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城居民半茶客。”
茶飲之於成都,恰似咖啡之於上海,早茶之於廣東。街頭、廣場、樹蔭下,幾把竹椅一擺,一個蓋碗茶便能喝一天。
吃完火鍋串串後的辛辣刺激,正好被溫熱爽口的茶水化解。
這裡的茶館不單是品茗之所,更是城市氣質的縮影:不拘泥於外表的奢華與精緻,更多的是包容與舒展,承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喜茶在成都春熙路開設的首家DP店「疊院」,正是這種茶文化的現代延續。
就在不久前,「疊院」正式開業,延續了“壩壩茶”的自在鬆弛,當天門口人頭攢動,很快晉升為春熙路上的新“排隊王”。

把“院壩”搬進春熙路
成都“新茶事”
嗜茶的成都人,最愛的永遠是那一口“壩壩茶”。
在成都話裡,“壩壩”是空地的意思,十幾平米的空地就能叫做“院壩”。

而“壩壩茶”便是指在愜意舒適的環境中,隨意地泡上一杯茶。人間幸福,莫過於“偷得浮生半日閒”。
當“院壩”遇見喜茶,關於茶的故事在春熙路重新發生。



「疊院」的空間設計突破了常規的建築思維,大膽打破上下層建築的邊界,以線型分割重新解構原有的空間結構。
設計師巧妙利用層層疊疊的臺階,構建起不同高度的社交平臺,形成四處皆可落座的茶事空間。

當你踏入店內,沿著臺階拾級而上,步步遞進,移步換景之間,每一處角落都成為互動與交流的場所,營造出一個模擬院壩的鄰里環境。
這種設計呼應了院壩文化中隨性自在的生活方式,讓人在喧囂中感受到獨特的寧靜與歸屬感。

在材質與色彩的運用上,「疊院」極力貼近自然的感受。
設計師以剋制而冷靜的淺灰微水泥牆面搭配溫暖的原木裝飾,一冷一暖的對比,賦予空間通透平和、溫暖明亮的氛圍。
不同材質的組合,帶來溫暖與舒適的觸感;淡淡的木質香氣,平添幾分禪意。


崖柏與蒲葵等靜物點綴其中,被樹皮鋼釘經由手工重新拼接;周圍散落著斑駁遍佈的黃鏽石。
以石喻山,以崖柏喻樹,自然之美,濃縮於方寸之間。

古人從茗茶中品出“茶禪一味”的哲學,而喜茶「疊院」重新塑造了這種關係隱喻,達成空間維度上的自由與無界。
寬闊、舒展的店內空間,在光影的變化下衍生出不同的明暗變化。看似高深莫測的禪意,其實就隱藏在最樸實的日常中。


與手作人於秉右合作的、造型各異的陶器,呈現出手工的自然痕跡,如同禪意的註腳,不經意間抵達超越物質的精神境界。
一切複雜、累贅的,在這裡被摒棄;留存的,唯有迴歸自然的本能。


一杯茶裡的人間煙火
比起飲茶本身,成都的茶館更像是一座又一座小小的社交中心。
大樹底下好乘涼,兩把吱呀作響的竹椅一擺,來一碗便宜爽口的三花茶,是當地老茶葉加上茉莉花炒制的,便宜又好喝。
好一點的茶館有茶博士表演,一把紫銅長嘴大茶壺能耍出幾種花兒來,有“童子拜觀音”“蘇秦背月”……人群中有搓麻的、打牌的,還有大爺大媽過來問你要不要掏耳朵,也是茶館的一項特色。
南來北往,三教九流匯聚一堂,熱鬧都在茶裡。

而喜茶正是用現代設計,重塑這種“院壩精神”;在「疊院」這片開放式的社交場域,尋回成都人最熟悉的生活狀態——放鬆、親切又自在。
週末陽光好時,拉上三五好友,來這裡話話家常、“擺龍門陣”;吃飯只需一兩小時,茶館裡一坐卻可以到三四個鐘頭。
陽光順著一整面明窗溫柔拂過身心,被溫潤的石器吸收;在這裡,好像很自然地就會放下一切疲憊和勞累。
喜歡藝術的朋友,也可以把空間本身當成展覽來欣賞。



當然,不可錯過的還有一杯正經的成都茶。
“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
喜茶從四川著名的蒙頂毛峰綠茶汲取靈感,推出了成都城市限定的「手炒·茶冰」:厚抹蒙頂綠手炒冰。


在採自四川雅安蒙頂山一芽一葉的烘青茶香中融入茉莉與白蘭,製成白蘭蒙頂毛峰。
既保留了茶葉本身的鮮醇甘爽,又加入了清雅花香,使“茶冰”本身就具有豐富細膩的層次。

為了讓風味更為鮮濃,每斤白蘭蒙頂毛峰選用了上千朵晴天採摘的茉莉花與白蘭花窨制而成。
喜茶經典的千目抹茶被低溫研磨成雲霧般細膩,在重複的攪打中製成濃抹雲頂,經過現場手工分別翻炒,形成茶香濃郁的雙味茶冰組合。

同時,厚抹蒙頂綠手炒冰還巧妙融入了熊貓的主題配色,黑豆花、黑芝士與白糯小丸子的點綴增添了趣味性,讓茶香、奶香與豆香交替縈繞舌尖。


從院壩文化到蒙頂山茶,「疊院」的意義從不止於呈現一杯好茶的創新,而是與在地文化真實聯結,喚醒人們對於生活美感的再發現。
在這片靈感空間中,茶香瀠繞,光影交織,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重新相逢。


一場關於城市空間的
“白日夢”
不甘於只提供一片城市裡的消費空間,喜茶一向執著於“築境入茶”。
2017年誕生的HEYTEA DP(HEYTEA DAY DREAMER PROJECT,白日夢計劃),首次賦予了新茶飲空間新的意義,開創性的空間美學不僅在這之後引領著新茶飲行業的設計潮流,也成為了人與人、人與茶之間新的關聯載體。
DP計劃在新茶飲的消費場景下,打破了傳統單一的茶館形式,結合在地文化,推出不同的空間體驗。
每一間DP門店,都是城市中的一樁“白日美夢”。

深圳深業上城的「山溪澗」,將原本分散的18張桌子聯在一起,創造了新的社交距離。
流暢的曲線和蜿蜒的水紋桌面圍繞店內,將王羲之筆下的“曲水流觴”之境復刻於現代空間,營造出一種既溫婉又靈動的東方詩意。
與三兩好友圍坐暢聊,工作日時的疲憊很快就能消除殆盡;或者自己獨坐一隅,快節奏生活帶來的躁動逐漸被杯中茶香撫平。


深圳壹方城DP店以「相信就會相遇」為主題,探索著人際之間微妙的距離。
這裡的空間設計突破傳統,將19張小桌拼成一張大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距離。無論是對坐,側坐、還是圍坐,都傳遞著不同的互動與感受。
喜茶在這裡不單純是茶飲的呈現,而成為一種新的社交方式。每一位進入店內的消費者,都能在不同的坐姿、不同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適與自由。


廣州凱華國際DP店「山外山」,設計靈感來自宋代米芾的《春山瑞松圖》,將古典山水的禪意與現代茶事交織在一起。
店內最大特色是那張貫穿店鋪的長桌,把茶客們緊密聚集,桌面的不規則隆起則宛如山巒,輕輕將人群分隔開來。
天頂的白色弧形頂棚,採用流暢的現代曲線,猶如懸於上空的雲霧;而茶客彷彿置身雲端茶山,身邊的霧氣與翠色山林相映成趣。


DP計劃自誕生以來,一直在空間設計上大膽探索,將茶與生活深度融合,成為新茶飲品牌中最早為消費者開啟門店空間體驗的品牌系列。
在DP計劃中,空間不再僅僅是容納人群的場所,而是承載情感與記憶的媒介。

全新登場的「疊院」,不僅是對經典的重現,亦融入了對茶禪意境的現代化解讀,賦予空間更多的生活哲學與靈性思考。
茶境,亦是心境。在品茶的過程中體會人與人、人與境之間的和悅之趣,才稱得上是一樁好茶事。
它就像一片城市裡的緩衝地帶,讓人們有閒暇眷顧自己,與被裹挾的情緒握手言和。


文、編輯:海帶


特別企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