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人來說,買輛車幾乎是每個家庭都承受得起的一個生活成本,無外乎是價格有高有低,檔次各有千秋。
但對大多數斯里蘭卡人來說,高昂的車價讓許多人無法實現這個夢想,一輛車二三十萬人民幣,只能買到一輛代步車。
無論是由於高稅收、限制進口還是市場投機,蘭卡的汽車價格在近兩年面臨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前就已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執政期間,為保護外匯儲備,於 2020 年 3 月出臺了汽車進口禁令,這進一步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
隨著新政府計劃分階段放寬進口禁令,現在討論的重點已轉移到了解高成本的驅動因素。然而,問題的核心是斯里蘭卡長期以來的稅收政策,這仍然是車輛如此昂貴的主要原因。
斯里蘭卡的交通工具價格
2008 年在印度推出的塔塔 Nano 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車,售價約為 10 萬盧比(當時約合 25 萬斯里蘭卡盧比)。但在 2011 年引入蘭卡市場時,Nano 的起售價為 92.5 萬斯里蘭卡盧比,幾乎是印度售價的四倍。
截至 2024 年 12 月,斯里蘭卡二手塔塔 Nano 車型的價格在 120 萬至 230 萬斯里蘭卡盧比之間,具體取決於年份和車況。這款在印度已經停產,但二手車的價格要低更多。
三倍於價格的稅收負擔
斯里蘭卡的汽車進口稅是全球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汽車類別,稅率從200%到300%不等。正如經濟政策智囊團 Advocata 執行長費爾南多解釋的那樣:“當你購買一輛車時,實際上你要為三輛額外的車買單”。
這些稅收的目的雖然是為政府創收,但卻大大抬高了汽車價格。對於購車者來說,這造成了不必要的開支,而這些開支本可以投資在住房或教育等必需品上。

限制進口和供應短缺
在經濟危機期間,政府決定禁止汽車進口,這大大減少了供應,造成了投機市場,甚至連二手車都買不起了。“費爾南多說:"如果實行進口管制,就會出現投機定價。”
供應受限對市場產生了連鎖反應,二手車的價格往往超過全新車型。
許可證、欺詐和市場低效
在斯里蘭卡,政府歷來向符合條件的公務員提供優惠的車輛進口許可證,允許他們以較低的關稅進口車輛。
車輛進口許可證的發放,也助長了價格操縱。費爾南多強調說:“當你對車輛徵收 200% 至 300% 的稅款,並向特定群體發放許可證時,這當然會刺激很多欺詐行為。”
“這些低效率導致了許可證的二級市場,進一步扭曲了車輛定價。”
對特定車輛的高需求
某些型別的汽車,如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因其燃油效率高、運營成本低而備受追捧。這種額外的需求進一步抬高了它們的價格,尤其是在限制進口和投機行為的情況下。
市場投機定價
在供應受限和政策不確定的環境下,經銷商和銷售商往往會進行投機定價。費爾南多指出,這是現行制度最不幸的結果之一: “即使是二手車的價格也比翻新車或新車高得多"。
這種投機行為因稀缺性和不確定性而更盛,給消費者留下了有限的選擇。
高息貸款和融資挑戰
對許多蘭卡人來說,買車意味著貸款。然而,14%到16%的高利率使融資成為一種負擔。費爾南多指出:"購買這些汽車的中產階級,相當於是以租賃的方式購買這些汽車的,他們必須支付14%至16%的額外利息。”
這讓大多數消費者感到,即使是中等價位的汽車也難以承受。
公共交通和有限的出行選擇
雖然政府認為高稅收是減少交通擁堵和促進公共交通發展的一種方式,但目前的做法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對車輛徵收過高的稅費不會改善公共交通。它只會限制人們的選擇。”
改善公共交通至關重要,但不能以犧牲私人出行為代價。
國產製造:有限的選擇
一些人主張將國產製造作為一種解決方案,但費爾南多持謹慎態度:“等到我們進口原材料並嘗試在這裡生產時,車輛的成本又會比我們進口昂貴得多。”
除非斯里蘭卡能夠在生產方面取得競爭優勢,否則國產製造可能不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消費者的負擔
斯里蘭卡的汽車價格是經濟管理政策選擇的直接結果,高稅收、進口限制和市場效率低下給消費者造成了沉重負擔。
要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措施:減少稅收以在創收和可負擔性之間取得平衡;取消進口管制以遏制投機性定價;在改善公共交通的同時確保私人出行方式的可及性;以及為購車者提供負擔得起的融資解決方案。
制度改革不是一項小任務,但它對促進所有斯里蘭卡人的流動性和經濟公平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