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經管EMBA《行知中國·人文篇——重走西南聯大路(四川站)》課程的啟動日期,定於2025年4月16日。
本次課程,我們將共赴四川敘永,繼續踏上追尋西南聯大精神的熱血征程,以腳步丈量歷史的脈絡,以傳承致敬先輩的豐功!
這座川南深山小城,承載著西南聯大在烽火歲月中不屈的治學印記,是那段教育傳奇的鮮活見證。1940年7月,日寇鐵蹄肆虐東南亞,昆明頻遭轟炸,西南聯大師生生命安全岌岌可危。為保護延續教育火種,國民政府教育部緊急勘選新址,決定在川南敘永成立西南聯大分校。
同年12月,聯大新生跨越山河險阻,從海內外奔赴這座深山縣城。在物資匱乏、校舍簡陋的艱苦條件下,朱自清、吳晗、楊振聲等大師與學子們堅守“剛毅堅卓”信念,借“九宮十八廟”授課,在永寧河兩岸苦讀。烽煙遍地下的琅琅書聲,為小城敘永鐫刻下永恆的文化基因。
敘永分校雖僅存續一年,卻成為西南聯大精神的重要篇章。這裡,亦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血脈根系之一。西南聯大五大學院(含先修班)這屆新生入學報到703人,經濟學系和商學系就有133人。今天,我們重走先輩之路,憑弔先賢之精神,踐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校訓,以步履傳承薪火,為時代譜寫新篇!

敘永縣隸屬四川瀘州,地處雲貴川三省交界,群山巍峨,赤水蜿蜒,素有“川南門戶”之稱。北緯28度的溫潤氣候,滋養出丹霞奇峰、萬畝竹海與千年古鎮。自唐置羈縻藺州,敘永積澱了1300餘年歷史,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紅軍長征“雞鳴三省”會議在此轉折,更孕育了川南木雕、吊洞砂鍋等文化瑰寶。“百年春秋祠、千年鹽馬道、萬古丹山景”,敘永的三張文化名片,訴說著文明的交融與堅韌。如今的“畫稿敘永,康養竹鄉”,更是宜居宜業的好地方。

本次課程徒步路線全程約80公里,累計爬升約2850米,途經紅巖壩、畫稿溪、四坪村等地標區域。這條路線也是當年聯大先輩們春遊的路徑,也是地質課現場學習點位,如今,我們將沿著先輩的腳步,走過平坦的硬化道路、翻山越嶺的茶鹽古道、鄉野之間的機耕路、茶園菜園水田中的田間道路以及連線一家一戶的林下河谷小徑,挑戰與震撼並存。其中:
紅巖壩賽道地處紅巖山下的丘陵區域的美麗鄉村,盡現茶山、梯田、村莊、竹林等田園風光,鋪裝路面佔比高,堪稱高速賽道;
畫稿溪賽道為高山峽谷地貌,生長著第三紀孑遺植物桫欏群落及伴生珍惜動植物,滿眼都是竹海、闊葉林、山徑、峽谷、瀑布、溪流和雲海,存山野小路爬升多,部分路段有些溼滑,須謹慎慢行;
四坪村賽道位於淺山地帶、綿延起伏,會途徑河谷、村莊、田梗、農舍;村道、機耕路佔比較多,是更自然樸素的川南農村景象。第三天的賽道距離較短,依依不捨間即將到達勝利的終點。

這裡,每一步都是歷史的迴響。
在震東古鎮,木質吊腳樓間曾有聯大學子借宿苦讀;永寧河的激流,倒映過他們浣衣取水的清瘦身影;丹山絕壁上的摩崖石刻,更留下教授們“教育救國”的鏗鏘題字。八十五載光陰流轉,山城風貌雖新,精神血脈永續。
此次課程由清華經管EMBA教育中心與四川省瀘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600餘名師生將完成三日徒步挑戰,並開展助力山區校長公益行動,與本地企業共探綠色發展。歷史與當代在此交匯,學術與實踐相融共生!

我們即將奔赴敘永,高擎西南聯大生生不息的熊熊火炬,不僅為緬懷先輩足跡,更為傳承聯大精神!西南聯大的火種從未熄滅,它駐留于丹山的赤巖、永寧河的浪花,更烙印在每個清華人的脊樑!讓我們以山野為課堂,以汗水為勳章,讓“剛毅堅卓”的不朽精神在新時代的征途中熠熠生輝!
2025年4月16-19日,四川敘永,我們砥礪前行,共赴山河之約!
編輯:張芮
責編:段茜
主編:莊麗

喜歡清華經管EMBA,請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