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AI生成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蘋果最近開始與中國網際網路和阿里巴巴合作,在中國推出AI功能。這一舉措是蘋果應對該國銷售下滑、加強軟體功能吸引力的戰略之一。蘋果在中國面臨著華為和Vivo等本土品牌日益激烈的競爭。
該知情人士還表示,蘋果和阿里巴巴已向中國的網路監管機構提交了它們共同開發的中國AI功能的審批申請,表明雙方的合作已取得顯著進展。
去年,蘋果開始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裝置上推出名為“Apple Intelligence”的AI功能,結合了蘋果自己的AI模型和OpenAI的ChatGPT,用於處理蘋果模型無法應對的使用者請求。這些功能包括iPhone照片搜尋、通知和文字重寫等方面的改進。
據報道,蘋果自2023年開始測試來自中國主要AI開發商的不同AI模型,並在去年選擇了百度作為主要合作伙伴。但由於百度在開發適用於Apple Intelligence的模型方面進展不達標,合作遇到了困難。
因此,蘋果在最近幾個月開始考慮其他選項,評估了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以及Deepseek等公司開發的模型。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最終蘋果放棄了Deepseek的模型,因為Deepseek團隊缺乏支援蘋果這種大型客戶所需的人力和經驗。
目前尚不清楚蘋果是否完全排除了使用百度模型的可能性,或者百度的模型是否會成為未來中國iPhone使用者在Apple Intelligence中選擇的另一個選項。
蘋果急需找到一個合適的中國AI合作伙伴,以阻止其在中國市場份額的流失。中國是蘋果在美國之外的第二大市場,佔2023年12月季度銷售額的15%。但中國的收入已經下降超過兩年,2023年12月季度下降了11%,2024財年下降了7.7%,2023年下降了2.2%,因為中國消費者轉向了華為和小米等本土品牌。中國市場的銷售下滑對蘋果的整體業績造成了影響。
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在上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12月季度中國的銷售受到了iPhone未提供Apple Intelligence的影響。蘋果在中國的最大競爭對手華為自去年5月以來,在一些旗艦機型中加入了生成性AI功能,如影像生成和校對工具。
蘋果的目標是找到一個能夠根據中國使用者的個人資料理解其請求的本地合作伙伴。在評估各種中國公司開發的AI模型時,蘋果對它們理解使用者意圖以及將現實世界中的手機使用情況融入生成的響應方面的表現並不滿意。
作為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比百度擁有更多中國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如使用者的購物和支付習慣。阿里巴巴的AI模型已經在這些資料集上進行了訓練,因此可以幫助Apple Intelligence為中國使用者提供更為定製化的服務。由於中國的隱私資料法,阿里巴巴不會與蘋果共享其個人化的資料集。
阿里巴巴是中國國內AI行業的領導者之一。阿里巴巴開發了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通義千問。其雲業務是中國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在向企業銷售AI服務方面具有優勢。但在為消費者開發流行的AI應用方面,阿里巴巴落後於字節跳動,因為字節跳動的豆包聊天機器人應用擁有比阿里巴巴的競爭應用更多的使用者。
參考資料
[1] Apple Partners With Alibaba to Develop AI Features for iPhone Users in China,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apple-partners-with-alibaba-to-develop-ai-features-for-iphone-users-in-china?rc=d4lanv
歡迎掃碼加群參與討論

———END——–
極思 TopMinds 相信認知能夠跨越階層,
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科技、資本和商業內容。
