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內耗的根源,用腦太多,用心太少

過去一年,關於我們的精神狀態,打工人突然開始自嘲“牛馬”,看到鄉村的牛馬,破防不已;創業者既不敢躺,也無力卷,憂心竭慮思考如何不下牌桌,不然boss就得去boss直聘找工作了。還有人,即使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有高的職位、高的社會地位,也常常感覺不快樂,更不用說遇到挫敗了。
當我們被生活裹挾的時候,當外部因素髮展不如我們預期的時候,也正是我們應該內觀的時刻,正如許倬雲那句話:“往裡走,安頓自己。”憑藉內觀,用強大的心理韌性,幫助我們用心“活在當下“。
事實上,真正的強者,不僅僅是因為能力有多麼出色,還因為心力足夠強大。能力可隨時間積累,而心力,作為願力與能力統一體,是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
未來,我們仍然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我們如何保持強大的心力?

當代人的問題,用腦太多,用心太少
金惟純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寫道,“為什麼機器越來越像人,而人越來越像機器?可能就是現代人用腦太多,用心太少造成的。
有一些人,把每天的日程日程排得滿滿的,忙得團團轉,但盤算下來,也沒忙出什麼結果,反而覺得自己的人生很難隨心所欲。金老師說,“忙”就是“心亡”,心不在了,所以才忙,古人造字的時候就把“忙”的因果說得清清楚楚。“心亡”,一切都是白忙活。
他見到過很多“企業傷兵”,而且都是將軍級別的。他口中的這群人,指的是,出身名校,遊走於知名大企業,屢受重用、破格提升,四十出頭即成企業中堅力量,然後人生出現重大轉折(以健康出狀況最普遍),選擇(或被迫)暫離職場。
有一回,他見到一位知名企業的“大將軍”,堪稱青年楷模,晉升世界頂級公司管理層,但他看起來卻極不快樂,一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擺在臉上。“為什麼會這樣?” 究其根源,因為用腦太多,用心太少。
金惟純自己也有這樣的經歷,當進入世俗定義的“人生巔峰”和“超級舒適圈”。表面春風得意,內心卻日漸空虛。他開始問自己:“生而為人,我到底是來做什麼的?”帶著這個問題,他遍搜典籍,請教高人,折騰了幾年,最後終於浮現出一句話:“我是來學怎麼活的!”
沒錯,人生一場,不過是“學怎麼活”。學習看見自我,管理自己的起心動念,學習事業上的修煉,有個高效能的人生,學習管理上的修煉,組織一群人把公司活成理想的樣子……
這些都需要用腦,但更需要用心。所謂“混序”之道,“序”即腦,“混”即心,“混序組織”就是有腦也有心的組織,乃能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金惟純學習人生怎麼活,研究到最後發現,人生到了一個階段,開始越來越簡單,簡單到最後,只剩一件事,就“近乎道”了。這件事也只有兩個字:活好!活得好的人生是快活的,越活越累是你的方法錯了。
掃碼觀看本週六金惟純老師的直播,為什麼人生只有一件事!

連線內在與外在:自洽與他洽的平衡
我們常看到這樣一句話,你的心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對於每天要面對無數難題的創業者來說,修煉心力更加重要。
我們先來看看,創業者是一群怎樣的人?
檸萌影視聯合創始人、CEO 陳菲總結到,創業者群體的共性特質包括追求卓越、完美主義、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強大的自驅。
但是,九死一生的創業過程,總是給創業者帶來巨大的震盪。創業者可能需要面對的問題:1.劇變環境中,難以自我安放;2.被形塑和異化,無法自我接納,和自我斷連;3.過於關注事,工具化自己與他人,和他人斷連。
這時候要怎麼辦?創業者如何有能力帶領一家企業穿越週期?
十年間,檸萌影視成長為頭部影視廠牌,出品了《三十而已》《小歡喜》《獵罪圖鑑》《一念關山》等多部爆款劇集。與此同時,陳菲帶領檸萌影視的戰略產品組織創新,實現了兩次關鍵的變革躍遷,引領行業之先。
這是如何實現的?創業者如何帶領組織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變革?
她說,創業就是不斷更換髮動機的過程。1.0時代,公司靠稟賦驅動,考驗創始人的腦力;2.0時代,驅力由稟賦驅動變為成功驅動,這時候創始人更多側重於體力、精力的付出;而邁向3.0時代,企業的驅力會從成功驅動轉向使命驅動,此刻創始人自身的使命和心力就變得尤為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創業者心力的成長既是對內的自我求索,也是對外的連線世界。
陳菲老師說,“人的生命本質,有兩個重要問題:如何自我安放,即自洽;如何圓融於外部世界,即他洽。對創業者來說還有一個+1的問題:如何在圓融於外部世界的同時自我安放,即如何找到自洽和他洽之間的平衡點。”
更為重要的是,“心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可以修習成長的。”
如何激發心力,喚醒內在的創造力,達到理想的生命狀態?掃描二維碼觀看本週六陳菲老師的直播。

所有的桎梏都帶在了腦上,
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從心解決
韓彥擁有17年投資經驗,他是光速中國創始合夥人和實控人,也是光速美國全球機會成長期基金投委會成員(全球6位投委會成員之一),2019-2024 連續6年獲“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人”。2022年,韓彥創辦心資本——繼光速中國後成立的第二個VC基金品牌。他是諸多行業知名企業的早期投資人,如小鵬汽車(NYSE:XPEV, 09868.HK)、滿幫集團(NYSE:YMM)、信也科技(NYSE:FINV)、百川智慧等。
一提到資本,很多人會覺得資本的世界是冰冷無情的數字遊戲,極度理性。然而,韓彥自詡一名修行者,每日冥想,定期修行是持續多年的習慣。作為職業投資人,韓彥花了很大能量處理自己——修煉自身,向內內求,吸引同類,是他與世界和自我的相處模式。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東西:修煉靈魂,修煉心。
根據自己過往的經歷,韓彥突然意識到,我們還有一個比腦子更厲害的器官,那就是心。
創業維艱,那些能夠帶領企業穿越週期的創業者,都是能夠維持好內心的秩序,保持強大的心理韌性和高能量的,可以說,心力已經成為創業者最核心的競爭力。
根據韓彥過去三年的觀察,發現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從心解決,所有的桎梏都帶在了腦上。所以他創辦的心資本,做不光給資本,更助力心力的資本。
韓彥在接受“暗湧Waves”的採訪中說,“我希望接下來20年、30年不光用錢支援創業者,而是要和他們一起成為心靈的‘共修者’,用soul power來支援他們。人生最重要的是心力,是用心感受你要做的事,你要合作的人。”
“我舉個例子,Elon Mask能夠成功是因為他自己優秀嗎?不全是,他帶著一批最優秀的人跟著他一樣瘋狂地做Tesla、SpaceX。那他靠什麼說服這些人?光是腦子嗎?不是,是他那種既asshole(混蛋)到令人厭惡但又極其瘋狂的‘地球拯救者’的信念。這個信念是從腦子裡出來的嗎?不是,是從心裡出來的。”
所以說,心是本源,本源裡是愛、共情,這恰恰是我們陌生而又強大的,和世界連結的新(心)方法。
掃碼觀看本週六直播,投資人韓彥帶來《心力喚醒:創業者的外省和內觀》。
////// END //////

【本週創新大課預告】

對於創業者而言,真正的強者,不僅僅是因為能力有多麼出色,還因為心力足夠強大。能力可隨時間積累,而心力,作為願力與能力統一體,是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
創業維艱,那些能夠帶領企業穿越週期的創業者,都是能夠維持好內心的秩序,保持強大的心理韌性和高能量的,可以說,心力已經成為創業者最核心的競爭力。
未來,我們仍然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新年伊始,我們特邀三位不同行業的老師,圍繞 “創始人心力” 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與獨到見解,幫助大家在創業路上披荊斬棘,不斷精進。

嘉賓:

金惟純

  • 一件事學習中心創辦人,《商業週刊》創辦人
  • 29歲成為《中國時報》主筆,35歲創辦《商業週刊》,並將其發展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雜誌出版集團
  • 暢銷書《人生只有一件事》和《人生總會有答案》作者
  • 被李敖譽為“中國臺灣新聞界第一大才子”
陳菲
  • 檸萌影視聯合創始人、CEO
  • SMG上海文廣工作十年,後和創始團隊創辦檸萌影視,出品《三十而已》《小歡喜》《獵罪圖鑑》《一念關山》等多部爆款劇集,檸萌成為頭部影視廠牌。
  • 2022年,檸萌影視於中國港交所上市。
  • 十年間,陳菲帶領檸萌的戰略產品組織創新,實現了兩次關鍵的變革躍遷,引領行業之先。
韓彥
  • 心資本創始合夥人
  • 創辦並管理兩個風險投資品牌:光速中國和心資本。
  • 是諸多行業知名企業的早期投資人,如小鵬汽車、滿幫集團、信也科技、百川智慧等。
荊宇航
  • 混沌創新領教Spark | 連續創業者|CEO實戰教練
  • 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30位創業精英(30U30)
課程亮點
  • 使命召喚:至暗時刻找到自我突破和前行的力量,找到內心答案
  • 多元視角:專家/創業者/投資人多元視角分享困境突圍的方法
  • 自我探索:激發個人潛力,塑造未來核心競爭力
  • 成長共鳴:現場200位同學一起碰撞思想,彼此成就成長之路
  • 心力修行:新週期下的心理韌性提升,幫助在實踐中提升自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