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專欄
熱點
國際
活動

一批專注為新興富裕階層提供數字化財富管理解決方案的金融科技企業正在歐洲湧現。(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譯者|高旭 原作|Tom Matsuda <<<<
2010年代歐洲金融科技初興時,企業瘋狂追求使用者增長。在風投機構資料指標的驅動下,他們透過註冊獎勵、低廉轉賬費、絲滑數字應用等策略,迅速積累數百萬使用者,品牌形象與"普惠金融"深度繫結。如今,這個行業正將目光投向截然不同的領域——規模近5000億美元的私人銀行市場。
今年早些時候,歐洲估值最高的科技公司Revolut被曝正在開發針對高淨值個人(通常指可投資資產超百萬美元人群)的私人銀行服務。與此同時,一批專注為新興富裕階層提供數字化財富管理解決方案的金融科技企業正在歐洲湧現。
"這是個炙手可熱的賽道。"前N26高管、現金融科技領域投資人Georg Hauer表示,"大量團隊在隱秘開發產品——數字私人銀行市場暗潮洶湧。"上月,巴黎數字私人銀行Rockfi完成由Partech領投的1800萬歐元融資,這家服務約500名企業家、高管及精英運動員客戶的平臺,距種子輪融資僅一年。
瞄準"大眾富裕階層"的英國數字銀行Monument執行長Ian Rand透露,公司正以超5億英鎊估值進行融資,計劃待市場回暖後啟動IPO。而來自德國的Froots和來自英國的Sidekick等歐洲玩家也正加速佈局。
這個被老牌機構壟斷的領域並不容易顛覆。以顧資銀行(Coutts)、瑞銀(UBS)為代表的傳統私人銀行,為超級富豪們提供涵蓋遺產規劃、私募股權/對沖基金等另類資產配置、飛機融資等複雜場景信貸的全方位服務組合,並配備7×24小時專屬顧問團隊。這些深度服務對專注單一資產類別數字化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構成巨大挑戰。
突圍路徑之一是建立生態合作。今年2月,Monument與機構級財富科技平臺Firenze達成合作,推出以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為抵押的證券質押貸款(Lombard Lending)。另一些機構則選擇引入外部顧問團隊——巴黎數字私行RockFi在客戶開戶時,會安排專屬顧問進行財富審計並制定長短期投資目標,甚至考量客戶遺產規劃等個性化需求,隨後配置從壽險、股票到私募股權等多元化資產,透過與顧問分成的模式盈利。
"我們要建立客戶對百年老店般的信任。"RockFi聯合創始人Marie Bedu坦言。傳統私行不僅提供資產管理,更賦予客戶"與名流權貴同臺"的文化認同感。擁有6萬客戶、管理超50億英鎊存款的Monument深諳此道,不僅挖來曾服務英國皇室的顧資銀行前執行長Michael Morley加入董事會,還推出月費16.95英鎊的會員計劃,提供包括《金融時報》訂閱、稀缺文體活動門票等圈層權益。"這有助於構建精英社群歸屬感。"Rand解釋道。該平臺核心產品起投門檻2.5萬英鎊,未來計劃推出定製化投顧服務。
當數字原生的新貴們試圖用演算法破解財富密碼,老錢世界的遊戲規則卻依然寫滿人性化服務與社會資本積累的密碼。這場新舊勢力的碰撞,或許將重塑全球財富管理行業的權力版圖。
這些服務與傳統私人銀行的頂級體驗尚存差距。以顧資銀行為例,其倫敦總部不僅坐擁米其林主廚Peter Fiori執掌的餐廳,客戶還能在屋頂花園露臺享受休憩時光——這種老錢式尊貴感,並非新興平臺所能企及。
但關鍵在於,這或許並不重要。Monument執行長Rand與RockFi聯合創始人 Bedu不約而同地表示,他們的目標客群是那些夠不到傳統私行門檻、卻超越普通中產的"中間層"。以顧資銀行為代表的傳統機構通常要求客戶年收入超10萬英鎊,儲蓄與投資門檻最高達500萬英鎊。
而Monument聚焦於可投資資產超50萬英鎊的"大眾富裕階層"。行業觀察家Hauer預測,這很可能也是Revolut的目標市場,但他對後者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Revolut業務觸角過於分散,很難專注服務特定群體。這對高淨值客群尤為重要——需要極致的專注力。"
Rand則對這個市場的潛力充滿信心,並坦言不懼競爭。除Revolut外,投資平臺Robinhood上月宣佈計劃年底前向美國客戶推出面向中小投資者的財富管理與私行服務。"金融服務領域尚未出現專屬於大眾富裕階層的品牌,"Rand強調,"我們要成為這個群體的首選。"
*本文版權歸“未央網”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開通白名單請在評論留言,轉載時在文首註明來源及作者。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