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90%的中國人知道他的名字,80%的中國人讀過他寫的文字。但讀懂他的人不到1%。
實際上,我們眼中那個超然的、安貧樂道的、幽默的、汪洋恣肆、想象詭譎的莊子,大多是故事中的莊子,也就是《莊子》外、雜篇中的莊子。
在北大教授楊立華看來,《莊子》內七篇裡的莊子才是莊子本人筆下的莊子。這個莊子,也正是能夠給人最深刻啟迪的哲學啟發的莊子。

楊立華,北京大學超人氣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生院副院長。十佳教師,研究中國哲學史、儒家、道家與道教。
“回首自己數十年的學術生涯,我之所以會走到中國哲學的道路上來,恰是因為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偶然讀到了《莊子》。時至今日,偶感困頓焦慮之時,只要拿起那本常用常讀的《莊子》,便能得到安慰。變化劇烈的時代,願同學們藉由對《莊子》文字的親近,能夠從經典中汲取持恆的力量,找回對內在自我的確信。”
楊立華品讀《莊子》
正式上線三聯中讀
限時直降142元
▼點選下方卡片,瞭解課程▼
(以下內容來自課程《楊立華品讀<莊子>》)
01
在今天,
為什麼仍然要閱讀經典?
我為什麼要專門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莊子哲學的課程,首先我要談第一點,就是經典閱讀在今天的意義。
很多年來,我的工作一直都是圍繞著經典閱讀展開的。經典閱讀為什麼重要?經典之為經典,首先在於它所涉問題之普遍性,凡是經典所討論的問題、所做的思考,對一切時代來說,都有它的同時代性。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去讀孔子、讀孟子,你不是讀的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哲學家的思考。經典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它恆常的意義和價值。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每一部偉大的經典、每一個偉大的經典性的哲學家他的思考都與我們今天有同時代性。而正確地閱讀經典是把經典轉化為我們同時代的思想。這是我要強調的第一點。

第二,經典的閱讀要求專深的閱讀,而不是隨意的、閒散的閱讀。
我想大多數朋友們在今天都是並不缺少閱讀的,在生活當中有很多閱讀的空間,也有很多閱讀的經驗和習慣,但是我想大部分朋友都缺少專深的閱讀。
為什麼要強調專深的閱讀,而不是僅僅去追求愉快的閱讀。因為僅僅追求讀來舒服的閱讀,雖然挺好,但是通常意味著自我的簡單重複。只有足夠堅硬的閱讀,才能真正意義上給我們帶來提高和提升。閱讀經典本身不應該作為手段,而是應該理解為目的。
閱讀經典,深入地、專精地讀一部或者幾部經典,一個突出的意義就在於凝聚精神。因為真正堅硬的、堅深的、經典的閱讀,必須調動起你自己最高的主動性,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地深入進去。所以,經典在今天對於我們每個人,是有持恆的重要性。尤其在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變化越來越劇烈的時代裡,我們需要經典的恆久的力量,來給我們支撐,這是我們要特別強調的。
02
為什麼是《莊子》?
首先我要講一講我對莊子的感情。我走到中國哲學道路來,是因為我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非常偶然地讀到了《莊子》。人生比較困頓的時候,讀到了《莊子》是我終生的幸運,因為我是1988年浙江大學能源系,我不大適合那個專業,所以曾經度過了兩年晦暗的時光,有時候我會跟我的學生們講,一個人沒有真正的經歷過窮極無聊,那種懈怠,那種沒有方向,那種迷茫是人不能忍受的,我反而是透過《莊子》走出來的。雖然沒讀懂,但是一下就被《莊子》迷住了。在某一刻,我突然覺得如果我這輩子能夠就這麼讀著《莊子》,度過自己的人生,我覺得那真是無比幸福,這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上講。
其次談一談莊子在中國文化、中國哲學上的意義。莊子不僅是中國最偉大哲學家系列當中的人物,而且他還影響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偉大哲學家。當然是指莊子以後的哲學家。莊子像一箇中國文明裡的巨大的漩渦,所有的人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對他的某種程度的欣賞和迷戀當中,但是我們都只能在漩渦的核心環繞。似乎在不斷地觸及它,但又似乎永遠接近不了。
《莊子》這本書內、外、雜篇三部合起來是七萬多字。但是如果單看《內篇》,體量並不大。《內篇》一共七篇文字,每一篇都讓你有永遠讀不盡的感覺。你進入到《莊子》,就進入到一個無比豐富的思想世界,而這個無比豐富的思想世界,它將給我們的內在帶來豐富。很多人形容莊子的豐富會說莊子是超然的,莊子是淡泊的,甚至是虛無主義式的、頹唐的,莊子是相對主義的,莊子是懷疑主義,但是當你用這種標籤式的理解去詮釋莊子的時候,當你直面莊子的文字、認真讀莊子的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好像是,但其實又不是。

《莊子》就給人這樣一種感覺,就是你怎麼讀都讀不盡。窮極你的思考,窮極你的思慮,你怎麼讀都讀不盡。你真正深入進去的話會發現,不管你思考到什麼程度,他都好像有一個更深的東西在引導著你。這樣一個無法窮盡的莊子,他給我們帶來無法窮盡的豐富性,當然也給我們帶來無法窮盡的力量,這是我長時間閱讀《莊子》的感受。
這個課程我希望透過對《莊子》內七篇內容的核心文字的闡發,來講述莊子哲學的結構、問題、思理的展開,以及對根本的、核心的、普遍的哲學問題的解決。透過這樣的講授,我希望大家能夠一方面深入到《莊子》的文字世界,我希望大家某一天能做到像我一樣,當遇到某些困頓、某些焦慮,在某些感覺上受到挫敗的時候,只要拿起我常讀的那本《莊子》,不用翻開,只拿在手裡,就得到了安慰。我希望朋友們也能夠以這樣的方式來親近《莊子》這樣的文字。
同時,我希望大家能夠深入到莊子的哲學和思想的世界,真正看到中國古代哲學家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中華文明的那種內在的自信、內在的自豪感,才會變得更具體而不再是抽象。
只有當我們真正地明白我們這些偉大的往聖先哲們在義理層面上達到了多麼高深的程度,我們才能更確定地、更深入地、更實在地知道中國文明背後的深刻的道理,才能知道我們的固有道路。所以,這是我希望透過這個課程給大家傳達的東西。
03
還原作為哲學家的莊子
當然,莊子有不同的面向、不同的版本。《莊子》這本書豐富至極,而且文字的來源又非常的複雜,所以我們在聽各種莊子課的時候,你們會發現、會碰到不同版本的莊子,我要提供給你們的這個版本的莊子是哲學家的莊子。
我基本上可以這麼來概括我的課程,用一個問題式的方式,就是我們到底能以多莊重的態度來面對莊子的偉大文字。我們能夠以何等莊重和鄭重的方式,來面對莊子的偉大哲學。並且真正體會到這偉大哲學對根本哲學問題的解決,以及這解決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根源性的力量。
我們共同以對待哲學家的尊嚴的方式,來對待我們中國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莊子的哲學。

(以上內容來自課程《楊立華品讀<莊子>》)
莊子的故事雖然精彩,但其作為哲學家的思想精華,卻集中在《莊子》的內七篇之中:
《逍遙遊》
《齊物論》
《養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帝王》
或許可以這麼說,想要讀懂中國最重要的哲學經典《莊子》,必繞不開這核心七篇,而楊立華老師的課程就是帶我們以最莊重的態度還原作為哲學家的莊子,以深入肌理的文字細讀、敏銳洞察和紮實考證來揭示莊子哲學的真知本源問題。
▼點選下方卡片,開啟學習▼






課程限時直降142元
▼點選下方卡片,立即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