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徐。
近期經濟學家付鵬的事情有點鬧大。
事情起因是滙豐請他去線下講課,但因為滙豐的緣故沒開成,結果銷售跟客戶說成付鵬被“約談”才取消,截圖被付鵬獲知就在朋友圈炮轟。
本來就是小範圍事件,沒想到因為他的稿件火了,裡面提了大量觀點,濃縮起來就一個觀點:人、錢、後代,總有一個得跟海外掛鉤。
考慮到他本來就是給滙豐的保險講課,主題也是符合貼切,我猜測火的原因是近期人民幣資產走的不太好,大家有些共鳴了。
具體來看:
人民幣今天跌破7.3,年內新低;昨天10年國債跌破2,創02年以來新低;股票就不用說,跟9月比好很多,但跟海外比確實沒得比;房子的話已經連跌很久,有房一族資產縮水嚴重。
綜合來看,確實有引發共鳴的點。

當然來,核心還是他某些稍微敏感的觀點引發共鳴,比如他確實很替年輕人講話。
對於高房價,他說年輕人才是財富的來源。他認為200萬買的房子,600萬賣給年輕人,那拿走的就是年輕人未來40年青春的當期現金折現。
雖然扎心,但都是實話。
付鵬的線下我也去聽過,他大部分觀點比較悲觀,有傳遞焦慮的嫌疑,但兼聽則明。
適當配置一些海外確實能對沖。
我們的會員基本都體驗到這句話帶來的收益,普通人也是可以觸碰到的,比如A股大把納指/標普的QDII產品。
無論人民幣如何貶值,只要你配置了還是可以抵禦下,當然也需要擇時,很多人在高點跟風投虧錢後就開始罵街說這種也是垃圾,實際上只要你策略對海外的對沖效果非常明顯。
我們很早就在內部喊出配置納指等,堅持下來收益也超過50%,若您連這些都不知道,也可以考慮加入私享會。
…..
其他方面:
1、重磅訊息傳來
今天午後突然暴漲,因為外媒提前透露了一條關於我們本月某個會議的時間。考慮到自媒體沒有提前透露的權利,這裡就不提及了,很快官媒會公佈你們就知道了。
時間符合預期。
跟我預計的一樣,本週開始炒作會議預期了,昨晚內部直播給我們會員詳細分析了一些觀點,相信他們此刻應該瞭然於胸,坐等會議。
2、重要標準更改
昨晚央行領導講話刷屏,下個月開始M1貨幣統計口徑要改,把個人貨期存款也計算進去。
這個我認為挺對的,老的版本出臺那會個人都沒有銀行卡,但現在幾乎沒人用現金,
這標準用到如今
過時了。
有人會好奇為什麼此刻才修改,動力來源大概是這幾次M1M2資料都不太好,官方終於意識到要動起來了。
最後。
看到個數據,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錄取比例差不多是86:1,錄取率僅為1.16%。
前兩年考研熱大家一股腦去考,結果學歷貶值太嚴重了大家意識到還不如一步到位進體制。
於是開始衝國考去,把上岸作為目標。
但有個扎心的事實,現在公務員工資普遍不高,偏遠崗位月薪3000是常態。
所以家長們也別整天想著捲成績,從投資的角度看你花幾百萬打造最後他去考公年薪不到5萬,回本就別想了。
我時常在想以後我要留什麼給下一代,目前的規劃是除了基本的養育,可能會偏向留一些股票。
像茅臺、蘋果、英偉達等理論上只要時間夠久複利是足夠下一代生活無憂的。
當然,指數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也歡迎圍觀我的朋友圈⬇️
新增還請備註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