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音,聽見真格。
「此話當真」是一檔泛商業類播客,我們希望搭建這樣一個分享和交流的平臺,讓每一個對商業、科技、創投充滿好奇的人都能在這裡有所收穫。每期播客將會由不同的真格投資人擔任主持,和各領域的領軍人物一起帶大家深入瞭解科技趨勢,以及創新技術的影響力。交流科技熱點,我們只想給你最專業的解讀。
當然,我們希望這不僅僅是一個播客,更是一次創業的探索。真格,你的創業第一站!我們期待與你相遇,一同發現新的可能。
2016 年,Castbox 成立並進軍海外移動端播客市場,填補了市場空白,註冊使用者曾一度達到 3000 萬,位列第三方播客產品榜首。
2018 年後,Spotify 擲重金下場播客市場,Castbox 面臨著商業化的難題和大環境的擠壓,創始人王小雨帶領團隊經過艱難探索,最終實現了矩陣式打法的轉型突破,發展了一系列娛樂相關的產品。如今,這位畢業於北大心理學系,有著多年開發經驗的前 Google 員工王小雨,正沿著她的創業路徑,領導著一個有著 50 多款產品和全球 5000 多萬月活使用者的公司。
作為網際網路創業時代的踏浪人,王小雨和團隊積極關注著 AI 技術的發展,上線了數款 AI native 產品。對於如何在網際網路環境下做好一款 AI 產品,她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真格基金投資副總裁 Monica 與 Castbox 創始人兼 CEO 王小雨,一起聊聊她不尋常的創業路徑背後對創始人心態和創業形態的思考,以及對公司在積極納入 AI 技術過程中所遇到的變化與挑戰的看法。


留在牌桌上,等待更好的機會

主持人
謝巖 Monica:真格基金投資副總裁
嘉賓
王小雨 Renee:Castbox 創始人兼 CEO([email protected])
時間軸
Renee 的創業經歷:從 Castbox 到產品矩陣
01:15 北大心理系、大三自學程式設計、勇闖 Google 後選擇離開創業
12:56 創立 Castbox,月活一度達 3000 萬
15:48 單一產品商業化困難,轉型矩陣式打法
創始人如何有效組織和管理公司?
24:04
發揮各家優勢是跨國組織的效率密碼
25:32 Founder Mode 帶來的啟發:不管規模多大,創始人一定要抓細節
27:30 保持開放性很重要,引用新正規化是更高階的槓桿點
應用 AI 技術給一家公司帶來了什麼影響和挑戰?
30:53
從生產到推廣環節,AI 技術應用帶來了歷史最快的增長
37:31 如何在公司中推廣應用 AI:founder 要能夠發掘出水下的新技術人才
40:12 管理是反規模的:小公司能更好適應新技術的納入
43:21 矩陣式打法背後:以市場和收入為導向會更輕鬆
49:08 面對大模型生產力轉化的不足,主動增加工程投入有價值嗎?
創業者視角 VS 投資人視角;單一產品做大 VS 矩陣式生意
53:07 聊聊投資者心態:不求每一次都成功,但是最成功的必須在自己手上
54:59 做公司的兩種心態:作為生意和作為事業
56:12 留在牌桌上才能等來機會,永遠保持對市場、對新鮮技術的嗅覺
01:00:39 網際網路產品早期就得砸錢嗎?
01:01:56 不是所有網際網路產品都是贏家通吃,學著接納多樣化產品的自然規律
如何在當下做好一個 AI 產品
01:04:07 只看應用層,最後滿足的還是使用者需求
01:06:05 網際網路已經不存在什麼新東西了,品類是前提,組織能力很重要
01:08:21 今天的 AI 產品經理需要真的懂 AI,知道 AI 的邊界在哪
01:14:06 潛力產品的兩個特徵:符合成癮機制 + 激發心流狀態
聊聊創業本身,有關創始人的心態和行為
01:19:09 創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01:20:52 第一個話題:創業者的耐心
01:25:31 創業有 upside 和 downside,我的 downside 是至少投資人不要虧錢
01:28:45 不迷戀宏大敘事,先立地,再去找頂天的點
01:30:18 第二個話題:創業者的悲觀與樂觀
01:33:48 出海創業者是否需要到美國去?
01:38:01 快問快答
相關推薦
公眾號:Renee 創業隨筆
播客中提及的文章:創業的耐心、悲觀的樂觀主義者、Founder Mode
Renee 提及的書籍:《閃電式擴張》、《Four Thousand Weeks》、《弗蘭克爾自傳》
你可以透過小宇宙、蘋果 Podcast 、喜馬拉雅收聽我們。如果你對節目有任何的建議與期待,歡迎在留言區互動~
如果你有任何的創業想法或是有合作的想法,歡迎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 !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