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ID:kexueyuer2012 )
你知道下面這4種情況,哪一種才真的需要「打破傷風」呢?
眼部磕傷
鏽鐵劃傷
燙傷


手掌割傷


我相信這道題10位家長裡,9個人都靠猜!如果你剛把所有選項都點了一遍,那一定看出了貓膩……

(是的,都沒有確切答案)
我可沒忽悠你啊,畢竟專家說了:
壓根就不能根據「傷口大小」「深淺」「致傷物件」這3個維度去判斷!!
(小聲比比:如果你就是這種「靠感覺」判斷的人,那真的會被自己嚇死…)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我全網搜尋了大量資訊,發現不少臨床醫生對“破傷風針”都持有這麼一種態度:
不區分具體情況
能打盡打
來瞅瞅這位:
當粉絲問這名醫生“自己被菜刀切手了,要不要打”時,醫生什麼也沒詢問就回答:“要”。

來源:網路
而當粉絲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可能不需要打吧?”的時候
醫生是這麼回覆的:

來源:網路
簡單說就是:不少臨床醫生都秉持「能打盡打的原則!」
這也正是《中國破傷風免疫預防專家共識》中所指出的誤區:
破傷風專家共識指出:
破傷風的免疫預防存在脫節現象,接種醫生負責接種破傷風疫苗,臨床醫生負責注射破傷風被動免疫製劑。而臨床醫生對於疫苗的作用知之甚少,導致破傷風被動免疫製劑被濫用。

來源:如圖
看到這句話你可能有點懵,什麼叫:接種醫生負責接種“破傷風疫苗”,臨床醫生負責注射“破傷風被動免疫製劑”。
「破傷風疫苗」和「破傷風被動免疫製劑」不一樣嗎?不都是破傷風針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而我們老百姓所說的“破傷風針”,常指這種“被動免疫製劑”。
所以專家這話的意思就是:
懂破傷風的人,還在給小孩子們打免費接種的“破傷風疫苗”;而不那麼懂的人,正在給大家接種緊急情況需要透過判斷接種的“被動免疫製劑”。
所以能打盡打的現象,層出不窮!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emmm……那你可能不知道“破傷風針”有一個重大缺陷!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018年,就曾有一篇火爆全網的文章《兒子摔了一跤,不料因此走了一回鬼門關……》,詳細講述了自己兒子被濫用“破傷風”之後,直接嚴重過敏住進了ICU:
在開破傷風過程中,急診科醫生在幾乎沒做溝通的情況下就開了破傷風單。沒問過寶寶有沒有疫苗接種史,也沒問過家長要不要選擇免疫球蛋白。
這個差點陰陽兩隔的破傷風故事,看完心碎了一地!!
也再次證明了專家共識:受傷後不區分具體情況就使用破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那麼到底哪些情況下,才需要打“破傷風針”?

1、首先得知道你家娃的“年齡”和“破傷風疫苗接種史”。
這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因為根據破傷風專家共識確認:全程接種過白百破疫苗者,5年內沒必要使用“破免”或“破傷風抗毒素”。
而白百破在1988年出生後的孩子,大機率上都已經接種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也就是說,1988年後出生的孩子(現在應該是孩子他媽他爸啦!),基本上都已經接種過百白破疫苗(即打過破傷風疫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請記住「娃是否接種過疫苗」,然後再繼續往下看↓↓↓
2、判斷傷口髒不髒。
導致我們得破傷風的細菌,叫「破傷風桿菌」。這種菌分佈廣泛,所以理論上任何傷口都有可能沾染這個細菌。但脫離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迴歸現實情況,這種菌高度聚集在:糞便、土壤、唾液、灰燼以及生鏽的工具(如:針頭、鐵絲網等)但不僅僅侷限於金屬。
所以專家把「傷口髒不髒」分為這3個等級:(感染破傷風的可能性也依次增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此時,你得對孩子的傷口有一個大致判斷。
然後再結合孩子的“疫苗接種史”,就能得出「是否要打破傷風」!
(記不清的,趕緊請翻開接種疫苗的小本本,檢視百白破疫苗記錄。)
根據2019年的《外傷後破傷風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使用指南》,判斷標準如下↓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也就是說:只有最後1種情況需要打破傷風針,其餘情況只接種疫苗就行。
這張圖片一定長!按!保!存!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然後你再看眼文章開頭的3種情況,就知道為什麼沒有肯定答案了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所以,等下誰在評論區誰問我
“就擦破了點小皮,需要打破傷風嗎?”“被幼兒園小朋友咬了,要打破傷風嗎?”

來源:網路
最後:泥土、香灰、柴灰等土法覆蓋傷口,更易致病。
PS:想想小時候命也是挺大的……
另外,你覺得受傷後24小時內必須打破傷風嗎?之後打是不是就沒用了?(來評論區回答,贏大獎了啊!)


聯絡我們

微信: caicaitong/schoolmum008
QQ: 19507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