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0日,一輛接一輛的政務車開進園區,保安小哥忙著維持現場秩序。一邊還得提醒騎單車的同學,有車隊,慢一點。
在保安護送下進入阿里9號館的,是杭州市政府的領導。當天,雙方簽下了冰凍了3年的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
二十幾天前,浙江省新上任的一把手剛從北京開完經濟會議。回到杭州,轉頭就到了阿里。會議上說了:
要大力支援平臺經濟。
一
省府官員的造訪只是前奏。
1月7日,螞蟻集團釋出公告,馬雲不再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與馬雲、阿里割席而坐後,螞蟻完成了由內而外的身心洗滌。政府實控的杭州金投成為第二大股東,螞蟻穿上粉色的外袍。
僅在3天后,上任一年的市委書記,第一次走入螞蟻集團展廳。當天,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協議也火速簽訂。
憋了三年,杭州上上下下不同層級的政府,比企業更迫切地想要搞經濟。
在杭州市政府簽完協議的第2天,臨平區也光速跟上,簽下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在整改之前,杭州市政府與阿里常年保持著戰略合作固定的溝通制度。聯席會議每年一次,由雙方的一把手出席參與。平時的合作,還是會讓專門的協調推進小組來負責。
這樣的合作節奏,很快就要恢復了。
從省到區,短短一個月內,阿里又成了杭州的小甜甜。領導們紛紛表態,願意攜手共進,會始終如一地為阿里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杭州政府對阿里巴巴過去2年的總結,字裡行間全是滿格的讚譽。
阿里有逆勢增長的韌性;比拼科創的實力;疫情防控的家國情懷;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更重要的是:
整改中直面問題的果敢勇氣。
杭州會堅定不移地支援阿里,並將提供全天候的溝通、保姆式的服務,以及:
包容的監管。
監管和包容,兩個互不屬於彼此的詞,組合在一起,有了新的使命。
杭州在最近拿了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支援科創金融創新,開放外資資產管理區域總部:
像是為阿里和螞蟻量身定做的。
未來科技城管委會里那塊被黑布包裹的親橙辦招牌,不知道是否將重見天日。
二
杭州和阿里的戰略合作關係,是從2013年開始的。從此開啟中國民營企業和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先河。
當時,阿里和政府的新型政企關係,第一次被定義為:
從政府角度看,是逐步從管理走向服務;從企業角度,是從專注自身的發展到融入和關注整個地區的發展。
那是阿里風頭最盛的時候,淨利潤相當於B和T的總和。馬雲在黃龍體育場單膝下跪,辭任了集團CEO。
雙方第一次簽下的合作,確定了淘寶城、濱江園區等產業園區建設的重點。那時政府的初衷很單純:
用協議把阿里留下來。
9年合作下來,阿里在杭州留下了5個總部辦公園區,還有很多業務總部和資料中心仍在建設當中。所有園區的工程加起來,超過了500萬平方。光是這些樓宇建設,就能在杭州帶動360億的城市投資。
後來,杭州市政府與阿里的戰略合作專案超過了160個。
當時定下五大中心產業,之後成了嵌入杭州這座城市的標籤。電商之都,互金之都、快遞之都、跨境電商之都和雲城。
敦實偉大情誼的第二次簽約會議,已經是到了2019年。在會議的5天前,當時的主政者周江勇,授予了馬雲前所未有的個人榮譽:
功勳杭州人。
同月,杭州市政府抽調了100名機關幹部,進駐包括阿里在內的100家重點企業。作為政府事務代表,專門處理各類政府事務。
很快,在阿里巴巴成立的20週年慶典上,馬雲淚流滿面,將董事會主席交棒張勇,再一次急流勇退。
周主政的兩年多時間裡,或許稱得上是杭州政府和阿里最濃情蜜意的時期。他甚至在雙十一深夜進入阿里,穿上小二的紅色戰衣,慶祝當天的銷售成績。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周江勇成了杭州40年以來首位落馬的市委書記。對他的通報,第一次用了:
與資本勾連,支援資本無序擴張。
三
阿里與政府的關係,馬雲發表過難以統計的公開評價。最開始是冰冷的:
政府號召的事情,我轉身就跑。
說完這句話的第二年,阿里和工商總局鬧得不可開交,先後9次交手。這邊說著民不與官鬥,一邊指名單挑網路商品交易監管司司長劉紅亮。控訴對方違規了,吹黑哨。
這場鬧劇的最後,還是政府做了妥協。但不妨礙人民日報評論:
企業做大了,不能挾資本示威。
當時的阿里在政府關係上,莽撞偏執如少年。
到了2017年,到了聯合國被問起政府給予的支援,馬雲明顯平和了一些,變成了“只相愛不結婚”。還說:
現在是我們和政府關係最好的時期。
這是馬雲所說的第一階段,政府給了阿里發展的空間。因為這時候的政府,還不瞭解阿里,沒有拿著專案湊過來。
第二階段,政府開始接近阿里,日均過百的官員湧入阿里園區,試圖理解阿里,表示要為這家企業做些什麼。
最後的階段,是給政府建議。讓政府給企業解綁,留出更多的空間。前兩個階段都很順利。
進入第三個階段,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麥克阿瑟在他的告別演講中說:
只有死去的人才能看到戰爭的終結。
新增社長微信:zhuyingjun1024
加入鐵頭公社浙江地區讀者交流群
關鍵詞
杭州
集團
馬雲
阿里
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