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收官:納指漲44%,恒指跌14%

清和
《2024:潛行,前行》
2024.1.14,中國·深圳
清和社長線下新年演講
“與思想者同行”,文末掃碼赴約!
今年,美股大漲,令人眼饞。道指漲13%,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漲24%,逼近歷史高點;納指大漲44%,漲幅創紀錄。
其它主要市場:日經指數漲27%,德國DAX漲20%,印度孟買指數漲17%,韓國綜合指數漲16%,越南胡志明指數漲11%;上證指數跌3.7%,恒生指數跌近14%
在美聯儲激進加息週期中,海外資本市場卻一片歡騰,美股表現驚豔,納指力壓群雄,確實有些過分了。
我11月2日釋出文章《抄底美國》後,美股連續兩月大漲,三大股指漲幅均超14%。
不過,有人說,美股泡沫大,A股潛力大。美股是否已透支?明年還將上漲嗎?該如何配置資產?
本文關注海外資產價格走勢,建議“家庭調整資產配置策略”。
本文邏輯
一、美股為何創新高?
二、明年價格怎麼走?
三、該如何配置資產?
【正文6500字,閱讀時間15',感謝分享】
01
美股為何創新高?
2023年,是全球資產的意外驚喜之年。
在美聯儲實施近40年來最激進加息的緊縮週期中,流動性緊張的情況下,美三大股指集體大漲,房價逆勢上漲,黃金盤中創歷史新高,比特幣大漲160%,美債最後兩個月觸底反彈。
美股走勢超出市場預期,前七個月持續上漲,八九十月下跌,年底大反攻。下半年三個月下降主要是受到美債大跌和通脹有所反彈的攪動。聯邦政府在預算博弈後密集發債擠佔了市場的流動性,同時提高了波動性風險,掀起了一輪“完美”的美債風暴。10月底市場確認美聯儲終結加息,我在11月2日釋出《抄底美國》,投資者紛紛押注降息交易,美股美債黃金均大漲。
今年美股的動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Chat GPT橫空出世掀起內容生成式AI浪潮,資本市場瘋狂追逐科技巨頭。
英偉達前七個月翻了2.2倍,蘋果大漲50%,微軟大漲41%。標普七巨頭暴漲,而標普493指數表現平平,這說明AI浪潮是上半年牛市的關鍵力量。這股勢力一掃矽谷銀行破產和地區性銀行危機的陰霾。
二是通脹率快速回落,市場道德風險大增。
上半年,跟我之前的預測一致,6月份美國通脹率下滑到3%,較峰值回落了6.1個百分點。美聯儲成功“降伏”通脹刺激市場做多情緒,同時市場道德風險陡增。投資者早已“吃定”美聯儲,即在通脹威脅消失後沒有理由繼續加息,而且,若美股爆發流動性風險,美聯儲絕不會坐視不管。下半年,經歷了美債風暴後,市場預期急躁,押注降息前置,資產先漲為敬。
三是美國經濟衰退不及預期,退而不衰。
今年美國經濟的韌性令人刮目相看。當通脹率下降到3%時,失業率依然維持在3.7%左右的歷史性低位,就業、消費和服務業保持強勁,房價在年初短暫觸底後逆勢反彈。經濟軟著陸預期強化激勵股票價格上漲。
這輪美國經濟的表現是極為罕見的。從2022年到2023年,美國經歷了近40年最嚴重的大通脹,美聯儲實施了同期最激進的加息政策,加息速度和幅度均為歷史級別,但美國經濟居然還能軟著陸,金融市場未爆發嚴重的流動性危機,新興市場也未爆發嚴重的貨幣危機或債務危機。這說明歷史不是簡單的重複,市場無時不刻處於反身性狀態。
我們看美國發生了什麼。
我反覆強調,經濟學家需要重新評估美國這次“家庭資產負債表拯救計劃”。從2008年到2023年,美國宏觀槓桿率基本沒有增加,聯邦政府槓桿率上升,居民和企業的槓桿率下降。美國政府持續加槓桿旨在保護和改善家庭資產負債表。
美國普通家庭的資產負債表狀況改善有以下幾個路徑:
一是聯邦政府的紓困法案給普通家庭發放了2.1萬億美元的現金,佔當年GDP的9.8%,直接增加了家庭收入。這是一種財政資金市場化策略,資產的配置效率極高。家庭部門迅速將這筆資金轉化為消費,刺激消費繁榮,價格大漲,經濟反彈,從而同時拯救了企業和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二是在美聯儲實施歷史性激進加息政策時,聯邦政府依然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予以對沖,透過反通脹法案補貼家庭部門,減個稅、補貼助學貸款,提高了家庭收入。
三是在過去十五年兩次低息週期中,美國家庭部門透過債務置換降低負債,將利率鎖定在低利率區間,以至於今年美聯儲激進加息,家庭部門的利息支出上升較慢,低於聯邦基金利率、國債利率和企業貸款利率。家庭部門80%貸款利率都低於5%,30%貸款利率不超過3%。
四是今年通脹率快速下降,工資增速下降較慢,以至於工資增速高於通脹率,實際工資收入反而上升。經歷了這輪通脹後,美國的工資性實際收入大幅度增加。
五是今年金融資產和房地產價格大漲激發了財富效應。美國家庭70%的資產配置在金融資產上,資產價格上漲進一步增強了家庭資產負債表。另外,最近三年,美國家庭“完美”操作美債,與美聯儲做對手交易,前兩年在美聯儲量化寬鬆時高價賣出美債,今年又在激進緊縮、美債風暴時抄底美債。這又增強了美國家庭的金融資產。
今年一季度,美國家庭的槓桿率(家庭債務/GDP)為65%,較2020年底下降了17個百分點,較2007年峰值時期下降了36個百分點。而最近三年(2020年一季度到2023年三季度),美國家庭淨財富增加了36%,每個階層的淨財富均大幅度增加。其中,最末50%階層增長最快,為74%;其次為最高0.1%階層,增長63%;50-90%的中上層淨財富增長40%,而90-99.9%的富豪階層增長最低,為27%-29%。
這就是美國經濟的基本盤,也是今年美國經濟保持韌性的基礎力量。
家庭實際收入是任何經濟體的基本盤,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使命是改善家庭資產負債表。在經濟衰退時,只要保護好家庭資產負債表,就可以同時化解伯南克和辜朝明的擔憂,支撐銀行和企業資產負債表,避免陷入“債務-通縮”螺旋。
當然,經過這三年的調整,美國經濟有沒有問題?有的,聯邦政府扛下了所有,債務大規模大幅度增加。這就是關鍵問題。
以上所論述的財政、貨幣政策以及政府行為,必須建立在自由價格約束的基礎之上才有效率。這並非源自凱恩斯主義,而是我提出的國家市場理論。在此不展開,有興趣的社友可以進入學習社學習我的課程《國家市場理論》。
我們繼續探討:明年美股還漲嗎?
02
明年價格怎麼走?
先回顧一下今年年初我對美國經濟及其資產價格的預測。我在2023年1月6日份釋出了《2023年全球大類資產價格走勢專題報告》,覆盤資訊如下:
關於經濟走勢。基於美聯儲激進加息,我最初的預測是美國經濟結構性衰退,而且將此判斷貫穿始終。
我認為,結構性衰退的判斷七成是沒問題的。今年美國就業、服務業保持強勁,對利率較為敏感的金融、房地產和製造業衰退,尤其是債券價格大跌、地區性銀行爆發危機。其實,金融和房地產裡面也存在結構性。例如,在金融市場中,美股大漲,美債大跌;在美股中,七巨頭暴漲,其它表現一般;在房地產中,交易量萎縮,價格上漲。但是,另外三成的差錯在於,這三大行業和消費的衰退程度比我預期更低,金融風險的程度比我預期的更低。
關於通脹走勢。今年美國通脹走勢跟我預測是一致的,即三四月下臺階,六月份下降到3%,下半年有所反彈但不明顯,“通脹不再是宏觀經濟的主要威脅,也不再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
關於美聯儲加息。我年初認為,上半年將放緩並停止加息,終端利率可能推高至5%-5.25%。結果美聯儲最後一次加息的時間是7月份,終端利率要比我預測的高0.25個百分點。另外,我預測的下半年(可能是四季度)降息並未到來,這一預測錯誤來自低估了美國經濟在高利率下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關於金融市場。從年底的結果看來,和我年初的預測基本一致:美元下跌,美股上漲,美債先跌後漲(準確)。但是,過程卻偏差不小。
美元整體維持較強,三季度上升,年底最後兩月較快下降,同時對人民幣趨於平穩的預測是錯誤的。我對美股的預測是上半年震盪、下半年上漲,實際走勢是上半年大漲、三季度跌、四季度上漲。上半年的走勢跟我的預測相反,其中最大的干擾來自上半年人工智慧革命。下半年我修正判斷,美股下跌後漲的走勢,與我預測的保持一致,同時在行情啟動日(11月2日)宣佈“抄底美國”。
覆盤今年的資產價格預測,排除人工智慧革命的影響,最大的判斷失誤在於,我前置了美聯儲降息時間點,可能提前了半年左右。這就導致年初預測的“黎明前的黑暗”(底部),從上半年推遲到八九十月,直到11月才完全從緊縮交易轉向寬鬆交易,啟動整體性行情。
明年美股怎麼走?
主要考慮兩點:一是美國經濟衰退程度;二是美聯儲加息時間點。通脹不再是影響美股走勢的重要指標。
與今年相比,明年上半年,美國經濟整體將走弱,投資和消費邊際遞減,通脹率逐步下降,失業率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
假如明年上半年美聯儲不降息,隨著通脹率逐步下降,實際利率還將走高。現在美國扣除價格的實際利率上升到2.4%,30年期抵押貸款的實際利率達到3.7%,儘管跟峰值比有所下降,但這依然是一個較高水平。高實際利率對投資產生抑制作用,房地產交易量已明顯回落。
另外,明年美國家庭的超額儲蓄耗盡,聯邦政府減稅、助學貸款利息補貼退出,股票財富效應遞減,家庭消費也將趨於平緩。
美聯儲降息時間點成為美股走勢的另一個關鍵因素。12月鮑威爾在記者會上意外“放鴿”,稱美聯儲已在討論降息,這激勵市場態度更加樂觀。現在市場預期美聯儲明年降息的時間點前置到3月21日議息會議,降息機率達到88%。
什麼情況下美聯儲會降息?
儘管隨著通脹回落,美聯儲也沒有維持高息的理由,但也不會無緣無故地降息。通常,經濟衰退是美聯儲降息的直接理由。經濟衰退到什麼程度,美聯儲才會開啟降息大門?
這是不容易判斷的。從歷史資料來看,當核心通脹率高於失業率時,美聯儲降息機率很低;當失業率高於核心通脹率時,降息機率則明顯增加。11月份美國的核心CPI是4.1%,失業率是3.7%。明年上半年,失業的邊際變化可能弱於核心通脹,預計二季度核心通脹率將低於失業率。
在經濟衰退過程中,美聯儲一般有三種降息經驗:一是正常降息,二是防禦性降息,三是突發性降息。隨著美債上漲,突發性金融危機可能性降低,突發性降息的機率偏低,可以重點關注前兩者。
正常降息。基於以上對美國經濟明年上半年邊際衰退的判斷,美聯儲綜合通脹、就業、金融市場以及其它重要經濟指標。資料顯示,在美聯儲自1984年以來歷次降息開始前的各項經濟指標中,現在的失業率低於歷史均值,現在的核心通脹指標高於歷史均值,現在的實際GDP和PMI低於歷史均值。若正常降息,可能出現在明年5月6月這兩次議息會議。
若按正常的降息節奏,美股可能在明年3月份財報釋出期間因大型公司的業績回落或不及預期而回調,遭遇一定程度的“業績殺”。素有“美國經濟晴雨表”之稱的聯邦快遞,今年股價大漲44%,不過上週突然大跌11%。原因是,該公司下調了營收預期,最新銷售顯示,在截至11月30日的2024財年Q2,營收同比下降3%,不及市場預期,每股收益同樣低於市場預期。需要注意明年上半年財報釋出期的股價回撥,而這輪迴調之後便臨近美聯儲降息。
防禦性降息。美聯儲曾在1995年、2019年在經濟尚未確認衰退的情況下防禦性降息,降息幅度均為25個基點,距離加息終止時間分別為5個月和7個月。如果美聯儲防禦性降息,可能發生在3月、5月這兩次議息會議。
過去三年,從超級寬鬆到激進加息,美聯儲完成了拯救市場和抗擊通脹兩大業績,中間雖有不足,但已“贏了兩次”。明年美國大選,美聯儲可能順勢降息。
綜合以上,美聯儲最可能在明年5月份降息,全年降息2-3次。
03
該如何配置資產?
基於對美國經濟走勢和美聯儲降息時間點的判斷,美股明年綜合走勢應該是先跌後漲。上半年回撤幅度不會很大,美聯儲降息後將啟動新一輪的牛市。
美聯儲降息後,股票漲勢到底多大?
市場存在分歧,有些人認為,美股在今年美聯儲緊縮時期仍大漲,明年降息流動性更充裕,依然繼續大漲。另一些人擔心,今年美股是不是提前定價降息了,把明年的漲幅給透支了。
從歷史資料來看,停止加息後半年平均漲幅要大於降息後的半年。今年10月底市場確認美聯儲停止加息後,美三大股指隨後兩個月上漲均超14%。自1989年以來,在美聯儲降息開始後一個月,美股、歐股、新興市場基本上漲。不過,受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危機 拖累,美股漲幅不大,納指中位數1.3%,標普500只有0.1%,道指反而下跌0.7%,而漲幅最大的是恒生指數,達到10%,跌幅最大是上證指數,為-1.4%。
在美聯儲降息開始後三個月,資本市場成長性開始凸顯,股票、債券漲幅擴大。納指中位數4.7%,日經指數2.7%。漲幅最大的還是恒生指數,為6%,跌幅最大的依然是上證指數,為-1.3%。另外,美國國債中位數為2.3%。
根據歷史經驗,明年美聯儲降息之後,流動性和市場預期改善,股債市場均上漲,只是成長性有差異。
明年美股的漲幅可能低於今年,尤其是納斯達克指數。原因是,人工智慧革命的投資熱度在明年將遞減。恒生指數受美聯儲降息刺激也將反彈一波,但成長性不如美股。明年下半年儘管貨幣緊縮的外部抑制被解除,但是另一大不確定性隨時可能襲擊港股,攪亂、打斷其上漲勢頭。
美元。明年美元整體走弱,日元上升,歐元、英鎊也有所上升,幅度可能小於日元,人民幣美聯儲降息後有所上升。
房地產。明年下半年,美國房地產市場反彈,價格還將繼續上漲。由於疫情期間,美國房屋供應量萎縮,居家辦公又擴大了房屋需求,處於供給偏緊的狀態。今年美國房地產受高利率抑制,交易量下降,但價格維持強勢,明年受降息激勵,交易量將回升,價格繼續上漲。
黃金。與美股類似,在美聯儲激進加息週期,黃金價格居然創歷史新高。其中,最主要的激勵因素就是地緣政治風險增加,新興國家央行增持黃金。未來幾年,黃金仍維持強勢,但比較難再突破高位,價格在1800-2100美元左右。
過去三年黃金的上漲機遇是歷史性的,一是近40年最大通脹,二是世紀疫情,三是疫情期間超級流動性寬鬆(今年高度緊縮),四是二戰後歐洲最大的地緣政治危機。明年這些歷史性機遇逐漸消失,保留的是俄烏戰爭,新增的是降息開啟。
如果地緣政治風險不再擴大,隨著降息促進美債價格上漲,新興國家央行將增持美債,黃金配置的動力將有所減弱。如果未來黃金繼續創新高,可能來自更大的地緣政治風險,如核風險、太平洋地區的風險。
綜合起來,明年下半年,伴隨著美聯儲開啟降息,美股美債都將重新建立一輪新的成長性。我們要重點關注其成長性,而不是明年下半年的漲幅。毫無疑問,在這輪降息週期中,美股美債都將開啟新一輪的牛市。
成長性最根本的支撐在於美國家庭的資產負債表。過去三年,美國家庭漲資產、漲工資、壓槓桿,資產負債表沒有受損反而改善。明年開啟降息週期後,美國家庭可以輕鬆上陣、順勢而為。
最大的擾動因素可能是通脹率。美國通脹率重回2.5%以下所需的時間會比較長,短時間內難回到過去的低通脹時代,那麼美聯儲這輪降息的節奏就會偏慢。原因包括:全球能源產業鏈重組,原油價格難以回到60美元以下;全球商品產業鏈重組,美國產業轉移增加供應鏈的摩擦成本;美國市場潛在流動性較大,家庭部門邊際消費傾向強。
基於以上判斷,我們該如何配置資產?
最近,有些人說,美股泡沫大,A股潛力大,明年應該投資A股。A股潛力一直很大,從2015年以來上證指數一直維持在3000上下500點左右震盪,一直沒有大漲,泡沫不大,潛力不小,但這種深厚的潛力如何轉化為增長的動力、國民的財富?關於美股的泡沫爭論,從2013年大漲後至今一直沒停過。美股當然有泡沫,但不好衡量,過去的估值體系被美聯儲長期寬鬆政策給衝擊了。有一點是比較明確的是,在美聯儲寬鬆週期中,美股基本上漲。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建立資產配置的思維,而不是押注某個產品的韭菜思維。
我在《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及大類資產配置報告》中指出,當下是中國家庭資產配置的關鍵性歷史性視窗期。明年及下一個階段,我們需要規避宏觀、減值、債務、利率等六大風險,把握資產的安全性、對沖性、流動性,抓住全球資產對沖的機會、鎖定房產價值的機會、長期穩健投資的機會。
下一個階段,大類資產配置整體策略可以調整為:減持房地產,鎖定房產價值,最佳化房產持有結構,謹慎配置股債和理財,擇優配置保險,增持全球資產、多幣種資產和對沖資產,持有一定比例的多幣種存款和現金。
如果考慮週期性投資,從現在到明年上半年美聯儲降息之前均是美股美債的機會,如果明年3月份“業績殺”如期而至,那將是最佳時機。
需要注意人民幣匯率與美股美債價格的對應關係:當人民幣低位、美元高位,往往是美股美債低位,是抄底的機會;若等待人民幣上漲再換匯,又可能錯過資產的低位。所以,從週期性投資的角度來看,應該多關注全球股債資產價格走勢。
最後,對海外市場感興趣的社友可以加底部微信溝通。
清和社長線下新年演講
《2024:潛行,前行》
“與思想者同行”
深圳,等你赴約
立即掃碼下單

2024.1.14   中國·深圳
備註:

一、購買後請務必新增企業微信,組建核心社友交流群;
二、本服務不接受退費,如有問題可新增微信運營溝通;
三、本服務權益包括演講門票、中途茶點,請各位社友提前、自主安排行程。
遇見,智本社
智本社
一家以自媒體、學習社、研究院和諮詢部為主體的機構,為六十萬使用者提供深度文章、高階課程、研究報告和投資資訊。
一、個人
透過公眾號下方“課堂入口”,學習100門課程。
二、企業
新增企業微信訂購專業報告,含宏觀經濟分析報告等。
三、個人和企業主
新增企業微信獲取投資資訊,含跨境資產配置資訊等。
關注智本社企業微信
長按左側二維碼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