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級酒店集體擺攤了,什麼情況?

“沒想到五星級酒店也開始擺攤”,近日,有鄭州網友曬出永和鉑爵國際酒店在自家門口支起的攤位,引發討論。
攤位上,滷味冷盤一字排開,價格親民。手工素包2元/個、鴨翅2元/個、鴨脖10元/3個、爆炒花甲15元/份,酸辣土豆絲、涼拌石花菜等涼拌菜則通通10元。
反差巨大的是,這家五星級酒店在大眾點評上,行政鉑爵套房標價1800元/晚,酒店自助餐人均253元。
這並非孤例。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酒店擺攤”話題熱度飆升,#酒店擺攤#在抖音的瀏覽量已突破千萬大關。
多地酒店已加入“擺攤大軍”:從浙江的銀泰大酒店、祥生福田大酒店,到江蘇泰州的國際金陵大酒店、常州的中吳賓館和文璞酒店,再到安徽的南山豪生大酒店,都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吆喝攬客;四川巴中的希爾頓花園酒店、全季酒店、天越酒店也“扎堆”在街頭支起了攤位。
對於擺攤掉價的質疑,有酒店總經理直言不諱,“我們也沒覺得五星級酒店怎麼地了,別人說你做五星級酒店來擺地攤掉價,其實面子值多少錢?”
01
10元-30元親民價,星級酒店賣盒飯
星級酒店開始街頭擺攤,最顯著的特徵就在於,和酒店原有定位形成的強烈價格反差。
以天津麗思卡爾頓酒店為例,作為當地高階奢華酒店,其客房價格約為每晚2000元,早餐自助原價258元/位,工作日自助午餐為398元/位。而它推出的移動漢堡車,包含和牛漢堡、薯條及可樂的套餐售價僅為75元。
這樣的價格差也不是個例。
江蘇常州的文璞酒店,房價約1500元/晚,餐飲人均近300元,但它擺攤賣的榴蓮酥18元/盒、小龍蝦涼皮18元/份、滷鴨翅8元/個、蘿蔔乾炒飯25元/份。同樣來自常州的中吳賓館,在大眾點評鐘樓區酒店熱門榜排第一,大床房1000元一晚,酒店美食525元/人,但它擺攤賣的中吳鹽水鴨48元/250g,撈汁八爪魚58元/250g,紅燒獅子頭58元/份,具備酒店特色同時價格又親民。
有的甚至比市面上的餐館還划算。安徽的徽宴樓,大眾點評上顯示其人均為120元/人,而擺攤賣的小龍蝦48元/份,鹽水雞29元/盒,麻辣血旺10元/份,花捲1元一個,饅頭5毛一個。
主打價效比,這些酒店擺攤賣的食物價格普遍在10元到30元之間。
儘管此前為了創收,高階餐飲已經推出了“窮鬼套餐”、“剩菜盲盒”等花樣,但現在酒店的姿態明顯更低了。擺攤選品就已經瞄準日常需求,比如盒飯、包子、滷味、小龍蝦等,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酒店大菜,也不再是“剩菜”。
比如江蘇常州的文璞酒店,之前就推出剩菜盲盒,早餐10元/盒、午晚餐20元/盒的盲盒,內容是自助餐未售完的現做熱菜熟食,主打不浪費。但現在,在其擺攤食譜上,品類明顯更豐富,分為點心類、冷菜類、滷水類、熱菜類,各類美食應有盡有。
目前酒店擺攤的主流商品包括滷味冷盤,比如口水雞、麻辣鴨血等方便打包、適合佐餐的熟食,還有經濟套餐,比如濟南有酒店推出的10元午市套餐,一葷二素,深受周邊上班族歡迎。此外,還有點心小吃,比如包子、花捲、饅頭、榴蓮酥、炒飯等供選擇。
整體而言,酒店擺攤的商品已從傳統的高階宴席菜餚,轉變為更貼近大眾日常消費、便於即買即走的路邊場景的餐食。
02
消費者叫好,但酒店賺錢嗎?
對於酒店推出的外擺攤位,消費者的反饋整體偏向積極。
有消費者對媒體表示,如果不是酒店主動走出大堂來擺攤,自己可能從來不會考慮走進去消費,在他心中,傳統酒店的餐飲價格高,只適合商務宴請或者和朋友聚餐,不是日常就可以進去的。現在酒店在街頭擺攤,反而激發了他對“星級主廚手藝”的好奇心,願意嘗試購買。
相比於普通的街邊小攤,消費者對酒店擺攤表現出了更大的“信任感”,在酒店實體品牌背書的基礎上,衛生條件受認可,“不怕吃出問題找不到人。”
在社交平臺的相關討論中,詢問具體酒店攤位位置、出攤時間的留言眾多,不少人有嚐鮮意願。常州中吳賓館的攤位前,排起長隊,其相關負責人在影片中表示,半小時所有食物都能賣光。
不過,也有消費者提出批評意見,認為部分酒店的擺攤只是營銷噱頭,實際購買到的食物份量偏少,價效比不高。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這種經營模式的實際效益到底怎麼樣?
不同酒店的業績差異顯著,面對媒體探店鏡頭,有酒店透露擺攤日流水為一兩千元,也有酒店經理表示一天流水可達3萬元。然而到底能賺多少錢,是否能覆蓋人力和酒店經營成本,卻沒有人給出答案。
五星酒店擺攤,和路邊小店“搶生意”,很多人視為是“降維打擊”。事實上,更高的人力,更大的房租成本,逃不開的食材成本,酒店如果沒有較強的供應鏈優勢,也很難實現真正的增收。
這種“彎腰”求生的策略也引發了更深層次的行業憂慮。
核心問題在於,擺攤後,原有的高階定位如何維繫?這些衝著便宜而來的消費者,不僅未必能有效轉化為堂食客源,反而可能因為低價產品,削弱了消費者對酒店高階餐飲的價值認知,導致高階形象難復。
03
壓力來自禁酒令?在此之前酒店壓力已現
今年5月下旬,力度空前的禁酒新規正式落地。近期酒店行業興起的集體擺攤現象,常被歸因於多地推行的“禁酒令”。
根據紅餐網,有從業者表示,新規出臺後北京有企業單店營業額同比下滑約20%。
禁酒令或有一定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酒店經營面臨的挑戰,在今年之前就已顯現。
行業資料清晰地反映了這一困境。根據邁點研究院統計,錦江酒店的2025年Q1收入為29.42億元,同比下滑8.25%,歸母淨利潤3600萬,同比下滑81.03%;金陵飯店2025年Q1收入為4.47億元,同比下滑20.48%,歸母淨利潤645萬,同比下滑18.26%。
住宿方面,據酒店之家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國內酒店整體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為118元,同比下降9.7%;入住率為58.8%,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
消費端的變化同樣顯著,紅餐產業研究院“2025年餐飲消費大調查”顯示,2024年餐飲消費支出增加的消費者佔比從2023年的50.0%降至31.3%,而支出減少者則增加了4.8個百分點,反映出消費日趨謹慎。
相比之下,剛需屬性強、消費頻次高的小吃快餐市場逆勢增長,2024年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同比增長7.5%,預計2025年將達1.08萬億元。
與此同時,婚宴市場的萎縮排一步加劇了酒店壓力。據國家民政部資料顯示,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量降至610.6萬對,同比銳減157.6萬對,降幅高達20.5%。婚宴作為許多高階綜合性酒店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隨著結婚登記人數連續下滑,也直接衝擊著酒店的核心收入來源。
禁酒令只是為酒店困境添了一把火。這一次酒店下凡擺攤,積極的來看,以更親民的價格和接地氣的形式,吸引過往不敢踏入高階酒店的普通消費者,有助於將嚐鮮的顧客轉化為未來的堂食客人。但另一方面,高昂的固定成本,使得低價策略難以長期覆蓋高階食材與人工投入,增收不增利成為隱憂。
如何在不損害品牌核心價值的前提下,實現有效創收和轉型,成為酒店經營者亟待解決的嚴峻課題。這要求酒店不僅限於被動擺攤,更需思考長遠策略,比如最佳化成本結構,開發適應不同場景和客群的產品線等。
彎腰不難,但彎腰之後,酒店如何重新挺立並找到可持續的新路,考驗著整個行業的智慧與韌性。
參考資料:
《酒店擺攤蒸包子、賣滷味,高階餐飲為何集體“彎腰掙錢”?》餐飲界
《從包間到街邊,酒店開始擺攤賣10元套餐了》齊魯晚報

 👇【 熱門文章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