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女生都愛用的取暖神器,可能會成為「奪命兇器」……

圖片: 黃仔 | 撰稿: 阿月 | 責編: 阿月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Hello大家好,我是阿月。
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和我一樣,一到冬天就格外怕冷,起床困難症就不用說了,遇上北方的大風天,甚至連門都懶得出(一個弱小無助又不得不上班的小女孩碎了)……
不過好在市面上能買到的保暖神器很多,睡覺時往被窩裡塞個暖水袋,出門前在衣服上貼個暖寶寶,還有肩、頸、腰、腿、腳都可以貼的各種暖貼,簡直是怕冷星人的福音。
正當阿月我準備全身上下置辦一套時,卻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詞條:#一覺醒來皮膚被熱水袋燙硬了#。是說一位母親因為氣溫驟降,給孩子用了熱水袋,第二天起來,孩子的腿部已經被嚴重燙傷,皮膚髮幹發硬……經診斷是低溫燙傷導致的深度損傷表現,屬於三級燙傷。
▲圖片來源:微博
沒想到這看似不起眼,甚至可以稱為「保暖神器」的東西,竟有這麼大的威力,它們到底是怎麼燙傷人體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這些女生都愛用的取暖神器,可能會造成燙傷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似乎只有高溫才會把人燙傷,這種情況下的燙傷叫做「普通燙傷」,通常在高溫氣體、火焰、開水等接觸下造成的創傷,這種創傷會產生明顯的痛感,也容易被人察覺和躲避。
而低溫燙傷卻像溫水煮青蛙,讓人在不知不覺間被燙傷,儘管這類燙傷的創面面積看上去較小,早期大多也只是紅腫、水泡、發白,但實際可能損傷深至皮下組織、肌肉等。是真皮淺層向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漸進性損害,體徵類似二級燒傷,但可能已傷及皮下組織,甚至肌肉、神經、血管凹。癒合時間長,感染風險大。
研究表明,人體皮膚理論上的最低燙傷溫度為44度,隨著作用皮膚的溫度升高,損傷逐步加重。而當皮膚接觸44度熱源持續6小時,就造成了「低溫燙傷」
尤其在冬天,人們使用暖貼、熱水袋等取暖物件的頻率增加,再加上寒冷的天氣下,人的感覺較為遲鈍,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並不會立刻感覺到「刺激」,反而會隨著時間逐漸適應所接觸的溫度,但這並不代表安全。皮膚會在長時間的低熱狀態下,逐漸脫水,並在壓力的作用下散熱不暢,最終導致深層組織燙傷……
小紅書上有不少姑娘分享自己的經歷,有的因為月經期貼了暖寶寶,肚子上被燙起了小水泡;有的因為冬天使用熱水袋,沒注意被燙傷了小腿;還有因為錯誤的使用方法,直接將暖寶寶貼在肚皮上,被燙到血肉模糊……
左右滑動檢視圖片
▲圖片來源:小紅書
還有開頭我們提到的,被燙成二級燒傷的小女孩,一個個事例都在告訴我們低溫燙傷的殺傷力。除了燙傷,如果之後處理不當,嚴重時會發生潰爛,長時間都無法癒合,且癒合後往往會留下疤痕!
嬰幼兒和老年人是低溫燙傷的重災區。老年人皮膚隨年齡增長而變薄,感覺功能、對周圍環境溫度調節功能較差,對低溫刺激的反應也會慢,在低溫的持續作用下也容易導致燙傷。若老年人伴有糖尿病、中風後遺症等疾病,更容易導致創面難以癒合,形成慢性潰瘍,並因此留下疤痕。
而嬰幼兒表達能力欠佳,如家長未能細心照顧則很容易導致低溫燙傷。
那麼,被低溫燙傷後,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低溫燙傷後,我們該怎麼辦?
1、首先,應該立即移除熱源,將燙傷部位置於冷水中淋洗20分鐘以上,或者用冷毛巾敷在創面上。燙傷後及時冷療以降低皮膚表面的熱度,減少對皮膚的進一步損傷。
2、如若創面周圍有衣物,最好用剪刀將衣物剪掉,不要強行脫下或撕扯,充分暴露傷口,避免衣物摩擦對創口造成二次傷害。
3、如果燙傷疼痛感非常明顯,還可以在冷水中持續浸泡10~30分鐘,用於緩解疼痛。
有朋友可能覺得既然要用涼水衝,是不是可以直接用冰塊冰敷,這樣降溫效果更好,千萬別這樣做。冰塊會導致血管收縮,減少受損組織的血供;並且燙傷後的皮膚組織沒有表皮保護,變得更加脆弱,直接冰敷更容易凍傷皮膚。
4、皮膚是人體最大的體溫調節器官,當有部位嚴重破損,體溫調節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建議以上操作結束後,用無菌紗布將創口覆蓋好,抓緊時間就近就醫。如果家中沒有紗布,也可以用乾淨的乾燥毛巾代替。但是切記:一定不要用有毛狀、絮狀的物品覆蓋,避免與傷口粘連。
在去醫院之前,不要私自塗抹任何物品,比如牙膏……塗抹牙膏會導致創傷面的感染,在後期就診過程中,很可能因此病情延誤,從而給燙傷者帶來更多的傷痛和醫療費用,甚至影響醫生對燙傷面病情的正確診斷。
當燙傷嚴重,出現水泡時,也不要自行挑破,否則可能造成感染。
正確使用取暖用品,才是防止低溫燙傷最有效的辦法。
如何安全使用這些取暖神器?
  • 控制使用溫度和時間
為了避免發生低溫燙傷,最好不要長時間接觸溫度超過體溫的物品。暖寶寶不要長時間充電使用;暖貼的使用時間最好控制在4小時以內;電熱毯可以在睡前開一會,睡覺的時候就關掉,而且溫度也要控制好,不要過高。
當物品接觸到皮膚時,感覺有點癢,也要立刻停止使用了。
  • 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暖寶寶的最高發熱溫度能達到65℃,直接使用在皮膚上5分鐘內即可造成低溫燙傷。使用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直接用於皮膚表面,而應該貼在衣服上,並且在使用過程中隨時檢視皮膚情況,如果出現了大片泛紅,最好停止使用。
如果發現電子裝置溫度異常,要立即停止應用,充電器的插頭及時拔掉,避免不經意間的低溫燙傷。
冬天取暖如果一定要用熱水袋,請在熱水袋外面裹上毛巾,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老人和小孩睡著後,要幫他們把熱水袋拿開。
如果沒辦法周全地照顧,嬰幼兒和老年人還是儘量不要使用此類物品。
  • 定期檢查/更換
質量再好的東西也是有使用壽命的,建議定期檢查電熱毯的電線、插頭和開關等部件,確保無破損和鬆動,沒有異常發熱、漏水、漏電等問題。不要在暖寶寶或電熱毯已經有損壞的情況下還繼續使用,要做到及時更換。
  • 正規渠道購買,注意品牌
一些小作坊生產的保暖產品,可能會為了節約成本使用不合格的產品原料,這會帶來更多安全風險。建議大家不要貪小便宜,還是要在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有3C認證和產品合格證)。如果實在不懂得挑選,選擇知名品牌,是比較安全的辦法。
冬天保暖真的很重要,市面上一些保暖產品也的確很實用,但提醒大家也不要忽視安全風險,希望大家都可以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先到這裡啦,覺得對你有用的話,不妨點點 在看。你還有什麼取暖小辦法,歡迎評論區裡分享給大家呀!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鞏逸麟. 低溫燙傷相關常識[J]. 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22.
[2] 譚春麗, 劉海燕, 張鳳霞. 老年低溫燙傷的護理[J].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2019, 33(2): 1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