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連我奶都會唱《來財》了

⭐️歡迎預約“新榜內容節—2025新榜大會”直播
編者按:憑藉魔性洗腦的旋律,《八方來財》成為了2025年的抖音神曲,吸引全民參與二創。本文分析了《八方來財》如何在網際網路走紅,及背後的文化內涵。
本文首發於虎嗅年輕內容公眾號“那個NG”(ID:huxiu4youth),作者黃瓜汽水,編輯、題圖渣渣郡。文章所述觀點不代表新榜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誰也想不到2025年第一首火起來的歌,是一首人見人打的“弱智歌”。
來自廣東的說唱歌手攬佬,操著一口地道的廣東普通話,嘴裡瘋狂唸叨倆字:來財。
不管你現在手頭在幹嘛,聽了都得立刻馬上給我來財。
全民二創之後,《八方來財》變成了大家最想遮蔽的口水歌。
但也有人說,罵《八方來財》是跟風,聽《八方來財》才是生活。
洗腦還是弱智?
也許你也好奇,一首歌而已,能火到什麼程度?
這麼說吧,現在開啟短影片平臺,根本不能相信任何一個bgm。
彈出任意一首歌,第二句都會是一句故作深沉又莫名其妙的“來財,來”。
被視為網際網路過街老鼠的《八方來財》,其實是由一位名叫攬佬的廣東說唱歌手在2024年發行的歌,當時也只是在小圈子裡短暫地火了一下。
2025年的這個春天,這首歌如同死灰復燃,迅速登上網易雲音樂熱搜榜第一,以極其誇張的速度蔓延整個網際網路,變成了抽象年輕人最趁手的武器。
為啥?因為旋律洗腦上頭,且歌詞恰到好處的具備一種中專生模仿黑社會的喜感。
我們這兒的憋佬仔,脖子上喜歡掛玉牌
香爐供臺上擺,長大才開白黃牌
虔誠拜三拜,錢包裡面多幾百
易的是六合彩,難的是等河牌
來財,來。
去年年底,“來財”DJ版搶灘登陸擦邊主播界,只要是有點粉絲的女主播,都扭過一段“來財舞”。
當時的人們還沒預料到,這個戴著墨鏡的廣東男人將會成為籠罩整個音樂圈的陰影。
無論你平時聽什麼圈子的歌,無論你的播放愛好是流行還是抒情,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首歌逃得過來財病毒的制裁。
掌握混音技術的相關從業人員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巔峰賽,只要你跟得上熱點,就可以製作所有歌曲的來財remix版本,然後無差別投放,精準打擊每個人。
這波來財病毒先沾上了說唱圈。
Kanye的著名歌曲“Flashing Light”率先慘遭毒手,歌詞變成了:flashing,來。連Kanye本人的照片和推特也被P上了“來財,來”,可以稱得上是業界最強背書了。
Billie Eilish的bad guy也變成了“I'm a bad guy,來來來”了。Jay Z的那首“Niggas In Paris”也變成了“憋佬仔in Paris”。
至於那些說唱圈的神仙們比如21 savage、Travis Scoot、Kendrick Lamar,幾乎所有說唱歌手的經典專輯,都被P上了攬佬那張詭異的臉。說是玩梗,其實更像是粉絲團建。
韓流Kpop也沒逃過。
BigBang的“bang bang bang”變成了“來來來”,“I'm a bad boy”變成了“I'm a 憋佬仔”,鳥叔的江南style也變成了“來來來”。
國內R&B歌曲也淪為重災區。
林俊傑唱著“我們背對背來財”,陶喆的歌也變成了“愛我還是財”,方大同的“愛愛愛”變成“來來來”。
周杰倫和王力宏的專輯封面也被換上了攬佬的迷人微笑。
《八方來財》從一首小眾說唱歌曲,變成了流行文化程序中的史詩級抗抑鬱金曲,不笑的人該去看醫生了。
《兩隻老虎》都變成了“兩隻佬仔,兩隻佬仔,跑得快”。
除此之外,《在那八方來財的地方》《咱們屯裡的憋佬仔》《京劇版八方來財》《挪威的憋佬仔》《唱首來財給黨聽》也陸續發行,一個攬佬掉下來,養活了千百個領域的博主,AI果然永遠都替代不了人類的腦洞。
好曲不挑詞,來財可以跟世界上的所有藝術形式混搭——記得上一次這麼嚴重的全民疫情還是新冠。
日本漫畫的對白,也被換成了“來財,來”,莫名其妙就燃起來了。
《八方來財》這首歌能火成這樣,必須得感謝它的恩師“小曹動畫”。
這是一位發源於抖音的抽象動畫博主,用極簡抽象的動畫小人,搭配人機ai味極濃的配音,在短短20秒內做出令人困惑又總覺得頭皮發癢的古怪影片,不知道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想出來的陰損劇情。
某次小曹動畫釋出了一則“動畫小人夫妻躺在床上重複大喊來財”的影片,變成了“來財運動”最響亮的一次二創,從此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隨便點開一個動畫,就是惡魔低吟“來財”。
況且他還有真正權威的背書:在抖音搜尋“邪教”,第一個結果是“小曹動畫”,第二個才是“中國反邪教”官方。
遺憾的是,由於小曹動畫在直播間裡帶著粉絲喊來財,現在已經被禁止關注了。沒親眼見過邪教的朋友,可以去小曹動畫的主頁接受洗禮。
由於玩梗玩得太猛烈,《來財》已經徹底變味了,它徹底變成了區分人群智商的工具。
網友對這首歌的一致評價是“像是吃了拼好飯中毒寫出來的”“愛聽這首歌的人小時候肯定發過高燒”“在攬佬演唱會現場只發現了國潮來襲的飯盒”“沒吃過屎的可以來聽一下這首歌”。
地圖炮雖遲但到。作為《來財》正統發源地的廣東代表隊這時候有話要說了。
正方代表認為,《來財》是廣東說唱之光,第一次讓全國人民對廣東地區的民俗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反方代表只留下了“冚家鏟”三個字,能看懂粵語的人應該都笑了。
攬佬的血統也成功挑起了廣東省內內戰,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目前無一人認領,最後的結論是“他還是自己一人一個省吧”。
說實話,現在看見攬佬那張莫名其妙的笑臉,人已經忍不住有應激反應了。短影片相關搜尋的關聯詞才是最幽默的——
“來財到底是哪個畜生唱的?”
說唱出海
先別急著嘲笑他。
別看在國內這首歌被玩成了臭大糞,實際上,攬佬去年就火遍整個外網。
如果你瞭解說唱文化,就一定知道有種嘻哈風格叫做“孟菲斯”(Memphis rap)。
孟菲斯說唱是嘻哈音樂的地域性流派,起源於1980年代的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它的特徵就是“低成本”“低保真美學”的粗糙製作,使用合成器、半時鼓機程式與低沉的低音製作的旋律極簡而上頭,取樣經常使用靈魂樂、放客或恐怖電影配樂。
攬佬在採訪中就多次提到,自己的創作流派屬於這種小眾的說唱風格。
在說唱原產國美國,已經有不少樂評人聽過了攬佬這張被國人罵爆的專輯《八方來財》,並且給出了高度評價——在遙遠神秘的東方古國,竟有高人如此精通美國民間底層的韻律。
攬佬在國外火的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Spotify上,攬佬的每月聽眾高達43萬,已經超過了他的同行馬思唯(18萬)。
YouTube評論區已經被羨慕嫉妒恨的外國友人攻佔了,盛讚《八方來財》是天籟之音,是人類音樂的頂峰之作。雖然他們誠懇地表示自己一個字都聽不懂,但只要前奏一出來,沒有一個人能停止搖擺。
TikTok上,那句“老天保佑金山銀山前路有”被翻譯成了“God Bless you with moutains of gold and silver”並且廣為傳唱。老外熱衷於製作AI影片,讓小貓張嘴就是“金山銀山前路有”,越南的女主播對著這首歌對口型熱舞,玩得人聲鼎沸的。
好學的外國網友學習了歌詞大意後,誠懇發問:anyone know where jinshanyinshan road is?哪位家人知道金山銀山路到底在哪啊?
還有外國網友用機翻中文表達對這首歌的熱愛:你的音樂讓我更接近天堂,愛來自波蘭挪威俄羅斯丹麥。
海外IP的留子網友們也現身說法,無論是美國德國還是奈及利亞,身邊的老外們聽完之後全都嗨瘋了。
“亞洲人到底是怎麼整出來這麼有靈感的活兒的?他們那兒又不能磕藥吸毒。”
這首歌甚至被抬到了一個不屬於它的高度。
據說美國網友已經開始反思了:美國的說唱歌手只會向我們炫耀自己的大金鍊子和蘭博基尼,但中國的說唱歌手攬佬卻在歌裡真誠地祝願我們“變得富有”,歌詞深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為什麼國內外評價如此割裂?
有一說一,在這波“來財熱潮”之前,我也品味過攬佬的幾張專輯。從製作和編曲的角度來說,他的風格其實不算低俗,甚至還很有創意。如果旋律不夠洗腦,它也不會火到今天這個地步。
先說優點,雖然攬佬的歌被嘲笑低智,但歌曲的取樣足夠刁鑽,總體聽下來“很好玩”。
《八方來財》的前奏取樣是一首1987年的韓語老歌《비닐장판의 딱정벌레》,比《八方來財》在國外更火的那首《因果》,前奏取樣是1986版《西遊記》裡的天庭專用bgm。
當《大展宏圖》的前奏響起了粵劇《帝女花》唱段的時候,就算是在非洲打工的廣東小孩,沉睡的DNA也必然一起甦醒了。這種創作手法,在千篇一律沒新意的國內說唱圈子裡確實比較少見。
並且在他的歌詞裡,塞滿了廣東的三大民系文化:廣府、潮汕、客家。甚至還有這幾年在廣東圈子裡剛出現的新梗。
“別墅裡面唱K,水池裡面銀龍魚,我送阿叔茶具”,幾句歌詞端上來就有畫面感了:愛做生意的廣東人過著富庶的生活,住在別墅裡也要唱卡拉OK。不管你是誰,都必須先坐下來喝茶。
“隨身帶一瓶斧標的活絡油”,說的是廣東地區家裡都有的老牌驅風油。“攬老師噶活絡油功效長賓周”,說的是幾年前一位廣東帶貨主播翻車後,廣東人民紛紛嘲笑玩梗,調侃喝了某款生可樂“賓周”會發光(俗語,男性生殖器)。
“生仔未必就係福,玩左音樂頭嗦嗦”,這句歌詞和韻律來自2003年廣東電視臺的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的“生仔未必就係福,要娶新抱要分屋”。
“天頂一粒星,地下開書齋”出自一首潮州童謠,身為客家人的攬佬也在歌裡拽了幾句潮汕話:“不管廣府還是膠己人,後生仔挺脊椎”。歌詞裡的吃血蛤、拜觀音也都是潮汕當地民俗。
在這些歌的評論區下面,大夥早就因為聽歌的品味鄙視鏈打成一團,個別廣東網友的評價被淹沒在人山人海里:我是汕頭的,其實我聽著挺好。聽完這首歌,中秋節想搖著點香拜神。
但恰恰問題也出在歌詞上。
外國人愛聽,因為他們只聽曲子不聽詞,但是中國聽眾不僅能聽懂,還會仔細審視你到底編了什麼詞兒出來。
《八方來財》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這群憋佬仔”,有一些熱心的廣東網友為大家解釋,“憋佬仔”在客家話裡是罵外地人的髒話。結果現在玩梗玩瘋了,大家張嘴就是“憋佬仔”,自己被罵了還跟著樂。
尤其是歌的後半部分,變成了四字成語串燒,像是突然站起來給大家敬酒的廣東廠仔,貢獻了個人知識儲備庫裡的所有吉祥話——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東南東北,西北西南,步步高昇,八方來財,四海為家家興旺。百事可樂,千事吉祥,萬事如意,順風順水,天道酬勤,鵬程萬里。
難怪有網友銳評:“我奶說夢話唱得都比他好聽”。
廣東狠人文化
那麼這時候有人好奇了,攬佬為啥要寫這些歌?
1998年出生的攬佬,出生於廣東惠州,川粵混血,算是客家人,也算是半個憋佬仔。在混入說唱圈之前,他曾經在老乾媽直播間做過主播,也是這個泛中專文憑集散地之中為數不多的大學本科生。
在四川上大學期間,攬佬入鄉隨俗玩上了當地土特產說唱。當然,前期的攬佬和大部分中文說唱從業者一樣,熱愛模仿美國貧民窟黑哥唸經。但我們都知道,這種黃人模仿黑人的說唱毫無靈魂,因為畢竟中國哪找得到真正的康普頓?
這時候,機靈的攬佬開竅了:廣東民俗+孟菲斯說唱,有沒有搞頭?
答案是:太有搞頭了。
於是在2023年,他的專輯《順風順水順財神》釋出。
光是看一眼專輯名字,感覺自己已經閃現嶺南,面前是一個穿著白色Polo衫的廣東中年男人,坐在廣東省省沙發紅木傢俱上,端著一杯鳳凰單叢,露出一嘴被煙油和檳郎盤包漿的牙,背後的書法大字牌匾,要麼是“大展宏圖”要麼是“天道酬勤”。
除了我們已經倒背如流的《八方來財》,他的大部分歌曲都和廣東文化有關。
掛玉牌,拜三拜,六合彩,等河牌。這些元素分別對應了廣東地區的拜神習俗以及投機賭博心理。換句話說,就是“風浪越大魚越貴”,廣東人從來都不會坐等天上掉餡餅,“掙錢”兩個字已經被他們刻進了骨頭縫裡,代代相傳。
利滾利,兄弟仁義,賭桌哲學,香車豪宅,紅木傢俱。攬佬的歌詞是一種沒落的廣東美學的濃縮。既有經濟發達地區腰纏萬貫的自負,也有對廣東傳統生活方式的細仿與致敬,還有一絲隱約的對黑社會江湖文化的懷戀。
在那個年代,一句“膠己人”就能在五湖四海找到最穩的靠山,賺大錢、娶雅畝(娶個漂亮妻子)、起大厝(蓋大房子)就是最樸素的發財夢想。
和東北人狠話不多的冷冽氛圍不同,亞熱帶季風氣候滋養的南方狠人文化,靈魂核心就是“做老闆”。天高皇帝遠,從古至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待金錢有一套獨特的哲學,他們對“利”的嚮往超越一切,不管是賣魚賣菜還是學人家做黑社會,只為了兩個字:來財。
越是高風險高收益的領域,迷信越是一項被重視的心理按摩工具。越來財,越拜神,就算蓋起了水泥大廈,也總要留一個角落給神仙點香,保佑自己繼續財源廣進——這就是廣東文化中關於“先進與落後”的迷人雙面性。暴力和神明,就是廣東人心裡的雙花紅棍。
然而,黑色幽默的是,如此俠肝義膽、信奉因果報應的歌詞,卻是由一個吃飯都捨不得買單的人寫出來的。
攬佬在說唱圈火了之後,前女友曾經發了一首歌diss他的生活作風:不僅嫖娼出軌,吃一份56塊錢的雞公煲還要AA。
就算我們調侃,也不得不承認仍然有許多人真心喜歡這首歌。
廣東作為人口流入最活躍的地區,也有自己的一套話語體系。這個故事裡只有兩個詞:打工或搞錢。因為普通人想要改變命運,只有埋頭做事這一條路。
就像作為普通廣東市民的攬佬,並不是只知道寫發財歌——
我的生活除了賺,還剩什麼囹
怎麼活的越來越像,那些電影
怎麼他們從來不用控制貪慾
怎麼他們出生就在金字塔塔頂
《卡拉OK》
沒有人比廣東人和新廣東人更盼望著發財了。這裡是整個中國最愛錢的地方,哪怕你沒有多優秀的能力,只要肯吃苦,都能找到掙錢的活路。
就像廠仔廠妹們在流水線上打了一天的螺絲,回到宿舍聽著手機裡的《八方來財》夢想著“金山銀山前路有”,感覺這輩子都有了盼頭。然而現實是,當你每玩一次“來財”梗,都在幫攬佬收集他未來的庫裡南碎片。到頭來,來財的只有他一個人。
當我們長篇大論探討這首本就沒什麼意義的歌的時候,有人只用了一句話點評:
其實就是大家窮瘋了。
  關於新榜


• 作為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內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體內容營銷和企業服務系列產品,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內容資產獲取與管理,服務於內容產業,以內容服務產業。
• 我們的客戶既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中國平安、比亞迪、京東、通威、貝殼、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雅詩蘭黛、迪士尼等頭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長的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和MCN機構。面向企業的內容化組織建設,新榜提供從公域流量募集分發到私域內容運營建設的各項所需。
• “新媒體,找新榜”是我們的使命。憑藉全面穩定的新媒體內容資料產品和企業服務能力,新榜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上海數字廣告領軍企業,曾榮獲“全國內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中國廣告新媒體貢獻年度大獎”等稱號,擁有多個傳播評估監測專利。瀏覽器搜尋新榜官網,獲取更多新媒體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