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庫克,雙向奔赴

蘋果和阿里,都急需打一場翻身仗。
來源 | 中國企業家雜誌
作者 | 鄧雙琳
蘋果和阿里的這場跨國“聯姻”,一錘定音。
2月13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辦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回應阿里與蘋果合作傳聞。
他表示,蘋果在中國需要一個本地化的合作伙伴,為他們的手機服務。
蘋果一直非常挑剔,他們與中國的多家公司進行了交談。
最終,他們選擇與我們做生意。
“我們非常幸運,也非常榮幸能夠與蘋果這樣的偉大公司做生意。”蔡崇信表示。
在此之前,蘋果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為中國iPhone使用者開發本地化AI功能的訊息不脛而走。
雖然當時訊息尚未確認,但馬雲“恰逢時機”地現身阿里杭州園區,尤其是去了夸克和通義所在的阿里智慧資訊事業群辦公區視察,更是增加了這則訊息的可信程度。
資本市場也率先給出了反應——
美東時間2月12日,阿里巴巴美股收盤大漲4.92%,蘋果股價亦上漲1.83%。
2024年初,蘋果CEO庫克中國行後,業界便一直在討論:
“Apple Intelligence”的合作究竟會花落誰家?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蘋果最初曾選擇百度作為主要合作伙伴。
然而,百度在開發Apple Intelligence模型方面未能達到蘋果的標準,雙方的合作出現了障礙。
後來,蘋果開始“貨比三家”,評估了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甚至近期爆火的DeepSeek等公司開發的模型。
最終,阿里摘得了橄欖枝。
但這場合作並非錦上添花,而是一場雙向的救贖。
一個是在華銷量暴跌,一個則是近年主業不斷被蠶食——
蘋果和阿里,都急需打一場翻身仗。
01

為何是阿里

與進入“果鏈”的高標準相似,蘋果對於國內大廠的“面試”也算得上嚴苛。
2023年,蘋果便開始悄悄測試中國開發者的不同AI模型,並與百度頻繁接觸。
但百度在開發過程中,進度和成果都未能達到蘋果的標準,雙方最終未能達成合作。
過去數月裡,蘋果又對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DeepSeek在內的多家候選企業進行了多輪考察。
尤其是風頭正勁的DeepSeek——
在蘋果近期的財報電話會上,庫克還盛讚了這家“當紅炸子雞”。
他指出,DeepSeek 在降低V3模型訓練和執行成本方面取得了顯著創新。
但DeepSeek還是落選了。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蘋果放棄DeepSeek的主要原因,是該團隊尚且缺乏支援像蘋果這樣的大客戶所需要的人力和經驗。
透鏡諮詢創始人況玉清解讀:
“蘋果這個量級的公司,沒有選擇DeepSeek很正常,後者目前的硬體實力肯定短期內無法支撐蘋果這麼大量級的客戶需求。
而蘋果又不可能等下去繼續坐失份額,所以只能選擇大平臺了。
目前DeepSeek的算力資源和服務能力,連基礎C端使用者都無法滿足。
普通使用者用他們家產品,往往只能提一兩個問題就顯示‘網路繁忙’,確實不可能滿足蘋果的穩定需求。”
此前,蘋果在AI大模型方面主要與OpenAI合作,海外iPhone使用者可以透過ChatGPT處理各種問題。
然而,受隱私資料合規性等問題影響,蘋果的AI功能在中國一直未能落地。
開源模型和低成本訓練技術讓DeepSeek迅速收穫了大量關注,但蘋果這樣擁有大規模使用者體量的企業,更在乎的是穩定性、多元服務能力和資料合規性。
“蘋果選擇阿里合作的原因,一是阿里的算力;
二是阿里貼身服務B端客戶,手把手適配的能力;
三是阿里等大企業在資料安全性上投入較多。
如蘋果這樣的,更重視資料安全性。
當然,這不是說DeepSeek這樣的小公司產品不好,而是DeepSeek這樣的產品更加適合中小企業和中小開發者來進行本地部署。”
知名數字經濟學者、工信部資訊通訊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表示。
他還指出,阿里有了蘋果這個大客戶,一方面可以將AI嵌入到蘋果裝置當中,嵌入更加多元的蘋果APP當中,也能和蘋果共同打造AI手機
另一方面,阿里有可能和蘋果在資料學習上進行互動,以資料來訓練通義千問,讓AI更成熟,也增強阿里的資料優勢
“當然,資料合作建立在合規基礎之上,而阿里在合規上,也有自己的優勢,因為畢竟是經過大風大浪的。”盤和林說。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一直在開源技術上持續投入。
從2023年8月起,阿里雲通義千問相繼開源Qwen、Qwen1.5、Qwen2、Qwen2.5等4代模型。
公開資訊顯示,在海內外開源社群中,Qwen的衍生模型數量已突破9萬,超越Meta旗下的Llama系列開源模型,位居全球前列。
02

蘋果阿里苦“及時雨”久矣

蘋果和阿里兩個巨頭,都急需這場合作落地。
北京時間2024年9月10日的蘋果公司秋季新品釋出會上,搭載了最新人工智慧系統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慧)的iPhone 16系列手機發布,這也成為那次釋出會的亮點。
根據蘋果當時的規劃,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將逐步擴充套件支援更多語言。
計劃在2024年12月,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南非和英國等地的英語方言將加入支援行列。
2025年或支援中文。
時間不等人,搶視窗期的智慧手機廠商們也不等。
過去一年,可以說是AI手機元年,vivo、OPPO、榮耀等一眾手機廠商都推出了具備AI功能的手機。
強敵環伺中,蘋果的AI功能卻遲遲未在國內上線,而這已對蘋果的在華銷量產生直接影響。
過去一年,iPhone在中國地區的銷量持續下滑。
根據Canalys的統計資料,2024年第四季度,iPhone在中國的出貨量下降了25%。
市場份額方面,根據Counterpoint的手機銷量月度報告資料——
2024年第四季度,華為位居中國市場份額榜首;
其後是小米、蘋果、vivo和榮耀。
華為銷量同比上漲15.5%,小米同比增長3.9%,而蘋果下滑18.2%。
對於在華銷量暴跌情況,庫克在財報會上也承認——
“蘋果還未在該市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也對收入造成影響。”
國內遲遲無法使用搭載ChatGPT的iPhone,而其他手機廠商早已在智慧化的賽道上打得火熱。
蘋果寄希望於和阿里合作落地後,能夠扭轉市場頹勢,加快蘋果在中國市場的AI進展。
據愛範兒報道,如無意外,在與阿里的最新合作中,Qwen模型很可能以兩種形式融入iPhone生態——
其一就是本質上類似於外掛的形態,以第三方LLM的身份提供全功能AI服務。
這種策略與蘋果在海外市場接入ChatGPT的思路一致。
但正如其與OpenAI的合作並非獨家,未來可能會將Google Gemini或Claude等模型整合到海外iPhone中,國內市場同樣可能引入更多本土國產AI模型。
其二,則是與阿里合作部署開發蒸餾版小模型。
與DeepSeek V3/R1專注於671B超大模型不同,Qwen走的是全方位路線。
即便是DeepSeek,在其6個開源蒸餾小模型中,也有4個選擇基於Qwen構建。
而阿里,則是等待資本市場對其雲和AI業務的價值重估。
蔡崇信和吳泳銘接任後,確立了“使用者為先、AI驅動”兩大戰略重心,並據此進行業務梳理,重塑業務戰略優先順序。
對於非核心業務,則透過儘快盈利或其他多種資本化的方式,實現這些資產的價值。
阿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AI技術研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來看,阿里自主打造的通義大模型,目前已被中國一汽、聯想、微博、攜程、喜馬拉雅、三得利(中國)等30多萬企業客戶接入。
與蘋果的合作,對阿里來說,能力和信用的背書價值遠超其財務貢獻價值。
但AI時代離格局落定還為時尚早,阿里仍需保持緊迫感。
“OpenAI、DeepSeek表明了,這個行業裡顛覆性的創新隨時可能出現,且週期可能越來越短,舊的格局還沒形成,就可能被新的重大創新所顛覆,很難說某種格局能夠長期穩定。”況玉清分析道。
2024年12月,馬雲在螞蟻集團20週年活動上談及AI的發展時稱,未來20年的AI時代能帶來的改變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AI會改變一切,但這不代表,AI能決定一切。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未來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今天我們為這個即將到來的時代做些什麼真正有價值而又是與眾不同的事。”馬雲說。
  ·   END   ·  
視 頻 推 薦
合 作 對 接
尋求報道、商務合作、投融資對接媒體互推、開白、投稿、爆料等……

掃碼新增投資人說運營者微信,備註「商務合作」詳細溝通。


超 級 社 群
【投資人說】正在組建超級投資者社群、超級創業者社群、超級讀者群、超級媒體群等,目前總人數已超1000人。
關注【投資人說】微信公眾號,傳送資訊「進群」,與各行業精英直接交流,共同進步。
旗 下 媒 體
發現在看了嗎,戳下看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