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截止徵集|生成式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標準,歡迎加入!

來源 | 智合標準化建設
作者 | 智合標準中心
伴隨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AI智慧財產權糾紛頻發並引發熱議,凸顯了當前生成式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規範的空白­——離技術最近的企業因缺乏明確規範而面臨合規風險。這反映出AI行業存在“制度供給滯後於技術發展”的問題,行業亟需統一操作指引來填補治理空白。構建系統化、實操性強的行業規範,不僅是破解難題的關鍵抓手,更是政策落地層面的現實需求。
在此關鍵節點,由中國電子商會歸口管理、智合標準中心組織編制、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牽頭起草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合規指南》團體標準順勢推出。本標準匯聚王遷、陳錦川、宋健等權威專家智慧,凝聚近40家科技企業、170+專業人士的行業經驗,覆蓋著作權、專利、標識以及商業秘密四大智慧財產權領域,深度剖析行業熱點、攻堅實務難點、聚焦保護重點,為企業提供精準的專業指導。該標準還得到了法治網、法治日報、人民法院報、法治進行時、中國網科技等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深度報道。

以上為部分起草單位名錄

本次標準編制從以下四個立場出發,旨在為企業提供更具有實操性的指南:
突出人工智慧在智慧財產權各領域的特殊性,為企業應用提供明確指引;
平衡智慧財產權保護與技術革新進步,促進規範使用與技術發展;
結合學界觀點與業界實務,推動滿足實務需求;
促進國際視角與本土轉化融合,制定靈活可調整的標準。
本標準自啟動編制,歷時9個月,已完成一輪框架研討、三輪專家研討與兩次線下意見徵集,現已形成標準三稿。三稿文字著重做到詳略得當,規避貪大求全的傾向;同時,強化指導作用,推動內容從 “建議” 向 “可執行” 層面轉變;此外,充分尊重企業差異,釋放創新動能。
作為國內首部AI智慧財產權標準,本次標準起草單位廣泛覆蓋人工智慧與科技研發、網際網路與軟體服務、移動電子與裝置廠商、法律與智慧財產權服務、特種裝備與公共安全、文化娛樂、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實現了AI產業全鏈條與多元主體的覆蓋。(部分起草單位:更新 | 國內首部AI知產標準起草單位名錄
標準起草單位、起草人徵集工作即將截止
若您有意向加入,請掃描二維碼填報資訊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