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張小票在社交網站被大量轉發。有人稱,商家把關稅附加費專案透明化是件好事,“至少我們知道價格上漲的原因”……


“每個公司都應該這樣做,
但要將其改為‘特朗普關稅附加費’”


還有人曬出了其它含有
“關稅附加費”的訂單


甚至爆粗口

而據路透社、美國“石英”新聞網等媒體報道,目前正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已經或者正準備採取相同的做法,將自己承受的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甚至是一杯咖啡裡。


美國加徵關稅,美企和消費者首當其衝
比利時皇家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德德克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採取的關稅政策匪夷所思。
德德克表示,這些關稅最終會傷害美國人。寄希望於透過關稅迫使企業將製造產能遷回美國的想法是一種對供應鏈過於簡單化的理解。如今的供應鏈非常複雜,商品並不僅僅是在成品狀態下才被進口,很多時候也需要在未完成的狀態下進口,然後在美國進行最終組裝。如果提高關稅,未完成產品的進口成本也會上升,那麼在美國進行生產的製造商就會更加困難。

波蘭汽車市場研究所主席沃伊切赫·傑維茨基表示,美國關稅政策首先打擊的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美國關稅“迴旋鏢”最終將傷及美國自身。
進出口關稅會直接影響美國民眾,他們不得不購買更貴的汽車。同時,美國本土汽車使用的零部件,約40%到50%為自產,其餘的來自其他國家,包括歐洲國家。因此如果說到關稅的影響,那麼美國的汽車生產及售價肯定首當其衝。

加拿大經濟學家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害人害己。比如,加拿大的木材行業在受到衝擊的同時,美國建築業同樣遭到反噬,因為自加拿大進口的軟木佔據了美國軟木市場23%的份額。關稅增加了建築成本,將推高房屋價格。

世貿組織總幹事發文:美“貿易吃虧論”站不住腳
據央視報道,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提供的資料顯示,2023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突破1萬億美元,佔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13%;美國與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有服務貿易順差,2024年順差總額近3000億美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在高附加值服務領域優勢更為明顯:智慧財產權使用費和許可費年收入逾1440億美元,遠超其他國家;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美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支撐起410萬個高薪崗位,平均時薪較製造業高出25%。若僅以貨物貿易逆差斷言“美國吃虧”,根本站不住腳。
倡導理性閱讀,離夢校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