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餐廳這麼喜歡用巴沙魚呢?
即使是最平價的草魚,價格也是10元+每斤,品質更好的黑魚、清江魚之類的價格更是翻番。為什麼同樣是魚,巴沙魚卻這麼便宜?它究竟是個什麼魚呢?
是的,巴沙魚其實也算是一種鯰魚了,和我們平時吃的土鯰、花鯰算得上是遠房親戚,也難怪巴沙魚的肉質也是軟嫩口感的。如果你看到巴沙魚沒有被人類肢解成魚片前的全貌,就會發現它和土鯰不光是肉質相似,其實長相也十分接近——渾身滑溜無鱗,唇邊兩個溜光水滑的長鬚子。

巴沙魚是雜食性魚,對於飼料的要求不算很高,基本算得上是給啥吃啥。而且它們長得很快,只需要短短幾個月就能從魚苗成長為可以出魚塘的大魚。更重要的是,它們就連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就算是氧氣含量稍低一些,水質稍差一些,同住一塘的魚多了些,它們也能活得自在,還能哐哐長肉。

這雖然能留存魚肉中的水分,但也會影響到魚肉的口感,讓它整個吃起來都是水汪汪軟綿綿的,沒有土鯰、花鯰那種肉纖維的感覺,魚肉本身的鮮美風味也基本流失掉了。
其實,龍利魚就是海邊常說的舌鰨魚,因為體型側扁呈舌頭形狀而得名,龍利是廣東地區對鰈形目舌鰨科下多種魚的統稱,因此讀起來比舌鰨來的順口,龍利魚這個名字也就成為了這類魚共用的商品名。

雖然巴沙魚和龍利魚,一個是海魚一個是河魚,一個是鯰魚一個是比目魚,可謂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架不住兩者做成魚柳之後的樣子太像了,因為不少無良商家就會讓巴沙魚掛著龍利魚的名頭去售賣。稍微良心些的不過是讓巴沙魚蹭個熱度,價格還是原來的價格。沒良心的,就直接讓你用龍利魚的價格買巴沙魚了,畢竟龍利魚的價格可是巴沙魚的價格兩倍不止,而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會分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巴沙魚還是龍利魚。不過一旦做熟了,兩者的口味差別就還是挺明顯的。巴沙魚魚排通常更厚實,而肉質不僅軟嫩,而且尤其多汁,可惜的是雖然口感不錯,巴沙魚卻沒有什麼突出風味的,如果不外加調料進行調味,會讓人覺得食之無味。相比之下,龍利魚的好太多了,口感細嫩軟滑自不必多說,還有著獨特的鮮甜滋味,風味十分突出。
當然,如果沒有被無良商家坑錢,巴沙魚本身其實也是一種很優質且高性價比的蛋白質來源,但買巴沙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