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愛哲:
在傳統主旋律影視劇或者新聞報道中,我們往往能看到武警、軍人或者消防員衝在災情險情的第一線,義無反顧地守護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形象。但面對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廣闊的地理面積來說,僅僅依靠官方的救援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其實很多普通人也有救死扶傷的理想,併為此付諸行動。
2008 年的汶川地震通常被看作是我國普通老百姓大規模有組織地參與志願救援的元年。自那以後,各地的民間救援隊都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越來越多的熱心人都參與到了這份救死扶傷的事業裡。 2015 年 10 月,民政部印發的《關於支援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將包括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在內的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工作納入政府規範體系。據媒體統計,目前中國已經註冊的民間應急救援社會團體已經超過了 4000 家。隨著咱們國家應急政策的完善,這些民間救援隊伍已經成為政府力量的重要補充。越來越多地,衝在災情險情第一線的,可能是你我身邊的普通人。
但事實上,普通人想要持續參與這份偉大的事業,並不容易。民間救援團隊依靠志願者自發組織,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和個人財力。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1-
一個愛玩兒的人
我叫何邵舟,今年 42 歲,我是一個民間救援隊的一名隊員。在做救援之前,其實我是比較喜歡玩的一個人。登山也好或者滑雪也好,反正就是各種各樣的極限運動,我都喜歡玩。

■ 圖 / 在做公益救援之前,何邵舟是個戶外愛好者
我的本職工作是在我們本地的電視臺上班。因為我之前當過兵,當了兩年武警。回來之後,其實就是上班,下班。生活是很枯燥的,沒有太大的樂趣。我這個人也不喜歡釣魚,就像好多人還喜歡打個小麻將,我沒這個愛好。回來之後也是想培養自己的愛好。
我前期是跟著一幫我們當地的腳踏車愛好者玩,蹬山地車。後來週末的時候我們跑個山啥之類的,騎著車去,感覺這挺好的,這日子也挺好的。這持續了幾年,蹬壞了兩輛山地車。後來也是偶然間一個朋友叫上我,他們說一塊爬山。剛開始的話就是在我們附近的小山玩,再後來我感覺我都把我們這附近的山給征服了。然後開始玩更高階的,你像四川的四姑娘山,新疆的狼塔,還有秦嶺。
最瘋狂的一次就是我們把所有裝備都買好去登珠峰。但是我們真正到珠峰的時候,說白了就走到大本營上去一點點就回來了。我們的裝備壓根兒扛不住。後來也是參考了很多國外的資料,買了一堆特別好的裝備,後來我們也登頂了。再回來之後,這愛好,你說總不能我們每天都登珠峰對不對?再說了我們也沒這個條件,這些都需要特別花錢的。
當時我就想了一個問題,我能不能透過這個賺一點小錢,或者哪怕是我不賺錢,最起碼我不花錢。
-2-
大山裡的螞蟻
何邵舟後來和經常一起爬山的朋友成立了一個俱樂部,專門帶人去爬山。他們在爬山過程中提供一定的嚮導和協助服務,然後向每個參與的人收取基本的的交通和領隊費。這個俱樂部一直運營順利,直到有一次,他們超額帶領了一個幾百人的巨型團隊進山,幾個領隊照顧這麼龐大的隊伍,有些吃力了。這個時候,他們走到了一個比較危險的地方。
這個地方我們當地叫通天洞。幾個大石頭,中間就這麼大概是 1 米左右的一個洞,只能走這個洞裡邊下去,垂直的,這是唯一的一條路。於是需要我們所有的兄弟們,就是領隊,利用繩索把一個一個的人安全地送下去。保護著,一個人一個人過。然後一個女孩著急著找廁所,她反正著急,然後從那個地方想著自己下去,結果她直接就摔下去了。摔下去之後,當時我真是… 手機沒訊號,你說怎麼辦?
當時那個情況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真不知道怎麼辦。我們說「沒辦法,抬吧!」只能把她抬下山去。她渾身疼,你也不敢動,對吧?當時確實沒這方面的經驗,也沒學習過這方面的東西。
然後我們把這個女孩用我們隨身帶的繩子,說白了就是五花大綁地,把她綁到擔架上。我們用肩扛,就是一腳深一腳淺地走。本來路就這麼寬,只能過一個人,只能放一個腳的,我們還抬一個擔架,你說怎麼走?就是扛著走,累了就換人。一直抬到晚上的將近 9 點,我們才把人抬出山。
後來女孩兒被送到醫院,脊柱腰椎骨裂。她靜養了幾個月才恢復。這次意外雖然沒有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但是窘迫的撤退經歷讓何邵舟意識到,他和其他登山領隊小夥伴兒們,只有帶人玩的能力。當危險來臨的時候,他們並不具備真正的救援能力。
回來之後我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人在大自然面前你是顯得很渺小的。你像那一次我們幾百人在山裡邊,像一個很大的山扔進去一堆螞蟻一樣,很渺小。這山裡面你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怎麼辦?
經過了大概就是三四個月的思想鬥爭,我也跟兄弟們商量,能不能做個我們屬於自己的救援隊。後來幾個兄弟們商量,湊錢買裝備。當時我們說「山地救援裝備,什麼是山地救援裝備?」「不知道。」於是我們就開始瞭解,什麼繩索,什麼安全帶,什麼八字環,亂七八糟的這些東西。就這樣搞的,買回來了幾套裝備,然後就這樣用。剛開始沒人教技術,沒人教怎麼辦?學!救援隊的雛形就是這麼來的。
-3-
水域救援
救援隊成立之初何邵舟只是考慮著,他們自己的登山俱樂部在帶團進山玩的時候,萬一有什麼緊急情況,他們有能力對團員進行施救,也能順便幫助一些其他的戶外驢友團隊。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第一次接觸了水域救援,也就是在水環境裡實施救援。
很多地方都有水域。我們當地有一條河叫汝河。有一個情況就是,經常跟著我爬山的一個人,就是一起玩的驢友。他兒子當年是 19 歲,準備當兵的那一年的夏天,結果他去河裡去玩去了,然後就溺水了。具體是游泳還是幹嘛還是失足了,咱不太清楚。他爸透過朋友給我打電話,我一聽,我說「我知道這個人,他以前跟著我爬過山。」他說他孩子淹死了,然後別人撈不了。
當時,我們當地有個叫撈屍隊的,是附近幾個村莊搞的,專業的。什麼叫專業?就是我撈上來了,你給我多少錢,他們是這麼搞的。當時的價格是 5000 ~ 8000 元一具屍體。當然後來我也知道他們是怎麼撈的。他們撈完之後,也撈到了,也知道位置了,但不告訴你。然後開始跟家屬談判加錢。明白這個意思吧?
當時是撈屍隊也去了,他們弄的小船,漁民用的打漁那個船。他們當時撈了好長時間沒撈上來,家屬也是著急。於是聯絡我說「你不是搞了一個救援隊,你看能不能幫個忙?」我說「我救援隊現在沒這塊業務。我們只幹活的不幹死的。」當時就是這麼想的。但兄弟也知道我水性特別好,他說「你幫忙,幫個忙!你看讓兄弟給你跪那兒行不行?」
這一句話,當時把我幹淚崩了。他說要給我跪下。都是在一塊玩的兄弟們,他說完那個話,搞得我心裡很不舒服。當時我就沒再說啥,我就帶了另一個兄弟,水性也特別好。我說「去!咱倆去幹活去!」於是俺倆一塊去了。
當時我們真沒有幹水域救援的裝備。你說有個救生衣,沒有,啥都沒有。我們也不懂得什麼是水域救援。我們到河裡邊看到那個情況之後,那丟孩子的兄弟直接就跪下了。他說「哥們趕緊的!」他也慌著往裡邊跳,他還不會水,我就拉著他,我說「兄弟你別這樣,我盡我最大能力。」於是我就衣服一脫,直接就下水了。
下水之後第一個猛子進去了。4 米的水深,那個地方是個小漩渦。下去之後沒摸到人,上來喘口氣。第二次下去之後,摸到人了。真摸到人了,那時候心裡害怕,沒敢拉,沒敢用手去抓。剛好順著漩渦的力量就直接又上來了,上來喘口氣。我們上來後我還說「怎麼辦?」當時心裡特別恐慌,不知道該不該抓。害怕死人,你肯定害怕啊。然後看著那兄弟還在岸上哭,好多人那種眼神,撈屍隊也在旁邊。我就說「幹!」當時狠了狠心,咬了咬牙,直接就下了。下去之後抓著當時都不知道是腿還是胳膊,直接拉著就上來了。
當時好多人在鼓掌。消防公安都在,還有很多老百姓在圍觀。看熱鬧的人也比較多,老百姓是在鼓掌的。當時消防的兄弟還留了我電話,還說什麼以後能不能多幫忙。我說「行!」我們都相互介紹了,我就說我是咱民間救援隊的。當時公安啥之類的都相互認識了一下,沒過多的交流。撈屍隊的人反正看了看,然後人家就走了。我們是一毛錢沒要。這一次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太多了。後來好多人也是主動聯絡我們。我們回去之後跟救援隊的所有人分享這個事的時候就說了,能不能開展這方面的救援?我們當地沒有山地,我們當地只有水域,說白了開展水域救援絕對是我們的立足之本。

■ 圖 / 何邵舟(拉繩)和隊員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一河道里進行救援打撈,一個老人落水溺亡
水域救援肯定要有一艘船對吧?我說沒錢怎麼搞?當時真沒錢,別的地方也有民間救援隊。人家救援隊隊長是幹嘛的?當老闆的,有錢。說買船,買!說買什麼,買!都能買。我是上班的,沒那麼多錢,咋搞?當時我就說了一句話,我說「偷一點錢,偷老婆的錢!」知道吧?這樣搞了一點錢。
當時我們也是在網上聯絡了一個賣船的,山東青島的。第一艘船是 2 米 7 的船。人家說給你個小的,就一個船,沒有馬達。就是用兩個船槳去劃,就這麼搞。我們開始聯絡各方面的。後來也是透過別人,瞭解到安徽啟東也是有一個民間救援隊。他們做鉤子,撈人的鉤子,他們自己做的。挺好用的,於是我們去買了這個鉤子。就是自己在家拿錢,反正工資往裡邊貼。買鉤子啊買啥亂七八糟的這些東西。第一次簡易的水域救援隊的雛形就這麼形成了。
-4-
無情鉤
2019 年 11 月 5 日,救援隊順利地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承認,正式拿到了註冊證。從此,何邵舟的應急救援協會走上了正軌。而他們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救援實踐中,迅速摸索出了運用這個大鉤子在水裡進行高效打撈的手法。
這叫無情鉤,也叫撈仔溝。我們去現場肯定要跟消防還有家屬溝通。這個鉤子不一定能鉤到哪兒,因為我們是盲鉤,我們也看不到。跟家屬溝通,我們說「有可能鉤到,比如說鼻子、眼,都有可能。您看您同意的話,您願意了我們就幹,您不願意了我們就走。」 我們也不收錢,就是幫忙。後來家屬是很心急,這麼多年過來,家屬一直都是很心急的,「用吧!」
當然在操作過程中,鉤子特別尖,跟咱用的釣魚鉤差不多。但是它比較大,跟蘋果一樣大。然後輕輕的鉤住一層皮就能把人拉出來。但是你說鉤到眼睛鼻子了啥之類,我真說不準。這麼多年了,你看有些人鉤到腳趾頭,鉤到腿,哪個部位都有鉤到的,直接鉤穿的都有。你用勁大一點兒,就鉤穿了,直接就把人拉出來了。

■ 圖 / 何邵舟穿著潛水裝備,在水裡進行打撈工作
就這麼一直走下來,走了這麼多年。後來我們考慮光用鉤子也不現實,我說咱們要做有技術的救援。技術性救援怎麼搞?於是就開始了,必須要有潛水的。你潛水,要有錢吧?首先你得學,你要有裝備。比如說水肺潛水,要有氣罐,要有咬嘴,要有你那些腳蹼,亂七八糟的。你要學這些東西。當時也就是 2021 年前後,我手裡有點錢,安排了幾個兄弟去海南,專門去學潛水。學完潛水就是回來服務這個的。
透過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河裡幫老百姓去打撈溺水的人。我們確實積攢了不少口碑,好的口碑。因為我們沒收錢。
-5-
「誰往前面來?來一個我放倒一個」
救援隊的無償打撈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讚揚,但是這個無私的行為卻惹惱了一幫人。
那幾年發生了一個啥事兒,有一幫人撈屍的人上我家找我去了。堵到我家門,然後說讓我出來談談,說白了想揍我嘛。可能他們當時找我,就是說我壞他們生意了。他們在那吵吵鬧鬧,當時我一聽我就來氣了。我在家冷靜了一會兒,我手裡邊拿一把菜刀我就出去了。
我說「來!誰往前面來?來一個我放倒一個!」我就這麼說。當時我是嚇,我絕對是嚇他們,沒想過那麼幹。但是要嚇,因為人家來了一群人,咱就一家人,當時你能怎麼辦?大晚上的,你說你報警也來不及。當時我都罵了,我說「老子乾的啥事?我沒收人家一毛錢。你們乾的啥事兒?挾屍要價!」我當時就這麼說的,我說「願意跟我乾的話咱們一塊去幹,不願意跟我乾的話,滾!」我就這麼罵了,罵完之後,反正我聲音也比較大。他們一看我拿著菜刀,反正就嚇跑了,後來也沒人再找我。
-6-
高空救援
有了多次救援的積累以後,這支民間救援隊得到了當地公安和消防部門的信任,一旦有情況,公安或者消防也會第一時間通知救援隊。接到通知後,何邵舟和隊員就會立即趕到現場,和官方的救援力量協同合作。而他們面對的救援的場景也越來越複雜了。
還有一次,某個小區有個小女孩,跟她嫂嫂生氣了。她嫂子還懷孕著,可能是孕婦脾氣也不是太好。另外這個女孩 13 歲了,可能也是在叛逆期,青春期。兩個人發生一些衝突之後,她家是住 9 樓,小女孩就坐到她家的窗戶上,要跳樓。
當地消防去了之後,一個多小時了,好像快兩個小時了。沒辦法搞,不敢搞,沒人敢靠近這個女孩。靠近這個女孩,她就要跳。下邊沒辦法鋪救生墊,為啥沒辦法鋪?小區裡邊搞綠化,搞完綠化下邊沒法鋪救生墊,這很矛盾的。當時負責安全的那個人,他說「馬上把樹鋤了!砍了!」那麼大的樹,鋤了可惜不可惜?但是面對那情況要砍啊,但是砍也要有一定的時間。當時都慌。於是一個老百姓給我打電話,就是那小區的老百姓。他知道咱幹這個東西。給我打電話了,「兄弟,你看我們這兒有個跳樓的,能不能幫幫忙?」我說「行,我去看一下!」我當時都沒想那麼多,我都沒想著帶多少兄弟。因為這個事兒帶兄弟再多沒用的,因為消防還在。我就一個人開著車,拉著裝備就去了。
當時一看,小女孩在 9 樓窗沿上坐著。咱們窗戶沿一般就這麼寬,大概就是 10 公分左右,不會再寬了。這個女孩一直在上面坐著,已經超過兩個小時了。我說不敢再坐了,她血液已經不流通了。這個女孩會出現眩暈。血液不流通,大腦供血不足,會出現兩個結果。第一個,要麼一頭往裡邊栽,要麼就直接下來,從窗戶外邊下來。
當時我就跟消防隊負責人溝通,我說「兄弟,你看能不能這樣。你們按照你們的方法先去救,我這邊也參與一下。你把你的消防隊的隊員給我配一個就行。」我的方案是利用繩索技術去救人。她家是 9 樓,公安還在屋裡邊勸她,那個小女孩不聽。她情緒當時特別暴躁。我跟公安商量,我說「我跟消防的兄弟們挨個去看看哪層樓開門了。我們從別人家進來,到她家的位置。」
結果一直爬到 15 樓,都沒開門。沒在家的,或者開了門人家安裝得還有防盜窗的。我們不可能把別人家的防盜窗給破壞掉。然後沒辦法了,我說「不行上樓頂吧!」結果正準備上樓頂,11 樓那一家的住戶回來了,他說「我們家沒安防盜窗,我給你開門!」進去之後咱也不好意思在人家牆上打個洞,做個錨點。人家裝修好的牆,不可能。當時我說「消防的兄弟,你穿好安全帶躺到這兒,用兩個腳蹬著門框。」我不放心,因為沒跟他配合過。不是我的兄弟,畢竟是消防的兄弟。
我跟公安的兄弟說「給我摁著他,你們三個人給我摁著他,不讓他起來。」我讓消防的兄弟躺在這兒做一個人體錨點。往這一躺,兩個腳蹬著牆,我在他身上的安全帶上直接掛繩子,我直接從窗戶那兒下去。我穿上裝備,把我身上能響的東西,能發出聲音的東西全部去掉。害怕這個女孩發現,被她發現你就救不了了。下去之後,繩子慢慢放。我在她頭頂的時候,在那一瞬間,對準她的腰,一腳把她往裡踹進去了。
就說白了我準備發力的一瞬間,我要釋放我自己的繩子。瞬間的釋放,就是像我掉落了一樣。在那一瞬間我要控制好,我一腳要把她能踹進去。因為這個技術需要長期練習,我也練了好多年。
獲救之後,消防的戰士直接把小女孩抱到客廳,摁到客廳裡。這個女孩的媽媽當時就癱下去了。她當時癱到地上,又是磕頭又是幹嘛的。最後我們把她拉起來就走了。挽救一個人,一個家庭就完整了。咱真的是這樣想的。

■ 圖 / 何邵舟(白帽)帶領隊員在一廠房外牆進行繩索技術練習(左)
何邵舟在一座橋樑上進行繩索技術和水域救援相結合的演練(右)

■ 圖 / 何邵舟(紅衣)在湖北恩施的一個懸崖壁上,配合考古專家進行崖葬洞考古工作
這一系列特種兵似的高空救援操作,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不僅要求救援人員擁有膽量,技術,以及過硬的身體素質。多年的戶外登山經驗,讓何邵舟練就了一流的繩索和攀登技術。而這樣的專業技術能力,很多時候,正是常規的公安和消防隊伍所不具備的。
消防救援他們最根本的專業是幹嘛?救火,滅火。所有的水域救援也好,打撈也好,他們也沒經過專門的培訓。剛開始這就不是人家的活兒。以前消防都沒接觸過這一塊兒。人家就是玩水槍滅火的,你讓他去上水裡邊救援就有點勉強。
另外一點,消防隊員也是一個孩子,在咱們面前他都是孩子,他們都不會水,你讓他下去救人怎麼救?
-7-
豎井救援
我們當地在田間地頭有這個豎井,這個井是用來灌溉的,澆地的。包括我們現在家裡吃水的井也是這種井。那兩年,有人跟家人生氣了,往裡邊跳。還有人是失足了,不小心掉進去的,都有。有些人是被殺了,謀殺了,扔進去的。各種各樣的都有。井比較深,十幾米、二十幾米、三十幾米都很正常。現在我們這邊很多井就是 40 公分到 50 公分寬的井口。一個成年男人或者一個成年女人是很難下去的。但除非他是衝墜,那一瞬間他會下去。我們要下去的話,身上碰得到處都是鮮血了,對吧?都是口子了。

■ 圖 / 夜裡在玉米地裡的豎井上實施救援,落井人已經沒有生命體徵

■ 圖 / 冬天在耕地裡的豎井上實施救援,一老人投井自殺,救上來後生還
在豎井裡實施救援非常有難度。有一次,何邵舟到達現場以後,看到消防隊排程了挖掘機過來。計劃是把井口周圍的土地挖開,讓救援人員從外面到達與落井人的深度差不多的平面,再實施救援,但這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他曾經請教過挖掘機師傅,師傅說,豎井周圍通常地方不大,所以每往下挖一點就要及時處理一點沙土,這樣才能保證挖掘機有足夠的作業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三臺挖掘機同時作業,也需要 48 小時才能挖到差不多 15 米的深度。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更直接快速地到達深井裡遇難者的位置?
說白了我們要造一些東西,能在豎井裡邊能夠不下去人,並實施救援。我們都要鑽研這個難度。後來我們就研究這個東西,我說「救援隊的兄弟們,你們不是有幾個會電焊的啥之類的,對吧?會搞這些東西的。我們自己做,買一些鋼材自己做著試試!」
按照我們最初的圖紙去理解這個東西。我們怎麼做機械,做抓手?我們做了一套工具。我們首先考慮這個機械抓臂怎麼去設計。萬一公安給我們說裡邊有兇器啥的,讓我們打撈怎麼辦?於是就在下邊加上強磁啥之類的。我們做了一根杆子,上面就像筷子一樣。筷子頭上我們要搭載各種環境下使用的東西。還有人說,有球形的怎麼辦?比如說一個頭,我們怎麼把它弄上來?一個圓球怎麼弄上來?被大卸八塊的人怎麼給他弄上來?反正亂七八糟的,我們都要考慮。後來造好了就很簡單了,就不用下人了。但研發費錢啊!就是買一些鋼材,讓人家幫忙加工。兄弟們自己也會動手做一做,做得很粗糙。做了第一代的裝備。

■ 圖 / 一次典型的窄口豎井救援,落井人已經失去意識,救上來時還有生命體徵
有了這個機械臂,再加上他們原本就已經熟練運用的繩索技能,豎井打撈的技術問題基本上解決了。但由於豎井的隱蔽性,很多遇難者在被發現的時候,通常已經過去了很久。
說一個比較經典的,有一次消防通知我們了。過去之後,說裡邊兒像是個人,疑似是個人。拿個望遠鏡趴在井口上,拿個燈照著,就那樣去看。你就看到像一個人的背部在那漂浮著。因為有水,人在裡邊時間長了,你可能已經看不清這個是不是人了。 我們把東西弄過去之後就開始搞。
隊員「像個人。」
何邵舟「搞一下試一下!」
隊員「好!」
何邵舟「那個是腿不是?」
隊員「好像是!」
何邵舟「好!套腿!」
剛把繩子套上腳腕,輕輕一拉,啪!腳沒了,斷了!
何邵舟對隊員「想辦法弄!」
何邵舟對法醫/公安/消防「搞上來可能少零件啊,這個東西太爛了。時間太長了。」
法醫/公安/消防「沒事!先搞上來再說!」
最後把繩子套到大腿上,把那人拉上來了。拉出水面的一瞬間所有人站不住了,因為它味太重了。
何邵舟對隊員「趕緊戴口罩!」
我自己也感覺味道特別臭。所有人都跑,但是我的兄弟們不能跑,不能撒手。就這樣一點一點提上來的。反正放到那兒,男女都分不清了。咱也不知道那是啥情況。在河裡邊撈的這種也有。反正是在水裡時間長了它都生蛆了。啥樣兒的環境都見過。
我們把屍體撈上來之後交給他們。法醫判定完之後,人家搞,我們就收隊了。直接就回來了,不過多地問。我們現在已經常態化了,因為那幾年的溺水的人也比較多。基本上就是這幾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我們用撈仔鉤去撈;第二種,聲納定位能定到;第三種,人被衝跑了,我們沒辦法,只能划著船在河裡邊找。多天後,最後自然漂上來。人到一定程度就會飄上來。
-8-
低生還率
說是救援隊,但其實當人溺水以後,真正能被及時打撈上岸並救活的,根據何邵舟的經驗,是非常少的。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救援隊的大多數任務,其實結局並沒有那麼讓人振奮。

■ 圖 / 一年輕人在河邊散步時落水,何邵舟在河岸邊對其進行心肺復甦
說白了我們就是撈屍的,當時我們沒明白這個道理。一直到現在我都知道,這明知道他死了,但是我們不能說他死了。因為死亡不死亡是醫院判定的,對不對?這麼多年了,很神奇的是,在我們當地的水域撈了 600 多人,裡面只有兩個人是活人。
這倆活人是怎麼回事?他們是一家三口在河裡邊去玩。這個小孩是鞋掉到水裡邊了,去撈鞋了,撈一隻拖鞋,就滑進水裡去了。這個媽去拉小孩,然後父親去拉老婆和孩子。三個人全部落水。
我們去的時候這個小孩還有他媽媽在水面上漂著。我們就趕緊,衣服啥都沒脫,直接跳進水裡。游泳過去把人拉出來做個心肺復甦,又活了,兩個人活了。但是這個男的,一家之主,沉底了。那就用鉤子鉤,最後鉤上來也時間也長了,救不活了。
人掉到水裡,一般情況下 4 ~ 6 分鐘之內如果能撈上來,然後做心肺復甦,救回來的成活率是很高的。但是如果說你超過 4 分鐘或者 6 分鐘之後,基本上失去生命體徵很正常。
說句心裡話,我看到小孩溺水,尤其是十幾歲的小孩,眼看快成人了,我是最受不了的,心裡最難受了。但是我明知道他已經死了,能做心肺復甦咱也儘量做。
所以說我們救援隊近兩年一直在做兩個工作。第一個就是防溺水的宣講。第二個就是,我們利用自己的技能跟游泳館合作,教別人應急狀態下怎麼自救。我教你在水裡邊怎麼漂浮起來。只要你在水裡邊能確保冷靜,能漂浮起來,躺到水上,你就能給救援人員爭取時間。

■ 圖 / 河南 7 · 20 特大暴雨災害期間,何邵舟和隊員在新鄉市輝縣境內救助受困老百姓
在何邵舟的帶領下,這支民間救援隊越做越大,成員也從最初的 7 人擴充套件到現在的 175 人。在 2021 年河南 7 · 20 特大暴雨災害的時候,他們更是全力投入搶險救災工作,成為了政府救援力量的有效補充。即使在疫情期間,他們也出錢出力,擔負起了當地的大面積消殺工作。這麼多年來,何邵舟自己也付出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他覺得對家人是虧欠的。
說心裡話,我很矛盾,一直到現在我還很矛盾。有時間是顧不了家,顧不了孩子。但他們現在都理解我。那兩年本來我爸不支援我,還整天問我錢花到哪了,說我沒往家裡拿過錢。那一年大年初四還是初五,過春節的時候。我接到報警電話之後,跟我爸說「走吧,老爺子!我帶你看看我幹了啥。」俺倆一塊去了。
我都沒好意思喊兄弟們,因為都過年了,我咋好意思喊兄弟們?我就只叫了一個兄弟。我說「爸,你就負責給我倆照相就行,留點資料。」那次撈了一個老頭,大冬天的。從那以後,我爸再沒管過我。他說「你幹吧!」

■ 圖 / 河南 7 · 20 特大暴雨災害期間,何邵舟和隊員在新鄉市輝縣境內救助受困老百姓
就這麼地,一步一步走過來,現在是變成一種責任了。這麼多兄弟跟著我,隊伍也大了。我 2013 年開始幹,2019 年註冊,截至目前為止 11 年了。幹了十幾年了,我一直在說一句話。我有一天會老,或者體力上什麼都跟不上了,我也想幹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是我希望,有一天哪怕我在救援過程中,或者是因為別的什麼事,我沒有了,我希望救援隊依然存在。
何邵舟和他救援隊隊員數次獲得各種政府表彰,他們頭上頂著各種「身邊好人」,「新時代雷鋒楷模」等榮譽稱號。但這些對實在人何邵舟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實實在在地幫助了 600 多個家庭。
對我們來說,盡我的舉手之勞,能幫一個人是一個人,就這麼個想法。我感覺到幫人之後也很快樂,不是說沒啥收穫。就是感覺到很快樂,真心話。
如果有希望支援何邵舟的事業,願意給他的救援隊捐錢捐裝備的,歡迎和他取得聯絡。具體聯絡方式如下:
河南郟縣應急救援協會
0375 – 5595110
13383999505

來自故事君的溫馨提示
微信公眾號最近改版了,如果你沒有給 故事FM 加星標,將有可能無法收到 故事FM 的大封面推送,我們可能因此在資訊流裡錯過。
為防止走失,我們邀請你做一個小小的動作,給 故事FM 微信公眾號加個星標,方便你及時「捕捉」到 故事FM 的每期故事。

↑ 歡迎「關注」故事FM 並設為星標
圖片來源:講述者

Staff
講述者 |何邵舟
主播|@寇愛哲
製作人|夯特理
文案整理 | 夯特理
聲音設計 | 王略
運營 | 鳴鳴
BGM List
01.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
02.超愛吃魚頭 – 桑泉
03.Junkyard Resident – 彭寒
04.一些時間的餘燼 – 桑泉
05.我是壞蛋 – 王略
06.sad- 桑泉
07.Hi I'm Your Mom – 彭寒
08.愛情的複雜性-彭寒
出品|聲音故事傳媒「故事FM」
版權宣告:聲音故事傳媒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故事FM
故事FM 是一檔親歷者自述的聲音節目
蘋果播客 | 網易雲音樂 | 喜馬拉雅 | 蜻蜓FM | 小宇宙
QQ音樂 | 荔枝FM | 懶人聽書 | 酷狗音樂 | 酷我音樂
均可收聽
↙ 點選「閱讀原文」,講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