將購物者引導至該頁面。Fermat的執行長Jain表示,該公司的收入比一年前增長了五倍多,每月有數百萬消費者使用Fermat。
▌ShopMy,一個聯屬營銷平臺,允許影響者建立包含購物連結和產品推薦的頁面。
創作者可以透過連結向零售商賺取佣金,品牌可以使用ShopMy的軟體直接與創作者協商合作伙伴關係,執行長Harry Rein表示,這一功能現在是業務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Croissant,在購物者透過瀏覽器擴充套件程式和移動應用程式購物之前,為他們提供保證的轉售價格。
無數初創公司試圖讓購物者更輕鬆地買賣二手商品,從公開交易的The RealReal和ThredUp,到Trove和Treet等私營公司。Croissant在購買之前,向消費者展示購後可以轉售的價格。其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KKR 前金融科技投資者John Howard表示,當消費者選擇加入Croissant 的“有保證回購”時,他們的支出會增加50%。Croissant則透過在啟用回購選項時收取少量銷售額來賺錢。
Croissant目前與Shopbop、Reformation、J.Crew、Lululemon、Nike 和 Neiman Marcus等品牌和零售商都有合作。
▌Tracksuit,面向小型消費品公司和初創企業的市場研究和品牌跟蹤軟體。
Tracksuit 旨在幫助營銷人員更好地瞭解他們的品牌與競爭對手相比如何,提供通常只有聘請Nielsen或Qualtrics等大公司才能進行的市場研究。
Tracksuit的軟體使成長中的品牌能夠輕鬆訪問 Tracksuit 進行的調查中的資料,以更好地瞭解品牌如何在品牌知名度和客戶認知等因素方面與競爭對手競爭。該公司表示,它與包括 Supergoop 和 Bondi Sands 在內的全球 600 多個品牌合作,並計劃進一步向美國擴張。
▌Locker,移動應用程式和瀏覽器擴充套件程式,允許使用者將產品儲存到購物願望清單中,並整理商品集合與朋友分享
Locker的App和網站允許購物者將網站上的商品儲存到他們的個人資料中,並在準備購買時只需點選幾下即可輕鬆購物。使用者可以在其個人資料上將物品分組到類似Pinterest的集合中。Locker透過使用者從其連結進行的購買中賺取分成,目前App和網站上的使用者數量超過15萬,並準備在今年秋天推出返利功能。

【頂級計算領域初創公司】上榜6家公司為——

▌Enfabrica,用於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晶片開發商。
Enfrabrica旨在解決大型圖形處理單元叢集中的關鍵網路和記憶體瓶頸,將GPU連線到中央處理單元和記憶體,因此所有晶片都可以快速處理大量資料。隨著公司訓練和執行大型人工智慧模型,這一點變得越來越重要。
Enfrabrica表示,其技術可以提高GPU的利用率,並幫助開發人員將使用大型語言模型的成本降低高達50%。該公司的晶片(稱為加速計算結構裝置)正在接受預訂,這意味著它們尚未上市。
▌Foundry,專注於人工智慧的雲計算提供商,向開發人員出租難以獲得的 Nvidia GPU。
該公司希望其雲軟體和即時定價模型能為客戶提供一種更便宜、更靈活的開發 AI 的方式。
Foundry允許開發人員按小時租用GPU,其目標是比大型雲提供商更便宜,部分原因是透過與雲計算提供商和其他擁有閒置GPU的公司合作。去年夏天,從種子輪融資到由紅杉資本和光速創投共同領投的A輪融資,Foundry的估值增長了七倍。創始人Davis表示,過去幾個月Foundry 的收入環比增長超過90%。目前,Foundry的客戶包括KKR、Pika、Poolside和Arc Institute。
▌Positron AI,晶片開發商。
Positron開發了一款旨在降低執行基於Transformer的大型語言模型的成本的 AI晶片,並計劃最終開發一款用於 AI 訓練的定製晶片。
Positron在成立一年半後,推出了第一版晶片,並於今年開始與客戶進行測試。創始人Thomas Sohmers(前Thiel 研究員、資深半導體和雲高管)表示,該晶片的架構將比基於變壓器的人工智慧系統的舊設計工作得更好。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正在籌集新一輪風險投資。
▌MatX,晶片開發商。
專門為大型語言模型設計晶片,專注於執行基於變壓器的模型(例如 OpenAI 的ChatGPT)所需的大型矩陣乘法。
MatX的AI晶片計劃於2026年開始銷售,每美元的效能可能比Nvidia的Rubin晶片高12倍,後者也將於當年釋出。MatX正在尋求籌集7500萬至1億美元的新資金,以將其第一個產品推向市場。其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谷歌工作,參與和Nvidia的GPU競爭。
▌Quintessent,雷射器開發商。
旨在開發更好的雷射器,用於資料中心的光學連線,或可以在晶片和伺服器之間傳輸資料的基於光的技術。
Quintessent 採取的方法與大多數公司略有不同:它專注於開發更好的雷射器。在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十年的研究基礎上,該公司正在利用新的雷射材料,它相信這種材料比當今常用的材料更高效、更可靠。
▌Mako,晶片軟體服務商。
Mako的技術使客戶能夠在不同型別的晶片上高效執行AI軟體,因此客戶可以更輕鬆地在硬體提供商之間切換。
Mako僅推出七個月,但少數早期客戶已經在使用其軟體,並反饋其計算費用節省了50%以上。該公司前身為A2 Labs,正在與雲提供商和租用大量圖形處理單元的公司討論測試其技術。據知情人士透露,Mako 在種子輪融資中籌集了超過 800萬美元。
【頂級裝置和機器人初創公司】上榜5家公司為——
▌Cobot,機器人制造商。
Collaborative Robotics 生產的機器人旨在與物流、製造和醫院等行業的人類一起工作。
Collaborative Robotics由Amazon機器人和配送技術團隊的資深人士、Scale AI前首席技術官Brad Porter創立,致力於製造能夠與人類一起工作的“協作機器人”。該公司正在構建自己的硬體和專有的人工智慧模型來為其提供動力。
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在西雅圖郊外為其第一個客戶——航運巨頭馬士基部署了機器人。Porter在亞馬遜期間部署了超過 50 萬個機器人,他表示協作機器人公司希望將其機器人部署在“人們移動箱子、手提袋和手推車的任何地方”。
▌Mytra,製造能夠自動移動和儲存倉庫物品的機器人。
Mytra 使用機器人技術來簡化Tesla和Rivian的汽車製造。現在,他們希望利用機器人技術來簡化倉庫內貨物的移動。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Chris Walti曾幫助管理特斯拉Model 3汽車的製造,並幫助開發了Optimus人形機器人。該公司一直在與雜貨巨頭Albertsons試點其系統。
▌PaintJet,生產倉庫和船舶等大型工業專案的噴漆機器人的製造商。
PaintJet執行長Nick Hegeman表示,他在經營一家工業塗裝公司時,難以招聘到優質勞動力,因此受到啟發,於 2020 年共同創立了該公司。
PaintJet安裝在工業升降機上的機器人可以比人類更快、更乾淨地繪畫。Hegeman說,它們的運營成本也足夠低,因此該公司一直在對抗傳統油漆公司的競標中獲勝。迄今為止的專案包括亞馬遜倉庫、儲油罐和大型船舶。
▌Viture,增強現實眼鏡製造商,讓消費者無需主機即可在家玩 PlayStation 和 Xbox 遊戲。
Viture的第一款產品Viture One讓使用者可以在120英寸的虛擬螢幕上玩遊戲,受到了遊戲玩家的歡迎。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 Viture Pro 也獲得了積極評價。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David Jiang此前曾參與谷歌眼鏡的工作。
Viture眼鏡和隨附的頸帶重量輕,允許使用者連續佩戴數小時。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的資料顯示,得益於產品Viture One,該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成為AR智慧眼鏡市場第三大參與者。Viture還試圖透過加強搜尋和其他生產力功能來吸引非遊戲玩家。
▌Impulse Labs,高階電爐製造商。
其效能有望超越燃氣灶,該爐子包括一個大的內部電池,用於儲存能量並提供額外的電力;使用者可以在 40 秒內煮沸一升水。該爐子允許使用者將平底鍋設定為精確的溫度,該溫度由內建感測器控制。
【頂級能源初創公司】 上榜3家公司為——
▌Peak Energy,製作用於電網儲存的鈉離子電池。
Peak目前正在購買中國製造的鈉離子電池,並計劃於2027年開始在美國生產自己的電池,主要依靠懷俄明州大量的純鹼儲備。
▌South 8 Technologies,製作鋰氣電解質。
South 8開發了一種液化氣體電解質,允許電池電壓高達5伏,高於當前最佳電解質的4.5伏最大值。
▌Blumen Systems,製作盒裝工業許可證。
可再生能源專案,例如帶有電池的太陽能或風能專案,可能會被推遲數年,而贊助商必須遵守當地和聯邦的許可法規。
Blumen在嘗試使用大型語言模型來識別和索引所需的許可證,從而消除該瓶頸。隨後,布魯門計劃讓該系統能夠申請許可證。

行業巨頭們總是吸引了大部分的注視,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創業公司面臨著更多挑戰。

但在此情況下,“TI50”榜單所展示的潛力企業依舊生機勃勃,尤其在AI和機器人領域蓬勃發展。
對於創業者來說,巨頭的光環之下,機會仍舊無處不在。只要專注於特定行業的深度AI應用和麵向大眾的創作工具,依然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我們透過對榜單公司案例的深入解析,也可以預見這些創新方向將在未來幾年內掀起更廣泛的浪潮。無論是以AI為中心的資料編排工具、低門檻創作平臺,還是帶有AI定製化服務的行業應用,這些領域都將充滿機會和可能。
參考連結:
  1. The Information's 50 Most Promising Startups 2024. (The information)
  2. Behind the scenes of the 50 Most Promising Startups 2024. (The Information)
  3. Introducing The Information's 50 Most Promising Startups for 2024. (The Information)
文末互動:
你對這個榜單有什麼不一樣的見解嗎?
評論區告訴我們你的看法哦~
別忘了點關注,不迷路啊。
👇👇👇
Get Rich
點贊+在看,搞錢穩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