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樹椰汁爆改“賢妻風”,網友:你讓我感到陌生!

作者:楊陽
來源:頂尖廣告
文章已獲授權
在品牌圈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沒有什麼是不變的,如果有,那就是椰樹集團老闆的審美。
三十二年如一日信奉“男人有男人味,女人有女人味,椰樹有椰汁味” 的宗旨,愣是在“白幼瘦”當道的潮流中殺出重圍。
豐滿長腿女神、陽光大男孩們刷爆全網,椰樹椰汁也藉此一洗“土味”標籤,被網友盛讚為 “審美的神”。
不過最近,椰樹椰汁似乎開始有了新變化。
有網友發現,椰樹集團官網更新了一年一度的招聘廣告。
招聘資訊顯示,這次計劃招聘50 人,專業不限,要求大專及以上學歷、年齡 32 歲以下。

圖源:海南椰樹集團
本科生月薪1.4 萬(轉正 萬),碩士生 2.1 萬,博士生 2.8 萬,五年後年薪翻倍 ,薪資待遇直接讓打工人酸到瞳孔地震。
“入職就有車、有房、有高薪、有前途,能致富,還獎勵別墅海景房……”
不知情的人怕是要以為碰到了緬北騙局,畢竟椰樹的工作簡直是 “打工人夢想”,實在不敢多想。

細看之下,這則招聘廣告和往年差別微乎其微,依舊是熟悉的“高薪配方”。
要說不同,還真有兩處,一是放寬了學歷和年齡門檻,二是廣告配圖畫風變了。
去年,代言人大嫂徐鼕鼕步入婚姻,椰樹借勢主打“婚慶風”。
她與啟子身著傳統婚慶服,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藉此鞏固椰樹在婚宴飲料市場的地位。
圖源:海南椰樹集團
更早些時候,廣告畫風還是“男帥女豐”,視覺效果透著股清涼,在“擦邊”與“不擦邊”的邊緣瘋狂試探,堪稱“正宗椰樹味”。
圖源:海南椰樹集團
那時的招聘廣告上,代言人凹凸有致的曲線是道靚麗風景,讓人過目難忘。
圖源:海南椰樹集團
對比之下,今年的畫風明顯更含蓄保守。
有網友銳評:大嫂徐鼕鼕雖仍擺出反手S形經典動作,卻莫名透著“賢妻”既視感,過往的性感招牌淡了幾分。
要知道,椰樹曾因招聘廣告中“入職就有車、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帥哥追”的內容違背社會良好風尚,被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 40 萬元。
“頭鐵”的椰樹選擇硬剛到底,不僅把爭議廣告置頂在微博顯眼位置,還丟擲 “五個擔心”“兩個希望”。

圖源:海南椰樹集團
一邊挨罰一邊照發不誤,愣是把罰款變成了“最佳廣告位”,賺足流量與曝光。
比起過去的“瘋狂”,這兩年椰樹確實“收斂”了些。
但即便如此,直白誘人的高薪廣告依舊足夠震撼。
正如網友所說:“花裡胡哨的招聘套路太多,還是椰樹來得實在。”

如今這波“緬北風”招聘廣告迴歸,椰樹椰汁又穩穩佔據了話題C位。
事實上,椰樹椰汁的變化不止於此。
沉寂許久的椰樹,最近悄悄復更了抖音賬號,內容卻像是換了” 一樣,透著股陌生感。
比如最新動態就玩起了民族風” 爆改,推出全新男團:
帥哥們身著民族特色服飾,手舉椰樹椰汁,踩著當下火爆的大展鴻圖” 舞曲節奏舞動;
圖源:抖音@海南椰樹集團
轉場又換上白背心配馬面裙,熱情扭動間不忘秀一把肱二頭肌。
圖源:抖音@海南椰樹集團
雖說還是熟悉的土味跳舞” 套路,但網友怎麼看都覺得 變味” 了。
有人感慨,以前的陽光大男孩招牌不見了。
差點以為誤入鄉村大舞臺,恍惚間竟覺得我上我也行
失去了標誌性風格的椰樹,彷彿一下子泯然眾人,陌生得讓人不習慣。
還有人開始懷念從前的椰樹直播間,甚至腦補著傷感 BGM 感嘆:那是我們都回不去的從前啊。
原來,椰樹此前連發兩條變裝影片,是為復播預熱—— 這位 失蹤人口” 終於要開播了。
然而搬好小板凳等候的網友,從頭看到尾也沒見到徐鼕鼕、KK、啟子、歡歡等熟悉面孔,難免失望。
更讓人意外的是,椰樹椰汁還悄悄刪除了去年一整年的男團女團營業影片,這波操作引來了網友的諸多猜測。

圖源:抖音@海南椰樹集團
再看今年復更的內容,賬號運營畫風簡直像換了個人:
又是贊助海口世紀公園龍舟賽,熱熱鬧鬧過端午;
圖源:抖音@海南椰樹集團
又是擠進賽車圈刷臉,體驗速度與激情。
圖源:抖音@海南椰樹集團
這些紮根線下、滲透特定圈層的營銷活動,都是以往椰樹鮮少涉足的領域。
更顯著的變化是,那句朗朗上口、早已植入消費者心智的廣告標語我從小喝到大,如今也添了字首 ——
怕醉,先喝椰樹牌椰汁
圖源:抖音@海南椰樹集團
和過往宣傳裡帶著白白嫩嫩” 暗示、透著狂野氣息的風格不同,新標語轉向了更實用的解酒場景,不再引人遐想,反倒多了幾分接地氣。
種種跡象湊在一起,不得不說迴歸後的椰樹,確實有點不對勁了。
在我看來,這些變化絕非偶然。
椰樹的“收斂”,或許藏著對營銷邏輯的重新盤算。
過去,“擦邊”確實是椰樹的流量密碼。
每次因廣告內容被罰,看似吃了虧,實則用罰款換來了全網熱議,這種“反向營銷”曾讓品牌以極低成本穩居話題中心。

圖源:海南椰樹集團
但隨著監管趨嚴,“擦邊”的風險越來越高:
不僅罰款金額可能升級,過度依賴爭議性內容還可能消耗品牌信任,畢竟消費者最終為“椰汁味”買單,而非單純為噱頭買單。
更關鍵的是,流量沒能完全轉化為銷量。
儘管“男帥女豐”的審美讓椰樹賺足眼球,但其直播間推新品時銷量平平,說明靠性感博來的關注缺乏持續購買力。
反倒是“健康審美”的標籤曾贏得網友真心稱讚,這或許讓椰樹意識到:比起短期流量爆發,建立長期品牌調性更重要。

圖源:椰樹抖音直播間
而男團女團的“粉圈化”則暗藏隱患。當主播與品牌深度繫結,看似拉近了與粉絲的距離,實則將品牌命運綁在了個人身上 ——
 一旦主播離開或引發爭議,品牌形象極易受損。
對椰樹這種靠穩健經營立足三十年的企業來說,過度依賴“人設”而非“產品”,顯然不符合長期主義。
粉圈的狂歡轉瞬即逝,而品牌需要的是穿越週期的生命力。
與其在粉圈糾紛中消耗精力,不如將重心放回產品本身,這或許是刪除過往營業影片的深層原因。
硬剛罰款到含蓄轉型,椰樹的每一步變化都在打破“不變”的標籤。
有人惋惜失去了土味頂流的野性,也有人期待它找到新的平衡。
至於這場轉型是妥協還是升級,恐怕還要交給時間和消費者來打分。
但可以肯定的是,椰樹的故事,還沒到收尾的時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