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盛夏季節,不少人選擇到海邊戲水消暑。然而,近日一名在南加州聖地牙哥度假的男子,不幸被魟魚(Stingray)刺傷,導致嚴重感染,險些截肢,引發公眾對海濱安全的廣泛關注。

62歲的 Richard Woulfe 在聖地牙哥 Black's Beach 游泳時,被魟魚刺傷左腳。他回憶道:“我感到左腳背被猛拉了一下,當時立刻意識到是魟魚。”
雖然刺傷傷口不大,出血也不多,但劇烈疼痛迅速加劇。Woulfe 隨後撥打911求助,由救生員初步處理並建議他繼續觀察。
然而,傷勢在返回德州後迅速惡化。第二天他的左腳劇烈腫脹,就醫後被診斷為鏈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並引發壞疽與壞死性筋膜炎,即俗稱“食肉性疾病”。

醫生表示,若未能及時手術處理,Woulfe 將在24至48小時內面臨截肢風險。幸運的是,透過兩次手術,他成功保住了左腳,目前病情穩定,預計將在4至6周內康復。
凱瑟醫院(Kaiser Permanente)毒理學主任 Jeff LaPoint 博士指出,魟魚刺傷通常由毒液引發劇痛,最有效的急救方式是以熱水浸泡傷口。但若刺片殘留或細菌進入傷口,可能導致嚴重感染。他說:“如發現傷口異常,應立即就醫並徹底清創,”

Woulfe 表示,事發當時他未按照建議採取“搖腳步伐”方式行走以避免驚擾魟魚,並呼籲計劃前往海灘的遊客提高警覺:“若傷口出現異常腫脹,不要拖延,就醫越快越好。”
什麼是“搖腳步伐”
魟魚常埋伏在近岸淺水的沙底,幾乎看不見。直接踩到它們會引發防禦性攻擊。
因此在沙灘淺水區行走時,不要直接抬腳邁步,而應緩慢拖動雙腳前行。這樣能在接近魟魚前驚動它們,讓它們遊走,從而避免被刺中。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屬於原作者
訊息來源:https://www.kron4.com/news/bay-area/jollibee-named-best-fried-chicken-in-country-for-2nd-straight-year-usa-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